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化凡(1 / 1)

('

这一天,桃林城来了一名叫做韩立的书生。

这书生韩立约摸20岁左右。

他1米8身高,一副坚毅果敢的面庞,目光炯炯有神。

从他那标志性的长衫上,就可以看出其必定是一位饱读诗书的良家子弟。

从他与路人的谈话中,就可以看出其身上散发着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

韩立来到桃林城中后,在桃林城逛了一大圈。

第一天,韩立用银子在桃林城城南偏僻处买了一处小院。

小院不是很大却也不小。

红砖碧瓦,4蓬3间。

小院前种着一棵桃树,小院后有一块菜地。

第二天,韩立在小院中打扫卫生,美化生活环境。

第三天,韩立买来了一些生活用品。

第四天,韩立用锄头将后院的菜地松散开来,种上了一些菜品。

随后,他又在院子旁养了一些鸡鸭。

第五天,韩立拜访了同一条街上的左邻右舍,人们纷纷以礼待之。

第六天,韩立在自家庭院门楣处挂上了“韩氏私塾”的牌子,开始招收学童。

私塾只对幼童进行启蒙教学。

10天后,韩氏私塾仅仅招收了4名幼童。

这4名幼童均在5岁左右,都是同一条街上的邻居。

他们的家长之所以将孩童送到韩氏私塾,并没有指望学到多少文化知识。

他们不过是希望大人出去做工后,家中的孩童有个玩耍的去处。

况且,韩氏私塾的收费也不贵,一年时间也不过收费2两银子。

这一天,韩氏私塾正式开学了。

4名孩童也早早来到私塾中,面见了韩先生。

这4名孩童两男两女。

他们都姓杨,小名分别叫大牛,二虎,胖丫,小翠。

4名孩童坐在由房间改成的教室中。

面向前方的黑板,开始有板有眼的跟着韩先生上起课来。

韩先生的讲课分为文课和数课。

文课便是认字。

数课便是识数和简单的计算。

随着私塾的正式开张,之后的日子里私塾中时时传来4名孩童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

韩先生最先传授孩童的是《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

开始之时,4名孩童的家长还有些不放心。

他们偷偷地听了韩先生几堂课。

见韩先生又是教他们的孩子学文,又是教他们的孩子识数。

完全没有耽搁他们自家孩童的学习,家长们便彻底放下心来。

这些家长们也知道了韩先生教自家孩童学的是《三字经》。

虽然,他们不知道这《三字经》是何文所着。

但从那简单易懂的文字来看,《三字经》也必定是最好的孩童启蒙学习之物。

韩氏私塾便这样一天天开了下去。

无疑,这韩立便是化凡中的杨不凡。

看到杨不凡的私塾逐渐走上正轨,不远处暗中保护杨不凡的小雅,小惠儿,小蓉儿也放下心来。

小蓉儿想着东家的化名,不解地问小雅,“小雅姐姐,东家为何化名韩立呢?其中可有什么讲究?”。

“谁知道?也许是相公随心所欲取的化名吧”。

