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是一个蛮任性的人。有一次,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得罪到他,松竟然当着众同学的面,骂我脏话。如果我心胸开阔一点,其实没什么,因为松同样也骂过其他同学,骂得很有水平,语言地道。但我太小气,竟然和松赌起气来,不再和他说话,开始冷战。松表面不做声,其实他也戒备着我。我们的冷战被老师发现,老师很有正义感,她要帮助我,老师在课堂上不点名的敲打松。我看见松的脸都胀红,我以为老师的帮助会让松“醒悟”,哪知道松突然爆发,他骂一句和他上次骂我一模一样的脏话。老师听不懂中文,但这次换我胀红脸。从此,我就知道松是那种不好惹的人,不管他占理不占理,他不会认输。
我和松从冷战发展到疏远,我们俩的关系黄金期只维持不到一年就分道扬镳。虽然表面上我对松不满意,但在心底我并没有把他当作坏人,我一直觉得松是那种亦正亦邪的人,很难把握,不好亲近。而松似乎对我也没有真正的恶意,他更多的时候也像在赌气。我回国的时候,突然感觉到一种危险,这是一种天生的直觉,我感觉到一种恐惧。后来证实我的感觉并非空穴来风,我一回国,就发生砍人送精神病院电疗的事。我给松打电话,他好像很意外,我向松问他爸爸的电话,我的语气很焦急,要知道松的爸爸是一名政法干部。松似乎隐约猜到什么,他语带哭腔的报出他爸爸的电话号码。我拿到松爸爸的电话号码,刚想拨号,手机没电了!天意。我和松以及松爸爸的故事,只能到此为此,无需再深入发展。
回韩国后,我还和松见了一面。松劝我留在韩国,不要回去,但其他的没有多讲。这是我最后一次见松,他请我吃一碗里面有肉的大酱汤,松说:“真正好的大酱汤都是有肉的。”这是松最后对我说的话,两个月后,我回国,此后再没有见过松,松就这么晃晃悠悠的消失在我的世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我们韩语班,有一个天津同学,叫雪。雪是地地道道的天津人,说一口天津话,和北京话有区别,听着蛮喜庆。雪是那种极洒脱的人,他几乎不在乎和同学关系远近,学习成绩好不好,自己有没有展露头角等等外在虚幻的事情。他只关注自己活得舒坦不舒坦,爽利不爽利,至于其他人对他有什么评价和感官,他好像天生迟钝。
有一次,在图书馆,我正在上网,雪走来,他用一块优盘下载相声听。说实在的,我很吃惊,我在成都没有看见过有专门听相声的人,那个时候郭德纲还没出名呢。这件事可见雪的潇洒和轻松,他就像一个每天听着相声,翘着腿,躺在躺椅上,手上揣一把紫砂茶壶的市井闲人一样,不太像是应该刻苦学习的留学生。
有一次,我和雪一起坐飞机回国,我们一起到北京,然后我转机回成都,他回天津。在机场,雪招手和我说再见,然后头也不回的走掉。雪就是这样,没有那么多花架子,很实在,实在到有点赤裸裸的真实。雪从不表现自己有多么高大,正直,积极进取。他活在自己的世界,轻松,惬意,小国寡民。
我和雪一起吃饭,雪满脸不屑的说:“松就是一个伪君子!他就是一个伪君子,百分之百!”我不知道雪为什么要这么说,没看见他和松有什么矛盾呀。我看见雪的脸,一脸激愤,一脸嫌弃,似乎对松非常不满。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雪,那个时候,我和松还没有闹翻。雪的韩语成绩不大好,他下课几乎不看韩语书。一到上课的时候,就说这也搞不懂,那也搞不懂,最后来一句结论:“算了,管它的,反正搞不懂的太多。”
