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光世作为在皇帝赵构的心里都挂上号的军头,而且还是大名鼎鼎的逃跑将军,为什么这么些年都没被免官?
原因当然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军队。
仅仅是军队的话,朝廷的办法还是很多的。
比如说,拉拢刘光世麾下的重要将领,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很多个。
跟朝廷混,肯定是比跟刘光世混要更容易吃香喝辣,更能前程似锦。
想要拉拢和分化刘光世的部将,难度并不大。
所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刘光世很会做人。
他总能及时的投靠朝中的宰相们,送来大批礼物,用各种办法笼络感情。
就比如这一次淮西之战,张浚一声令下,其他三路瞬间反扑。
刘光世为啥执意南撤?
因为南撤是赵鼎的命令,北上反扑是张浚的命令。
所以刘光世压根不鸟张浚的命令,老子就认赵鼎赵相公,人家是左相,你一个右相算什么东西!
直到赵构的圣旨下来了,刘光世才乖乖听命。
现在张浚要以这个理由罢免刘光世,那赵鼎当然是不可能同意的。
本来嘛,几名大将之中就只有一个刘光世是积极靠拢赵鼎的。
赵鼎作为大宋左相,真正的大领导,连一个部下刘光世都保不住,将来谁还愿意真心实意地跟随赵鼎?
赵鼎沉声道:
“张大人,刘光世不是已经按照圣旨北上,而且也打赢了吗?”
“他并不是你口中那种野心勃勃对朝廷不敬的人,他看到朝廷的命令之后就立刻去做了。”
“有些人自己代表不了朝廷,但是心里却没点数!”
见张浚指着鼻子骂人了,赵鼎也不客气,直接在最后讽刺了一句张浚。
你只不过是右相,还没资格代表朝廷!
我,赵鼎,左相,才是真正能代表朝廷的那个人!
张浚闻言,直接气笑了。
“我不能代表朝廷?是陛下委任我张浚负责两淮战事的,刘光世连我的命令都不听,难道就不是藐视陛下了?”
“哦对了,某些人误信情报,把岳飞调回来,搞得本来好好的一场两面大胜变成了现在这种样子。”
“呵呵,简直就是尸位素餐!”
张浚一提起两淮战场上的结果,赵鼎就哑口无言了。
错误估计伪齐战斗力,调岳飞回援,的确是赵鼎的巨大失误。
事实胜于雄辩啊。
赵鼎咬着牙,怒道:
“总之,你若是能拿出证据,我也自然会支持你罢免刘光世。”
“若是你拿不出证据,那就一切免谈!”
【赵鼎和张浚围绕着刘光世是否免职而产生了激烈的冲突,这对原本亲密无间的盟友,就这样走向了决裂。】
张浚回到右相府,又找来了秦桧,将今天的事情如实相告。
秦桧微微一笑,双目中露出了狡黠的眼神,对着张浚拱手道:
“恭喜大人贺喜大人。”
张浚怔了一下,疑惑地开口道:
“喜从何来啊?”
秦桧正色道:
“大人马上就要成为大宋左相了,这难道不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吗?”
“嗯?”张浚依旧还是有些不太确定,“你真的觉得陛下会在赵鼎和我之间选择我?”
秦桧微笑道:
“大人指挥大军接连取胜,而赵鼎却是误判形势导致岳飞功败垂成。”
“若是陛下上一次信了赵鼎,恐怕就又要逃亡海上了。”
“事实已经告诉陛下,只有相信您,才是陛下最好的选择。”
“所以请大人放心,赵鼎马上就要罢相了。”
张浚闻言不由大喜,立刻对秦桧做出承诺。
“会之兄(秦桧字会之),若是我当真成为左相,一定向陛下推荐你为右相。”
“你我二人联手,匡扶大宋!”