“据说,相公的化名还有很多”。

“有唐三,有韩立,有厉飞雨,还有张飞呢”,小雅和两个小丫头悄悄地唠叨起来。

又过了几天,小蓉儿看着杨不凡每天亲自种菜,煮饭,教学忙得不亦乐乎,有些心痛。

她皱着眉头对小雅和小惠儿道,“小雅姐姐,姐姐,看着东家忙来忙去。有时候真想帮东家把那些琐事都做了”。

“别,你可千万别”。

“要知道你若是帮他了,就坏了夫君的大事”。

“化凡就是这样,化身凡人,亲力亲为”,小雅严肃地警告。

“小雅姐姐,我知道这个道理”。

“我也不过是说说而已。主要是看着东家受苦有些心疼呢”,小蓉儿吐了吐舌头。

“你对夫君真好,不枉夫君白疼你一场”,小雅逗着小蓉儿。

“我们姐妹的命本身就是东家的。不对东家好对谁好?”。

“有时候真羡慕小雅姐姐能够天天和东家在一起。姐姐你说是吗?”。

小蓉儿直来直去,一点儿也不知道收敛感情。

“对,就是这样”,小惠儿也不含糊,同意妹妹的说法。

“嘻嘻,你们姐妹俩也别羡慕我了”。

“不久之后,你们也会称呼你们的东家为相公或者夫君的”,小雅逗着两个小丫头。

“小雅姐姐,你可别骗我们姐妹俩,这事是真的吗?”,小蓉儿有些喜从天降的感觉。

小惠儿也竖起了耳朵,想听听小雅对于此事怎么说。

“当然是真的。我怎么会骗你们姐妹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

“不过,相公说要你们晋级金丹后才会考虑”,小雅也没有隐瞒。

“啊,是吗?看来我们要好好修炼了”。

“保证东家完成化凡之时,咱们也是金丹真人”,小蓉儿有些喜不自胜。

小惠儿也重重地点了点头。

“那就看你们的努力了”。

“姐姐我还要悄悄地告诉你们姐妹俩一些私密话,那便是夫君那方面可是很强的”。

“若你们姐妹俩没有金丹修为,保证你们承受不了”,小雅又吐出了一个大消息。

“是吗?那小雅姐姐岂不是天天晚上受折磨?”,小蓉儿进入到遐想之中。

“不然呢?你以为姐姐我为何苦心积虑的促进你们两个丫头和夫君的事?”,小雅翻了一个好看的白眼。

“如若果真事成,我们姐妹俩一定尽量分摊小雅姐姐的折磨”,小蓉儿和小惠儿已经陷入美妙的想象之中。

“光说没什么用,你们还得努把力,争取早日迈入金丹”,小雅提醒道。

“好,我们一定加倍努力”,小惠儿和小蓉儿异口同声。

“不说这些了”。

“如今相公的私塾已经步入正轨”。

“我们3人便排班暗中保护相公。一人一年轮转”。

“如若有重大的事再用传讯符联系”,小雅安排起正事来。

“好,就这么办。这第一年就由我暗中保护东家吧”,小蓉儿自告奋勇。

“嗯。第二年就小惠儿上。第三年轮到我。以此类推”。

“我最后再警告你们俩姐妹,除非相公有生命危险,不可干涉相公的生活。你们知道了吗?”,小雅严肃地再次警告。

“知道了”。

小惠儿和小蓉儿知道这是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春来冬去,韩氏私塾开始教学6年了。

