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font-size:16px">中书令罢朝后受魏王邀请,乘魏王轿辇入其宫室,同席而坐,由将军郭化亲自护送,众臣看在眼里,皆敢笑不敢言。
薛丰,字越卿,现任中书令,受爵分山侯。十年前朝廷宦官作乱,各地诸侯谋反,曹皓救主还朝。薛丰听说此事,便对曹皓憧憬非常,当夜便从温侯裴恢手下辞官,奔波半月,风餐露宿才投奔了曹皓,此后留在皇都,尽心社稷之余,却也广结党羽,为魏王呐喊助威,若没有他,曹皓不能坐稳江山。
“大王今日放梁王归乡,不怕他一去不归吗?”薛丰放下手中杯盏,神色愉悦地淡然笑道。其人年过不惑,齿发不衰,浓眉长须,体态清贵。
曹皓在他身旁品茶,一时无话。
薛丰见状,了然地闭目,道:“陛下欲图蜀地,希望借兵于梁王。”
“哎,只是项氏贵族各自偏安,皇帝不能挟制。征讨江东已经耗尽兵力,想要再发兵攻进天府之国,何其难也!”曹皓抬眸,忧愁地叹道。
“魏王姿容雄壮,运筹帷幄,人皆仰望。既有江东新胜,正是国内士气旺盛的时候。且如今蜀地项律私自称王,立足未稳,正是征讨的良时,若不趁此良机,一举平定海内,大王万世英明便要被埋没了。”薛丰闻言,便顺势迎合道。
“知皓者,唯有越卿。”曹皓握住薛丰右手,戚戚然叹道,“有越卿此言,孤便是上刀山、下火海,定要将蜀地贼寇清剿干净,还楚国一个安定!”
“那大王何故在皇都踌躇不前?”薛丰见曹皓言行有亲昵之态,抽手放于腿间,问道,“这不是贪图安逸、偏安一方是什么?大王有何难处不能问我等?”
闻言,曹皓以手掩面,哭道:“孤有报国之志,没有可用之人。文忠年初病逝,留德前月告老辞官,军营中,何其孤寡!”
薛丰闻言,收敛了笑意,他取出手巾为曹皓拭去泪水,问道:“大王可是看中了何人?”
“令君知我,”曹皓握住薛丰的手,“南都太史重,字贞佐,是裴恢手下谋士,与孤大战中屡屡建有奇功,使我军不能前进。其智谋、为人皆声名在外,孤爱慕其忠勇,他却不肯为我所用,若非裴恢就在我手,此人只怕死也不愿听我说一句话。”
“大王莫非要臣去游说?”薛丰暗自叹了一口气,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正是,若非令君,天下何人能说的动他?有此人,孤破蜀有望。”曹皓起身,笑道。
“大王有荡清海内的雄心,某自然竭力为大王效劳,”薛丰点点头,“只是梁王……”
“陛下已经承诺,定会说服梁王借兵,因此孤放了项琛出宫。他妻子老母和两个兄弟皆已被我拘留,想来不会有何差池。”曹皓冷笑一声,他话语中的谋逆之意属实让薛丰不安。中书令助魏王,却并不想改朝换代,他愣神看着曹皓,不知这位高权重的魏王还留有几分过去的少年志气。
十年前,先帝于深宫中突然暴毙,太子被宦官抱出皇城,失踪三月有余。太后开始时发诏寻找,许久找不到,便有了另立天子、垂帘听政的打算。曹皓当时正是殿前金吾卫,奉命于皇城内外寻找,数月不曾休息片刻,在宫中使者传令停止寻找的当口,独自抱着衣衫褴褛的太子项慎骑马回宫,这才消了太后另立新君的打算。
世人皆传言曹皓得新帝器重,日夜守护在其身旁,皇宫中魑魅魍魉,才不能近的皇帝陛下的身。
那时尚未册封温侯的裴恢听闻此事,漠然良久,他对着新得的谋士薛丰说道:“我与曹皓幼年相识,我两皆是名门之后。他自认为武艺了得,要进宫侍奉圣上,想来比不上我广交善缘,可以官运亨通。如今他捉得金乌,便要一飞冲天了。”
薛丰听此言,对裴恢厌恶非常,回家便写了请辞文书,往皇城而去。那时曹皓因救驾有功,刚被封为左都侯,负责守卫皇城。薛丰在深夜寻得曹皓住宅,便言明要“献身于他”,曹皓听了好笑,以为少年发了癔症,又或只是为他救驾之功前来攀附的庸人而已。但两人关门详谈,曹皓听他分析时政、讲述利弊,才知此人当真有才,能助他作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