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皇帝不说话,郑贤妃心里有些惴惴,便乖乖窝在他怀里,一动也不敢动,直到皇帝的手,温情脉脉地把她搂紧了些,嘴里还夸了一句:“呵呵,你都能赶上一个翰林了。”她的心才放了下来。
第二天,永昌帝和几个内阁大臣商量完新政推行的几个问题,忽然说了一句:“你们认为,派人出使北疆和西疆的那些国家,远交近攻,对鞑子和西戎施压,逼迫他们不敢抢掠,和咱们和平通商,这个办法好不好?
沈明昭以前提过这样的建议,当时董进才坚决不答应,说什么和鞑子西戎和平通商,有损巨荣天朝大国的颜面,现在,皇帝旧话重提,几个阁臣一时有些愣怔。
沈明昀个表示赞同:“甚好,吾皇英明!”
高廷峰也觉得好:“皇上,此乃兴国大计,只是,派谁去比较好呢?”
王英诚有些犹豫:“就怕使臣没法通过鞑子和西戎蛮族地盘。”沈明昀解释了一句:“这个不难,有商队和那边来往,使臣乔扮成商人就行,就是这个人选,到底谁去的好?”几个人自忖都是忠臣,可这个极危险还不容易成功的差事,他们都不想做,高廷峰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给皇帝道:“皇上,微臣以为,董大人比较合适,一着,他年纪不大不小,性子沉稳,身体尚健,人又有能力,二着,他的容貌,也比较容易蒙混过去。”
第四百零三章以其人之道
?董进才的眼睛很大,眼窝还有点深,身材高大,的确和北疆西疆的异族有些像,高廷峰的话,让永昌帝深以为然,本来,这就是他心中的人选。
王英诚没说话,他知道董进才是个小人,睚眦必报,便有些想明哲保身。
沈明昀才不怕董进才呢,他方方面面思索了一下,说道:“董大人好是好,就是有些老了。”
高廷峰反驳:“沈大人此言差矣,董大人五十不到,正是年富力强时,还有,董大人的母亲,前两年才去世,证明他很可能也高寿。”
永昌帝没有表态,但在下一天的朝堂上,却把问题又抛了出来,这一回,沈明昀和高廷峰、王英诚都坚决支持,其他大臣谁敢捋这三人虎须?董进才急得冷汗湿了朝服,也没能改变事态,最后乖乖领命。
散朝,和董进才有罅隙的臣子,无不大感痛快,连沈明昭都忍不住在太子面前戏言:“董大人的确有些太胖了,出去走走也好,有钱难买老来瘦嘛。”
太子闻听大笑不已。
消息传到宫里,妙德妃由几个皇子的对答,立刻便想到是郑贤妃捣鬼,她把消息送出去,董进才气得大骂郑贤妃:“贱人,当初,若没有我支持,你能在宫里站住脚吗?”
这话连董夫人都不支持,郑贤妃若不是有董进才和妙德妃处处掣肘,说不定都能和贵妃叫板了呢。
董进才好容易让自己冷静下来,试图想办法让皇上改变想法,毕竟这是大事,筹备都要好几个月,他也不用急在一时,缓缓下功夫,他坚信,最后出使之人,绝对会是另外一个。
分卷阅读773
分卷阅读773
\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