这时候,也到了4名学子学成毕业的时候了。

这一天,韩氏私塾迎来了毕业考核。

考试过后,韩立再次将4名学子召集一起。

此时,当年的4名顽童已经年满11岁,有了小大人的模样。

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学到了不少文化知识,个个显得彬彬有礼了。

他们不仅能认识了所有的文字,还能作出一些简单的文章。

他们不仅能知晓了数术,还能在加减乘除上运用自如了。

毫不夸张地说,他们4人如今去外面找工,很容易便能找到。

而且,还是较为轻松的活计,如官府师爷,账房先生等等。

韩立先生将考核试卷发给了他们4人。

随后,韩先生做了4名学子在私塾的最后一堂课的讲话。

“大牛,二虎,胖丫,小翠,你们4人今天在我这私塾算是毕业了”。

“你们的考核成绩无论是文科还是数科都在90分以上。说明这几年你们学到了一些东西”。

“但你们也不能骄傲,外面有能耐的多了,你们毕业后可以在那些大儒处继续深造,争取多学一些有用的知识”。

“总之,学得越多只会越有好处”。

“好了,下课了。从此你们也毕业了”。

韩氏私塾的第一批教学任务便结束了。

不过,没过多久,私塾又招生了。

这一次由于私塾的影响有所扩大,招收了8名孩童。

私塾的又正常运转起来。

韩立又处在整天的忙忙碌碌之中。

这一天,隔壁的黄大妈来到韩立的院子中。

韩立古井无波地给黄大妈倒了一杯茶。

“黄大妈,今日来我这里,是有什么事吗?”,韩立率先发问。

“当然有事,而且是喜事,大喜事”,黄大妈笑嘻嘻地道。

“哦,请问是什么喜事?”,韩立有些不解。

“韩先生应该有近30岁了吧?老妈子我今日前来是为先生说媒的”。

“前街有一名叫胡月月的女子,与先生极为相配。老妈子我与你们牵个线,韩先生以为如何?”。

“不了,不了。我其实是娶了妻的。我的夫人再过些日子就要来了”,韩立连连推辞。

“哦,是吗?倒是老妈子我多此一举了”,黄大妈见不能办成事,有些不高兴。

“不能这样说。黄大妈也是好心嘛,劳烦大妈跑上一路,这两包茶叶就送给大妈当辛苦费了”。

韩立连忙拿出两包新茶叶,递到黄大妈手中。

黄大妈走后,韩立又进入正常的生活之中。

黄大妈的说媒事件,没有影响到任何人。

却把在暗中保护杨不凡的小蓉儿气得够呛。

她几次欲教训一下黄大妈,却又停了手。

给韩立说媒牵线,黄大妈终归是没有坏心,没有教训她的理由。

如果此时小蓉儿出手了,今后东家知道后一定会责怪她。

“不能给东家留下一个坏女人的印象”,小蓉儿暗自沉思。

教训黄大妈不成,小蓉儿只能在心中恨恨自语。

“真是眼瞎,就凭那胖冬瓜似的胡月月也配东家?分明只有像本姑娘一样的仙女才配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

因为,左邻右舍都知道了韩先生的夫人即将来,也就再也没有人为韩先生说媒牵线了。

韩氏私塾门前桃树上的桃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

转眼间已经过了60年了。

韩立如今已经有80岁了。

他虽然须发皆白,但仍然精神矍铄。

只不过,韩立仍然还是孤身一人,他的夫人并没有来。

周围的邻居看着孑然一身的韩老头,一个个都露出同情的神色。

邻居们猜测韩老头的夫人一定是出了意外。

韩老头的夫人要么是跟着别人走了,要么是来桃林城时在路上遇害了。

只是可怜了韩老头孤寡一辈子,到老也没有子女送终。

对于邻居的议论,韩立是一点也没放在心上。

他依旧每天教导着幼童启蒙。

如今,他启蒙教导的幼童一批次便有50多人了。

这几十年来,韩立已经送无数学童毕业了。

这些学童如今都已成年,充斥在青竹城,桃林城,石头城的各行各业。

这些毕业的学子好多都已成了爷爷辈,有的甚至已经去世。

他们对自己的启蒙之师韩先生均尊敬无比。

在一些重要的节日,这些学子还时不时地前来看望韩先生。

与此同时,小雅终于晋升到元婴初期了。

小惠儿和小蓉儿也晋升到金丹初期了。

杨家族人也迎来了一个大爆发。

如今的杨家已经有2600多名修士了。

其辈份已然扩展到“则”字辈了

在这些修士中,杨家晋升金丹的就有31位。

其余紫府和筑基修士更是数不胜数。

不过,金丹修士的增多,便使得丹药跟不上了。

杨家众人又怀念起了杨不凡在家族中不愁丹药的日子。

杨家的一些炼丹师也不等不靠。

他们努力地学习着杨不凡留下的四阶丹药炼制之法,开始钻研起金丹期提升修为的丹药起来。

又是10年过去。

韩立已经有90岁了。

他的须发更白了,他的背也更佝偻了。

他拄上了一根拐杖,仿佛每走一步路都非常吃力。

韩老头旁边的一些邻居换了一批又一批,只有他还是那样坚韧的活着。

邻居们对韩老头也越来越尊敬了。

碰到他后都要客客气气地喊一声“韩爷爷”。

有时候,邻居们怕韩老头生活不方便,还给他送上一些吃食。

毕竟,人们心中都有一杆秤。

这个韩爷爷在桃林城生活的大几十年里,还是为左邻右舍做了许多好事的,值得尊重。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

