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家村仅有两个生产队,总计不到两百户人家。
一队肯定是村长那边,人口较多,否则不会强势。
二队则是余阳所处的村子西北,人口较少,并且大多属于孤寡老弱,或者外来回迁。
如今扩建虚假的塑料大棚,自家从二队招了几个初中毕业生,和十几个务工回来的泥瓦匠。
六叔跑去定制大型拖拉机车厢,又带走了十个无证司机。
再加上许多人在外地务工没有归来。
其实二队已经没剩下多少劳力,顶多再招收几个小媳妇和十几个老婶子。
因此余阳没有排斥村长那边的人,当场招了十个老实巴交,从不惹事的汉子,外加对方的媳妇。
其中就包括村长的二堂兄。
而人手充足,自然要开工。
壮汉先进入塑料大棚的东区种豆苗,女工在外面学习如何分割豆苗,男工则戴上手套去掏粪。
等壮汉转移到中区,女工进入东区收割装筐,男工排队往外运,再帮菜贩子装车。
等壮汉进入西区,女工转移中区,男工继续运输,老汉们则给东区撒上粪土……
如此,效率提升三四倍,排队等待的菜贩子,也肉眼可见的减少。
可惜北边荒地的塑料大棚尚未建成,只能进行一轮就收工。
但即便如此,男工和女工,还有掏粪的老汉,也都拿到了10块钱工资。
皆大欢喜。
临近中午。
余阳从村里买了三头猪、几十只鸡,又从十里营拉来办完丧事的做饭大师傅,连同桌椅、锅碗瓢盆,一同租赁下来。
然后把北边荒地偷工减料的火窖,改成土灶,再把桌椅搬进刚建好的塑料大棚,当场开席。
还别说,这虚假的塑料大棚,确实好用。
外面飘着小雪,里面却是暖洋洋的。
尤其乌压压的上百口子人,加上刚放学的小娃娃,甭提多热闹。
就在这时。
在村里德高望重,很少管事的老支书,招呼余阳。
“村长,安排俩人,把这条横幅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