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一笔大生意。”
章邯和任嚣,在某些方面太相似了。他们是真的喜欢搞钱啊。
这种时候,别人看到的是危机,荒诞,但是在他们眼里,这竟然是一种转机,是一种莫大的机缘。
原先笑话任嚣的那些大臣们,这会儿集体失语了,大家都不说话了。
秦二世皱着眉头。
通商简单啊,问题是任嚣想从大秦买的东西里,有些东西对大秦来说是致命的。
他居然想要问自己买武器。
脑子被驴踢了吧。
派兵去打一顿任嚣,那是不值得的。
但是,骂还是要骂的。
果然,秦二世这次派了自己身边比较得力的助手——陈宫,让他去两广地带出个外差,给自己向广王带个话。
秦二世写了一份手书,很接地气,一看就让任嚣知道那真的是皇帝写的。
“君若非为驴伤脑耶?若非如此,何以想出逆天之言论。”
“让朕把朕的武器卖给你,转头你好来对付朕是吧?”
“前些日子才刚来过咸阳见朕,这么快就把朕的嘱托忘在脑后了。朕让你在两广体恤百姓,爱抚子民,多搞生育大事。”
“你在这挖空心思挖朕的宝贝,还打朕的军火主意。”
“如果朕把朕的武器都卖给你了,那你还要朕这个皇帝做什么?”
陈宫对着任嚣,那是气势汹汹一字一句把皇帝的诏令亲自读出来。
任嚣老脸一红。
“陛下,陛下这是生气了啊?”
“我这不是想要帮帮陛下吗。”
任嚣没话说了,讪笑着,他十分尴尬。
这件事不知道怎么的,后来传遍了天下。
但是也因此,诸侯国们对秦二世掌握的火药武器开始惧怕。
因为秦二世这个诏书,不是给广王任嚣这小子一个人看的。
他是给天下诸侯都说一声的。
任嚣这点算盘打的,秦二世远在咸阳都听到了。
但是谁能知道,下一个又是谁呢。
这般叱骂一通后,任嚣这才死心,再也不敢想要武器了。
但是,秦二世却听从了章邯的建议,开始和周围的诸侯国们开展经商往来了。
咸阳城里的皇帝,也一个个都很佩服皇帝的气度。
秦二世不拘泥,只要是对帝国有利的政策,不管是谁人来提,他都会听从并且执行。
这对帝国的臣子们来说,是一种最好的鼓舞。
这大秦的臣子们,和秦二世相处久了,几乎人人都和秦二世有些矛盾。
但是照秦二世的态度来看,他们这些人大可以安心,继续踏踏实实地给皇帝办差。
不过,任嚣这么一闹。
火药武器在大秦帝国变得不新鲜了。
大家都在议论任嚣是多么荒唐,身为一个诸侯王竟然能问出这么荒唐的问题,弄得贻笑大方。
任嚣像个三岁小孩一样似的。
大家这么说着,好像任嚣这个诸侯王当着很丢人,而如果他们来做这个诸侯王的话,一定会比任嚣做得更好。
人们本以为任嚣会因此在那个位置上被拉下来。
然而,任嚣还是在广王的位置上待着。
无论是任嚣、还是王翦、王贲,再是赵佗,这几个人的人生经历,他们最后被拜将封侯的结局,始终像是金子一样引诱着无数的后来人,激励着许多和他们一样出身的人前赴后继,继续为爵位奋斗,继续为成名奋斗。
大家在议论任嚣的种种……
而另一面,秦二世却开始积极地提前筹备他的强军计划了。
“朕打算,培育一支军队。”
蒙恬一脸迷茫,“陛下怎么突然改变主意了?”
“因为朕发现,朕分封出去的诸侯们,总是贼心不死。朕必须要加紧拿出一支像样的军队来,让那些环伺帝国四周的人都清醒点。”
“他们应该认清现实,放弃不必要的幻想,多把时间放在善待民众上,而不是用来和朕作对。”
蒙恬想着,那应该是任嚣向皇帝买火药武器的事情刺激了皇帝的敏感神经。
再者,皇帝陛下的火药研制成功了,陛下应该是有些激动,本来想要忍一忍,过后再给军队装配武器;结果任嚣这么一搞,陛下便等不及了。
算了,陛下毕竟是个年轻人。
蒙恬反复思量,觉得这么做在眼下也不算是太为难的事情。
“陛下是要从中挑选一批精兵,随后配备火药武器,打造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军队是吗?”
“不。朕这次是想打造一个军团。帝国除了地方戍卫兵种,要有一支强大的军团,随时对外出战。”
蒙恬面色沉重,“天下没有发生战乱,还短短不过数年。陛下曾经说过,要停止战争,让民众休息。这时候组建军团,末将担心陛下会在民众面前失信啊。”
“陛下为天子,天子一言九鼎,要立信于万民之前。这么做的话……”
皇帝哈哈大笑,“怎么你也来这一套?像是张苍一样?”
蒙恬笑笑,“陛下说笑了。”
皇帝这些时日意气风发,都不太在乎自己的形象了。
甚至是,皇帝忘记了自己是谁。
这正是蒙恬最为担心的事情。
秦二世身上总是这里那里有太上皇的影子,而蒙恬是亲眼看着秦始皇堕落的,所以看到相似的景象,总是让蒙恬担心秦二世。
蒙恬便问,“陛下组建军团,真的就为了威慑诸侯吗?”
“诸侯们虽然内心大都不服,可是他们并没有实力。”
“反而是我帝国,从工业、经济、民生、建城,陵墓、修渠道,方方面面,都在动用人力物力,这个时候还组建军团,微臣担心民众会受不了。”
“陛下曾经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也不知道秦二世是听没听懂蒙恬的意思,但是他坚持地认为说,“打造军团,不是为了打某个固定的对象,而是为了让朕能够随时想打谁就能打谁”
“朕给这支军团起了个响亮的名号,号称为黄金火骑兵。”
“照你的意思,四十万人太多了?那朕就先规定这支军团的规模为二十万人。”
“朕要你亲自督工,制备马鞍、马镫,战甲,武器,配备火炮,火枪一应武器。”
“每人都要有一匹马。”
秦二世一脸兴奋。
蒙恬却皱眉说,“陛下,其实我秦国军中现在最缺的不是衣物,而是战马。”
“十个人都不一定配备一匹战马。”(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