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font-size:16px">流云华彩,红霞映天,绚丽而夺目,如赤火燃天以云,令人伫足流连,而人便多以“火烧云”称之。
但,古之善易能卜者,将此景象称之为“火云灼天”,乃是大凶之徵、不详之兆,并留下了“日映胭脂红,不雨亦也风,天降瑰异象,谕引薨与崩”的警语。无独有偶,西方犹太先知“以西结*”,也留有类似的预言启示,纪录於圣经以西结书的篇章之中,其将此一异象,称之为“风云火金”。
本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於此世间所有美丽的背後,不也都隐伏着难以预料的凶险与危机。
不过,有趣的是这世间事微妙之所在,便在於这“难以预料”四字之中。因为,人们即使知道了吉凶,却依然还是难以逃脱福祸的降临到来,更何况福兮祸兮,相伏相依,人生际遇,得失成败,又有谁能够真正洞悉知晓,最终的始末结局呢?
或许,也就只能如圣人所开释:「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时之患。」
立身处事於此天地之间,或许应该将眼光放得更远,至於那些难以揣度讳莫高深的徵言警语,也只能用更开放的心x去看待,更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以自信与胆魄一往直前,反正该来的终归还是会来,恃吾有以待之。
这段日子以来,有一事一直困恼着一官,那就是西班牙红毛对巴连下狠手的真正动机,因为这将是那一场悲剧发生的源头,是以无数乡亲们的鲜血与X命为代价,也该是让老成如郑誉,聪明务实如杨人英、方振东之流,也发生了疏忽与误判的原因。
一官相信,在某一个环节之中,必然有些什麽东西,是为众人所还未知,或是有所遗漏?他决定要追根究底,所以他找上了自己所认识最博学多闻的人,这个人当然便是三巴寺里的梵士敦。
从梵士敦的口中,一官似乎得到了较为完整的答案。原来世间之事,凡存在则必为合理,若一时无法想通其中原委,那只是因为其中还有不知未知的理由尚未被揭示,而一切的错判误判的决策,也就是从这些晦暗不明之中滋生,一旦通晓了其源头事因,一切便也恍然明白,了然於x。
原来,在遥远西方的欧罗巴洲,不到一年之前,西班牙也失去了他们的国王,而如今这位新上任的新君腓力四世*,年仅十六岁,b自己还要小上三岁。
少主年幼登基,见识浅薄,心X未定,一切很难摆脱受他人所左右,容易依随身边之人的意见,而此时这人之贤庸智愚,便直接影响了国运兴衰的发展与走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很不幸,此身边之人,亦是一对甥舅,乃就是首相唐巴尔塔沙*公爵,与他的外甥奥利瓦雷斯*伯爵。此二人,虽有坚定正直之名,但或许也就是这份坚定正直,害了他们自己,也拖累了西班牙整个国家。
其根源在於,他们始终坚定的相信,西班牙眼前所遭遇到的所有困扰,全都是起因於尼德兰,所以便立即向北发起了一连串的讨伐征战。
其实,此时在名义上,尼德兰仍归於腓力四世所统治,但实际上,早在五十年前,尼德兰七省就已联合起兵,发起了脱离归属的战争。
在海外,尼德兰更以後起之秀之姿,处处对西班牙步步进b。所以让这位小国王相信,只要解决掉了尼德兰的问题,西班牙对内、对外,都可以得到再一次全面的复兴。
不幸的是,这位新任的年轻国王,还未等到尼德兰问题解决,却让自己又卷进了另一场,动员更巨、规模更大的宗教战争*之中。
在欧罗巴洲,西班牙与尼德兰正如火如荼发生着冲突,而海外殖民地乃是国土之延伸,这不能不让阿尔萨直觉认定,在噶喇吧不断增兵的科恩,其所要对付的目标,就当然非自己莫属。
为此,他也多次去函,说明此一状况,并多次向母国请求增兵援助。但是,面对自顾不暇的国内战事,得不到任何支援,本是可以预料之事。所以,阿尔萨靠着过去军旅的渊源,早已改向位於亚墨利加的殖民地区,展开雇佣兵的招募,并不断发出增援的求助。
西班牙在亚墨利加殖民区,幅员广阔,而且派驻在那里的兵士本也就并不充沛,因此雇佣兵的招募也不算顺利,这也就是几个月来,方振东所发现,他们虽说陆续不断增员,但每次数量也都不多的原因。
战争,打得是兵源,更是钱粮。
阿尔萨在吕宋,所面对的窘困与危急,让他的脑筋,很快便动到了巴连这个地方,他不是轻易向困难低头之人,总能在走头无路之际找出活路,他为自己这项本领引以自豪。
阿尔萨遍寻,前几任总督所留下来的档案资料,其中发现了一条重要讯息,就是住在巴连这地方的人们,表面上虽然看似活得艰苦,但他们有储蓄金银、积存食粮的习惯,加上这些人数量之众,百倍於西班牙在此驻军,先解决这个潜伏的隐患,是防范於未然的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