真正让我对雪印象深刻,是美国同学郎来之后。郎有一次,下课的时候,意图用身体来撞我,很多同学都看见,我自己也大囧。毕竟在国外留学,被一个金发高鼻子的美国佬“攻击”,确实有点伤面子。第二天,我到教室来上课,气氛诡异,没人说话。郎自己也目不斜视的坐着不动弹,正在我以为这件事就这么冷处理之后。雪却突然发飙,当然,他不是对美国同学郎发飙,而是对我发飙。雪在郎面前,清晰的表明他的立场,他是站在郎一边的,所以他开始主动“进攻”我。那一刻,我几乎有点恍惚,我想不到本和这件事全然无关的雪竟然会以这种方式向一个没有来往的美国同学交“投名状”。
班上的气氛变得更加诡异,甚至于第二天,日本同学牧竟然没来上课,理由是崴了脚。而郎似乎对雪的“投名状”并不感兴趣,他自始至终没有和雪说过一句话。班上另一个女同学理,不点名的骂雪是:“汉奸。”尴尬的气氛到达顶点。哪知道正在这个时候,郎却毫无征兆的消失了。一天早上,老师说:“郎回美国了,不会来了。”郎的消失就在雪向他“递投名状”的第三天。换句话说,雪的“投名状”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一个笑话。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真正尴尬的是我,而不是雪,雪只是当一回下里巴人,而我变成一个异类,一个受大众攻击的倒霉蛋。随着郎的消失,这件事再没有人提起。但伴随着我的是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影,我到底变成一个“好人”,一个“好人”注定是要被张三李四王麻子联手攻击的,人世的规矩如此,更改不得。中国如此,美国如此,日本也同样如此,雪教我一个乖,“好人”当不得,做“坏人”才是王道。
我和雪当然没有再有过来往,但我常常想起,有一次我和雪一起坐地铁的情形。我指着窗外的一个地铁站牌说:“雪,那不就是你的韩语名字吗?”雪一脸讪笑的说:“这都被你发现了。”我觉得雪没有那么坏,他只是很真实,他做了一件很多人都在做,但不敢露形的事。雪的真实让我清楚的知道他是一个“真小人”,但到底“真小人”更可爱还是“伪君子”更值得尊重,我要好好想想。
如果说雪“坏”得有点滑稽,那告简直就是逆天了。告是东北一个小城市的高中毕业生,朝鲜族,个子矮小,看过他的人都说他长得像韩国人。我到北京的第一天就认识了告,我们住在一个宿舍,床对着床。刚开始,告还叫我:“哥,哥”的,但随着他感觉到这个“哥”有点懦弱,有点跟不上时代,告的态度很快转变。告开始对我居高临下,说话很不客气,常常冒犯。告有一次得意的对我说:“本来就应该这样。”本来就应该怎样?告的心中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后来,我到底发现点告的心中思量,他对“恶”的人似乎特别尊敬,尊敬到近乎恭顺,但对一个看起来“善”的人,往往小视,小视到视如泥土。告身上有种让我吃惊的东西,我以前从来没有看见过告这样赤裸的皈依“恶”的人。其实,我和告之间并无矛盾,没有发生过什么争执,但他好像直觉般的把我视为他的敌人,常常打压,这让我郁闷不已。