秦桧自然又是一番感恩戴德。
离开张浚的府邸后,秦桧坐在回家的马车上,渐渐露出得意的笑容。
“终于……”
【秦桧被罢相之后不甘寂寞,想尽各种办法重新上位,终于巴结上了右相张浚。】
【在成为张浚的心腹后,秦桧竭尽全力挑拨张浚和左相赵鼎的关系,终于让两位主战派宰相走到了有你无我的决裂态势。】
秦桧呼出一口气,自得的摸了一下胡须,轻声道: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陛下做出选择了。”
……
画面一转,赵鼎终于忍无可忍,单独前来面见赵构。
“陛下,老臣和张浚原本如手足兄弟一般亲密,但他却被某些人给挑拨,已经和臣彻底决裂了。”
“眼下,老臣和张浚之中只能留一个人,究竟留谁去谁,伏唯陛下圣裁!”
眼下的朝廷舆论对赵鼎是非常不利的。
如果继续斗下去,赵鼎很有可能会被张浚斗垮。
无奈之下,赵鼎只能趁着眼下局势还没有那么差,来找赵构摊牌。
究竟留谁?
赵构听完,明显也是颇为迟疑。
过了好一会,赵构才开口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卿家先回去好好冷静一下,嗯,坦白说,朕这边有一份张浚请辞的奏折。”
赵鼎不假思索地从怀中也拿出了一份奏折,放在了赵构面前。
“这是臣的请辞奏折,臣就不打扰陛下了。”
等赵鼎离开后,赵构看着面前的两份奏折,脸上表情颇为纠结。
到底要批准哪一份呢?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君臣也展开了讨论。
大秦世界,扶苏开口询问:
“父皇,您觉得赵构会留哪个呢?”
秦始皇在思考。
等了一会,扶苏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秦始皇。
“父皇?”
扶苏觉得自家父皇可能是睡着了。
冕旒挡住了秦始皇的上半边脸,很难看清楚这位皇帝的眼睛究竟是不是还睁着。
秦始皇哼了一声,道:
“朕没睡着!”
“哦。”扶苏讪讪地应了一声,随后道:“父皇您还没回答儿臣的问题呢。”
王离在一旁看着这一幕,这位身经百战的大秦将军嘴角忍不住微微勾起。
在金幕出现之后的这些年,陛下和太子殿下之间的感情是越来越好了。
没有金幕之前,太子殿下哪里敢用这种口气追问陛下?
面对扶苏的催促,秦始皇依旧没有急着开口。
过了好一会,秦始皇才悠悠道:
“朕在想,朕如果是赵构的话会选哪一个。”
“然后朕发现确实很难选,两个都是废物,选哪个都是错的。”
“呃……”这个答案让扶苏一时间无言以对。
秦始皇吐出一口气,冷冷地开口道:
“大秦随便一个知府去了大宋,都能比赵鼎和张浚这两个蠢材干得更好。”
“至少大秦的知府知道该怎么应付战争!”
扶苏沉吟片刻,颇为认同地点头。
“父皇您说的是。”
得益于法家思想的主导,大秦的整个官僚制度是非常严密的。
严密到什么程度?
许多现代华夏史学家甚至认为,大秦后世的所有封建王朝,注意是所有,都没有能达到大秦制度的严密程度。
因为从大秦之后,除了汉初短暂的黄老学派执政外,剩余的近两千年都是由儒家主导的王朝了。
儒家并非一无是处,不然也不可能主导华夏文明这么长时间。
但在对细节和制度的精雕细琢上,儒家是肯定不如法家的。
法家天生就关注细节,法家的官员们甚至恨不得连老百姓出门先迈哪条腿都用法律来进行规定,这一点是儒家望尘莫及的。
在这么一套完整制度的加持下,每一个官员在什么情况下怎么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都有非常详细的规定。
一个大秦内地和平地区的知府去了边疆刚刚纳入大秦治下,可能依旧有各种叛乱的地方当官,他一样能凭借刻在脑子里的制度飞快上手。
当然,任何制度都有好有坏。
大秦这种制度的弊端就是很容易让官员们过于死板地按照详尽的律法去做事,许多时候就缺少了人情味。
不过法家学者们也不会觉得这是弊端就是了,法不容情嘛。
但话又说回来了,面对大宋这种朝廷统治秩序几乎被摧毁、打乱、重组的情况,一个大秦官员穿越过去当宰相的话,的确是能迅速地帮助皇帝重建秩序。
这样一想,大秦任何一个知府都比赵鼎张浚强,确实也说得过去。
扶苏沉吟片刻,又继续开口道:
“所以父皇的意思是,赵鼎和张浚都应该被罢免?”
