阿公人老成精,同样看到了次一级稻种的潜力,因此也是早早前来换购稻种。只不过他没有一队财大气粗,依然是换了2000斤【南光一号】三代稻种、2000斤【农垦58】三代稻种。
二队谷仓里又增加了4万斤稻谷,库存144833斤。寨里的人随即把稻种运了回去,盘莲也不好意思单独留下来,在方家吃了午饭就走了。
“虎子,通知大家,明天分口粮。”
稻谷的库存再次超过了10万斤,方唯和其他几个队干部一商量,决定分口粮。
这次还和以前一样,社员们人均口粮500斤,总共分出去了74000斤稻谷。
稻谷库存还有70833斤,他的心里顿时踏实了。
今年的粮食上交任务已经完成,生猪上交任务也已经完成,感觉太轻松了。
只不过世界上的事情从来都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上午,一些公社的负责人像是约好了似的,不约而同的来到了唐泽的办公室。
他们当中有两个人的脸色最难看,公社下属生产队大面积种植了次二代【南光一号】稻种,和人家种植了【南光一号】三代稻种的相比,产量下降了近三成。
至于极个别的那些倒霉蛋,由于种植了次三级稻种,直接被打回了原形,产量回归了原来的状态,口粮都成问题。
“下塘大队二队这么干简直是在犯罪!他们赚的盆满钵满,结果却让大家损失惨重,应该追究他们的责任。”
“是啊,领导,这件事不算完,要让他们赔偿。”
“真缺德!育种先进个人,居然包藏祸心,我们以前用的稻种怎么就没有过这种情况?”
办公室里群情激奋,纷纷把矛头指向了方唯和二队。
唐泽听了大家的诉说,只不过越听越来气,脸色不由自主的变得铁青。
“安静!你们找上我,是打算解决问题还是想吵架?一个个都是公社的领导,有些话是怎么说出口的?
我来问你们,你们换购的稻种,是从二队得到的吗?县里发文推广【南光一号】稻种,有没有特意强调一定要重视种子的来源?
这些问题我可以回答你们,育种是一项非常不容易的工作,很多优秀的稻种都存在一代不如一代的情况。
所以,有些人想着一劳永逸,一次换购稻种终生受益的情况是不存在的。据我了解,【南光一号】第三代稻种的产量绝对有保障。
而次一代稻种会减产10%,次二代稻种会减产30%,次三代稻种已经失去了应用价值。
所以,县里建议大家使用原版稻种,次一代稻种也可以,次二代审慎使用,次三代杜绝使用。”
唐泽没有破口大骂,而是根据这些人的诉求,从道理上驳斥了他们。
谁会使用次一代、次二代、次三代稻种呢?就是那些想捡便宜的人。何况他们换购的种子并非从方唯(二队)的手上换购,出了问题,人家概不负责。
想闹?可以,那以后就别想再使用高产稻种了。
听到唐泽的结论,这些人沉默了。
他们之前根本没想到【南光一号】稻种,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逐代退化的问题,所以才想捡便宜,根本不把方唯和二队放在眼里。
你方唯搞出来的良种又能怎样?我根本不鸟你,反正次级稻种多的是,还便宜。
结果,现实给了这些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事实证明人家就是牛,哪怕遍地都是次级稻种,但稻种和稻种是不一样的,产量更是差距很大。
“同志们,我要是你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多想想明年该怎么办,而不是坐在我的办公室里发牢骚。发牢骚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都回吧。”
唐泽随后直接赶人,让这帮家伙回去冷静一下。
一群想捡便宜的人灰溜溜的离开了县城,其中有些人反应过来了,领导说得对,粮食减产的黑锅甩不到方唯和二队头上,当务之急是把明年的稻种先解决了。
二队。
方唯等人忙得不可开交,原先无人问津的【南光一号】三代稻种,以及【农垦58】三代稻种,顿时成了香饽饽。
同一个大队的生产队,由于近水楼台先得月,最先跑来换购稻种。
另外,像一些和二队社员有关系的生产队,也纷纷托人找方唯、找队干部说好话,目的还是为了换购稻种。
这不,田桂的妹妹,以及方梅和田炳义两口子都跑了过来。
“之前就和你们讲了,听三弟的准没错,可你们生产队犹犹豫豫的。现在知道后悔了?要不是看在亲戚的份上,我才懒得管你们的事儿。”
方平接待了他们,表面上吐槽了几句,但事情还得帮忙。
于是他去找了三弟,替这两家生产队说情。
“都是亲戚,该照顾的还是要照顾。现在稻种不够分,他们也不能多换购,一家2000斤【南光一号】、2000斤【农垦58】。”
方唯这两天都快被逼疯了,天天有人堵他,就是为了能换购到种子。
瑶寨换购完之后,他手里还剩下2.4万斤【南光一号】三代稻种、5.4万斤【农垦58】稻种。
两家亲戚等于是走了后门,换走了4000斤【南光一号】以及4000斤【农垦58】。
接下来的种子就不够分了,方唯干脆优先保证本大队的各家生产队。之前有人诋毁方唯和二队,这些生产队到处和人争辩、替方唯和二队说话。
他们之前虽然没有积极换购,但在外面还是护着二队和方唯的。
方唯本着帮亲不帮理的原则,剩下的2万斤【南光一号】三代稻种,平均分给了另外的11个生产队。【农垦58】三代稻种剩余数量多一些,给了他们2.2万斤。
队里除了非卖种子不算,只剩下2.8万斤【农垦58】稻种。
带来的收益也是巨大的,队里再次进账了78万斤稻谷,库存达到了惊人的850833斤。
“三哥,亏了咱们这两年新修了谷仓,要不然哪有地方存放这么多的稻谷?老天爷,85万斤稻谷,以前做梦都不敢想。”
郑虎被这个数字给打晕了,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其他的队干部也差不多,幸福来得太快,他们根本没做好心理准备。
“别光顾着高兴了,这么多的稻谷可不见得都是好事。我的意见,大头卖掉,积极支援国家建设。
咱们留个20万斤稻谷就行了。大家的意见呢?”
方唯看得通透,手里留这么多的稻谷是祸非福,还是赶紧卖掉为好。
这已经不是高调低调的问题,脑子不清醒肯定会出大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