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出差,遇到小人
方唯洗了个澡,小睡了一会。
快到傍晚的时候,常温元和另外两个同事过来,请方唯等人吃饭。
大家也没去别的地方,就在招待所小食堂就餐,饭菜的质量出人意料的不错。
“方队长,明天上午有一场小范围的交流会。都是农业口子的人,希望你到时候能畅所欲言。”
吃完饭,常温元把方唯送回了房间,然后稍坐了一会。
他说了接下来的安排,明天上午交流会、下午去城东公社参观。
后天上午请方唯作报告,介绍一下育种的经验心得。后天下午去县里的模范生产队、文家冲一队现场交流。
最后一天自由活动。
“好的,常局长,我这边没问题。”
方唯已经知道了对方的身份,觉得上次的事情未必和对方有关。
上次事情的手段类似于旁门左道,通过和常温元的几次接触,对方不大像那种性格的人。
常温元做事很大气,光明磊落,为人处世相当讲究,要不然清河县也不会派他去联系方唯。
当然,上次的事情其实不重要,人家也不是为了对付方唯和二队,就是使用的手段会让人感到不舒服。
接下来几天,方唯过得比较充实。
他本身肚子里就是有货的,结合这几年的育种经验,无论在哪里都能讲的头头是道。
尤其是报告会很成功,来的都是农业方面的行家里手,一听就知道台上的年轻人不简单。
后来有人打听到方唯是师从吴茂盛,大家就更加信服了。
吴茂盛是全省著名的农业专家,有他背书,方唯的实力就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可。
最后一天实际上是游玩,常温元派人带着方唯等人去参观了一下文物古迹,还顺便品尝了当地的各种小吃。
“方队长,你这次能来我们大家都很高兴。你把来时的车票给我,我这边给你报销。回去的车票我会帮你们买好,你就不用管了。”
常温元不仅给方唯等三人报销了旅差费,走的时候还给每个人送了一份当地特产。
搞得方唯挺不好意思,再三道谢。
等回到村里,同行的两个育种小组成员可有得吹嘘了。
其他人都很羡慕,出去一趟好吃好喝,不仅一分钱没还有补贴。
方唯懒得管他俩,径直回到了家里。
“老三,你说清河县这是啥意思?你已经拒绝去他们那里上班,种子的事情你也帮不上忙,人家图什么呢?”
“图什么?人家所图甚大。大哥,人家瞄上了咱们的杂交水稻,过段时间还会派人来参观学习。”
方唯不清楚常温元是如何得知,自己正在搞杂交水稻的。
目前国内还没有这方面的成熟技术,他之前还问过吴茂盛认不认识自己前世的泰斗袁老爷子,结果却是查无此人。
省农科院目前也没有搞这项研究,这方世界和前世毕竟有着细微的差别。
“你同意了没有?我说对方这么大方吗,原来是想偷咱们的技术。”
方平大吃一惊,马上就紧张了起来。
“大哥,放松一些,没那么严重。人家是想学习水稻杂交技术,而不是偷,你可不能这样说人家。
我已经同意了他们派人来参观学习,但估计他们的收获会很有限。”
方唯的情况很特殊,他能做成的事情,哪怕是手把手交给别人,对方也不一定能做到。
更何况这其中牵扯到属性的加成与固化,其他人哪有他的条件?
所以,他有希望在近两年成功搞出来杂交水稻,可别人即便是照搬照抄,没个三五年的时间,连入门都难。
在粮食生产这方面,方唯是不会敝帚自珍的。
“嗯,你心里有数就好。”
方平知道三弟的本事,既然对方这么说,他也就无需担心了。
一周后。
清河县派人到了公社,随后在徐广生的陪同下,来到了二队。
方唯开放试验田让他们参观,并安排育种小组的成员给客人作了讲解。
当然,第一次嘛,只着重讲了不育株在杂交育种工作中的重要性,别的没说。就这一点,便足够来人好好消化一阵子了。
这等于是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当年袁老爷子的研究,也是从小小的野生雄性不育株开始的。
方唯打算逐步引导他们做杂交水稻的培育,毕竟他的成功之路别人无法复制,说实话,她其实是一个善良的人。
清河县派人来参观学习,公社承担了接待任务。
一行人来的时候信心百倍,走的时候愁眉苦脸。
因为杂交水稻育种和传统育种有很大的不同,万事开头难,后面还有更多的艰难险阻在等着他们。
客人走了,本县的农业部门再也坐不住了。
方唯其实最近做过比较,就拿清河县和本县相比,本县头戴着贫困县的帽子不是没有原因的。
“方队长,局里派我们来参观学习,还请你多多指教。”
“哪里哪里,你们才是农业方面的专家,互相学习交流。”
农业局派了一批人到二队,走马观似的看了一圈,问了几个问题,就算完成了任务。
别说方唯,就连队干部和方平看着都直摇头。
这哪是来学习的,简直就是应付差事。所以后面县里再派人来,方唯都不出面,直接丢给了方平。
喧嚣散去,队里才恢复了原样。
清河县。
常温元亲自带队在十里八乡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这是研究杂交水稻的前置条件,或者说是理论基础。
之前派去方唯那边参观学习的同志,回来后还有点怨言,觉得自己学到的东西太少了。
可第一步就让他们感到困难重重。
方唯手上的确有培育出来的不育系,但考虑到是非经过不知难,有些事还得他们自己亲力亲为。
关键是只有他们自己培育的稻种,才能打破路径依赖,否则靠方唯这边提供材料,过几代就退化,他们等于是做了无用功。
方唯其实很清楚,他和二队连供应全县的稻种都困难重重,就别说供应临县、专区了。
人啊,终究还得靠自己。
常温元能体会到方唯的一片苦心,他带着大家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还真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一共是11株天然雄性不育株,大家小心翼翼的把它们带回去,移栽在了专门的区域里。
父本用什么呢?
方唯其实在作报告的时候就给出了答案,重点推荐【优红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