秦始皇点头。
扶苏道:
“那要是一定得留一个呢?”
秦始皇默然片刻,反问了一句。
“那要是朕让你去茅房,一定让你从两坨排泄物里选一坨吃掉呢?”
扶苏脸颊抽搐了一下,然后闭上嘴巴,安静如鸡地看起了金幕。
虽然自家这位父皇脾气近来是越发温和,也越发容易沟通了。
但如果惹怒了他,扶苏说不定真要去茅房二选一了。
当儿子嘛,最重要的就是能屈能屈!(本句无错字。)
汉初世界。
刘邦哈哈地笑了起来。
“非要在两坨屎里面二选一,这赵构过的都是什么苦日子啊。”
萧何揉了揉鼻子,用这个动作压制住了上扬的嘴角。
吕释之直接笑出了声,道:
“这些大宋的宰相的确都不怎么行,咱们大汉的官员比他们可强多了。”
刘邦饶有兴致地看了一眼两个儿子,道:
“你们来说说,如果是你们的话,会选谁?”
刘恒自然是不会和刘盈抢着开口的,他安静地等待着自家皇兄的意见。
但让刘恒没想到的是,刘盈却笑着对刘恒道:
“恒弟,你先说吧。”
刘恒怔了一下,随后非常乖巧地点头道:
“谨遵皇兄之命。”
刘恒也没有马上开口,而是思考了一番,这才道:
“儿臣觉得,应该选赵鼎。”
刘邦眉头一扬,道:
“为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刘恒道:
“儿臣不喜欢秦桧这个汉奸。”
“张浚居然推荐秦桧,那儿臣自然也就不喜欢张浚。”
“只此一条,就足以让儿臣将张浚排除。”
众人闻言,表情都有些微妙。
按照过往的经验,很多人都觉得刘恒应该会长篇大论,分析一下两名宰相的好坏,最后才做出结论。
没想到,刘恒的理由竟然这么简单?
刘邦并没有对刘恒的话发表任何评论,而是将目光转向刘盈。
刘盈突然有些尴尬。
原本刘盈是想要等一下,听听刘恒的意见,看看能不能从刘恒的话里找到什么漏洞。
然后再针对性地进行反驳,显示出自己这个皇兄的真知灼见。
可刘恒倒好,竟然就这么简单的一个理由。
而且刘盈偏偏还不好反对这个理由。
刘恒不喜欢汉奸,难道刘盈要说自己喜欢汉奸?
汉奸这个词,原本就是“汉人奸细”的简称。
汉人的来源显然就是大汉朝。
作为大汉朝的第一个太子,刘盈要真说自己喜欢太监,那这座大殿里绝对当场炸锅了。
便在此时,坐在刘邦旁边的皇后吕雉突然笑了一声,开口道:
“恒儿的骨气还是很足的,不喜欢秦桧这种汉奸,其心可嘉。”
“不过陛下询问你们的是赵鼎和张浚选谁,秦桧并非选项之一。”
刘恒赶忙站起来,躬身道:
“母后教训得是,儿臣是有些离题了。”
吕雉点了点头,目光转向刘盈,淡淡道:
“盈儿,该你回答你父皇的问题了。”
刘盈心中一动,这才恍然。
对啊,选的是赵鼎和张浚,又不是选秦桧!
刚刚差点就被刘恒这小子给绕进去了。
刘盈定了定神,开口道:
“儿臣应该会选择留张浚,罢免赵鼎。”
“张浚毕竟是真正的主战派,由他来主持朝政,大宋才更有收复中原乃至河北的希望。”
“至于秦桧,此人既然是个汉奸,迟早都会再度露出马脚,届时再行处理就是了。”
刘邦听完,心中已经有了一些想法。
对他来说,两个儿子的话其实都有道理。
赵鼎和张浚两人,皆有可取之处,也都有不足。
真以为随便谁来当宰相都能跟萧何一样完美无瑕啊?