在这大功即将告成的时候,小雅她们三女对杨不凡的暗中保护也越来越加强了。

韩立虽然年逾9旬,但仍然在招收学童,维持着私塾启蒙教学。

只不过,他能招收到的学童已经很少了。

有的家长是担心韩老头年纪大了,教不了太多的学子,从而不想增加他的教学任务,就没有让自家的孩童到他那里报名。

有的家长则是担心韩老头年纪大了,糊涂了,教学水平下降了,也不想让自家的孩童到他那里学习。

总之,能够来韩氏私塾学习的孩童少之又少。

韩立老头却无怨无悔,即使1名孩童也照样的用心教导。

就这样又过去了5年。

韩老头已经大约95岁了。

他仍然拄着拐杖,过着自己孤独的生活。

此时的他已经太老了,脸上露出了深深的颧骨。

他已经招不到任何学童了。

只能天天待在家中,喂喂鸡鸭,种种小菜。

街坊邻居们都认为韩老头只能在家中等死了。

几个心善的邻居在合计着万一韩老头死了,便一起给这孤苦伶仃的老头筹集一口棺材。

此时,杨家青竹山族地却迎来了一批不速之客。

白云宗的尹长老带着一帮人来到了杨家。

族长杨山文带着几名副族长对尹长老等人进行了热情接待。

寒喧良久,尹长老问道,“杨家族长,我们今天来只是为了得个准信,唐三道友何时回来?”。

杨山文撇撇嘴,心中暗想,“小凡大约5年后便能出关了。不过,此事我怎么会告诉你?”。

但他在口中却回道,“唐前辈出去游历之时说过,会很快回来的,我想应该快了”。

尹长老沉思片刻,叹了一口气道,“好吧。唐道友回来后务必通知我们,我们也好向灵始宗交待”。

“行,我们一定会在第一时间通知贵宗。只是,能告诉我们是出了什么事了吗?”,族长小心翼翼地问道。

“也没有什么不能告诉你们的。五行宗和血海宗又开战了”。

“这次开战比上一次更加激烈。这一次血海宗得到了魔云宗和合欢宗的大力支持”。

“因此,五行宗只能在下属单位调动更多的力量了”。

“灵始宗就想得到唐三道友的联盟,共同对付前来这一方闹事的血海宗邪修”。

尹长老没有保留,将事情说了一个明明白白。

“那五行宗就没有找到其他顶级势力联盟吗?”,族长继续发问。

“唉,其他大势力都在冷眼旁观。只有仙女宗因为本来就和魔云宗敌对,准备和五行宗联盟”,尹长老也继续透露信息。

“好,唐三前辈回来之后,我们一定劝说其对付血海宗”,族长也表了一个态。

“行,那我们就先走了。也许,过不了几年,我们都会被五行宗抽调到前线去”。

尹长老说完话,便带着一帮人又匆匆地走了。

桃林城中,韩氏私塾处。

韩老头在风独残年中,尽管看起来状态不佳,但他仍然顽强地活着。

左邻右居们纷纷感叹韩老头的长寿。

近百的年纪了,韩老头仍然活得那么随心。

仍然活得那么坚强。

好似一棵不老长青松。

喜欢起源第一至宝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起源第一至宝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

最新小说: 坏了,女主渐渐奇怪起来 修仙诡事录之探案传奇 混沌真龙诀 修罗狱主 灵气复苏:废土第一仙 灵幻修仙录:超凡之境觅长生 洪荒:群主炸裂帝俊,万界聊天群 我能随时随地捡取修为! 千师弟,小心,她们都不对劲呀! 段氏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