就算是那个什么大宋名相李纲,刘邦其实也不怎么看得上。
在刘邦看来,一个连跟皇帝都搞不好关系的宰相,能力又能强到哪里去?
真正能力强的,得是张居正这种。
话说回来,人都是有倾向性的,刘邦自然也不例外。
两个儿子的话虽然都有道理,但刘邦还是更喜欢刘恒的。
刘恒的回答,更有侠气!
他就是不喜欢汉奸,恨屋及乌导致也不喜欢张浚。
这个回答非常符合刘邦胃口。
刘邦当年心中也是有个大侠梦的。
年轻的时候就特地跑去大梁城投奔名满天下的信陵君魏无忌,想要成为信陵君府上的门客,见识一下侯赢、朱亥等几十年前就名震天下的大侠。
就算是现在,刘邦还特地每年都让人去清扫和保护信陵君的坟墓呢。
只可惜去了大梁城之后被人告知信陵君早死了,魏国也灭亡好几年了。
这个追梦游侠的故事由此变成了搞笑结局。
总之,刘邦是有一个当大侠的情怀在心里的,所以也就更认同刘恒。
人嘛,不要总是权衡利弊,总是想着理智抉择。
那样活得太累,一辈子过的也没什么意思。
刘邦的文化水平很低不假,但他在思想水平方面还是很高的。
所以,他内心中对刘恒又悄悄满意了一分。
武周世界。
武则天揉了揉眼睛,笑呵呵地对着面前的长平开口道:
“长平,若是你的话,你选谁?”
长平的目光在武则天的脸上停留了一下。
这是一张苍老疲惫的脸庞,皮肤已经非常松弛,眼袋也颇为乌青。
女人的容颜是最容易随着年龄消失的东西。
但武则天这样的神色还是过于不同寻常了。
长平曾经暗中询问过一些名医,被告知这种原因并非是生病,而是——纵欲过度。
这也让长平想起来,最近随着大周疆域的不断扩张,源源不断的各地俊男也被不停送入皇宫。
原本极为受宠的张昌宗和张易之兄弟,现在长平都很难见到他们的身影了。
长平随即又想起了一句俗话:
“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五十坐地能吸土,六十……”
长平猛然惊醒,强行打断了自己的思绪,认真地思考起武则天的问题,然后做出回答。
“回母后的话,儿臣的选择应该是把这两人都免官,然后将李纲和朱胜非两人任命为左右相。”
从脸上的表情来看,武则天对这个回答还是颇为满意的。
“没错,赵鼎和张浚这两人虽都是名义上的主战派,但能力比起李纲和朱胜非还是差了一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李纲可以主持大局,朱胜非可以弥补细微处的不足,还有能力控制好下面的官吏和将军,是最好的组合。”
“呵呵,不过这个愚蠢的赵构居然连这一点都想象不到,也难怪会上了盘点,成为一代昏君了。”
“哼,这些个臭男人,天天就知道歧视女子,却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当皇帝的时候是什么废物模样!”
骂了一通之后,武则天又对着长平道:
“女子第二届科举马上就要开始了,你作为皇太女,务必要重视此事。”
长平心中一动,赶忙道:
“谨遵母后命令。”
这第二届女子科举,预计录取的人数是三百人。
这个数字相较于上一届男子科举录取的两千名额来说,其实要少了很多。
但这个世界线上女子读书识字的比例原本就比男子低很多,而且还有许多会读书写字的女子因为家长反对、自身不愿意抛头露面等原因选择不来参加科举考试。
所以从录取比例上来说,女子科举大约是十名考生就能录取一个,而男子科举平均两千多考生中才能录取一个!
一想到这里,长平心中不由就有了危机感。
大唐女子崛起,还是任重道远啊。
必须得把女子官员集团给尽快扶持起来,这样长平将来这个女皇帝的座位才坐得稳当。
嗯,看来等会还得去见一见李隆基那个臭小子……
喜欢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