到韩国后,一天在图书馆,我正在上网。告阴恻恻的朝我走来,我以为告有什么事情,我还想和他开个玩笑来着。告突然毫无来由的蹬我一脚,气势嚣张,好像在说:“早该这样,等到今日。”我彻底晕菜,告到底要做什么?告得意洋洋的走开,好像一个打胜仗的英雄,我并没有和他当场起冲突。回到宿舍,我本想把今天告的所作所为讲给其他同学听,哪知告已经恶人先告状,他做出一副委委屈屈的样子,仿佛是我蹬他一脚,而不是他蹬我一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但告也不是完全趋向负面,比如他对另一个同学伟,就很好。伟只是表面咋咋呼呼,骨子里并非恶人,他和告就很契合。我们一起去参观博物馆,告把伟的一个大包嘿呀嘿呀的背着,像个小跟班,更形象说像跟着唐吉诃德的桑丘。堂吉诃德在前面大摇大摆的走,桑丘在后面亦步亦趋,任劳任怨。我觉得我和告就好像两只卡子,相互的棱角没有对位,怎么卡也卡不进去。但只要找到对的角度和方法,说不定我和告也可以“啪”一下,扣在一起。
一次,雪问我:“告家里做什么的?”我老实告诉雪:“告爸爸是他们当地的宗教局长。”雪噗呲一笑:“宗教局长?没搞,没搞。”我也有点怀疑,以告的现实和老练,他爸爸怎么会是宗教局长呢?他爸爸领导的宗教会是个什么模样?再想下去,有点幽默的意味。
我不太想把告归入“坏人”那一类,因为告其实只是个孩子,他那个时候应该还没满十八岁。告是一个人格气质和我差别巨大的人,但他还有很大的可塑空间,他的未来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告不太像一个犯罪分子,他像一个小混混,流连在混沌人间,染一身烟火气。我希望告好好生活,他应该可以活得更好,他应该可以活得更有意义。
我上初中的时候,班里来一个新同学,叫降。降的面部特征很明显,他的上嘴唇有一道缝合线,降是一个兔唇宝宝。班里有些不老实的同学就给降取个外号叫“豁豁”,意即“豁嘴”。我觉得这样拿外貌给同学取不雅的外号很不好,所以我只叫降的大名,从不叫他的外号。降刚来我们班特别老实,别人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因此还受其他同学欺负,但降表面上总是快快乐乐的,看不出哀愁。
后来我听说一件让人不舒服的事,据说我们班的星同学在降洗澡的时候,用绳子把降的下体栓起来,牵着走,像牵一条小狗。当然后面还有其他事,不止这一件。降到底忍不住,跑到角落里哭泣,被老师发现,降哭着对老师说:“我害怕。”老师当时就气懵,第二天开班会,大发雷霆,当着全班宣布,以后谁再叫降的外号,再欺负降就是和老师过不去。班会后,降还是微笑如初,感觉不到什么伤悲,他的性格是柔软的。
那个时候,我常和降一起玩,降教我下国际象棋,我陪他去晒台晾衣服。我们午睡后,都会有一个水果吃,一般是苹果。但我不喜欢吃苹果,我喜欢吃梨,梨水分更足。所以,我会把我的苹果让给降吃,降每次能吃两个苹果,高兴坏了。最印象深刻的是,老师有一次问降爸爸是做什么的?降当着全班说:“我爸爸收猪毛的!”全班哄堂大笑。我以为我和降就这样无忧无虑的度过三年同学时光,时光清浅,岁月安逸。哪知道,渐渐的,降变了。
降变得老辣,心机深重,油头滑脑,充满攻击性,和我刚认识他的时候判若两人。有一次,我和降不知争论一个什么问题,彼此不能说服对方,但我知道我是正确的,我很清楚。降说:“我们去问老师,老师说谁对谁就赢了。”我坚信自己的正确,我说:“好,问就问。”一下课,降飞速的跑开,我还没反应过来,降就消失不见。我到老师办公室,问老师正确答案,老师竟然笑而不语。我一下恍然大悟,降刚才肯定找老师提前勾兑了!我的正确再也无法得到证实。这件事,让我对降刮目相看,降变得和我印象中的降完全不一样。
降吃我的苹果成为惯例,最开始,他每次都要征得我的同意才拿走苹果,后来不再询问我,直接就拿走。我渐渐感到不对劲,有一次,我对降说:“今天我想吃苹果,不给你。”降竟然做出一个挥拳头的姿势,天啦,他几乎就是要打我,可这本来就是我的苹果。降对其他同学也变得豪迈起来,他们有一次在餐厅“比烦”。降把一大团食物放在嘴里嚼,然后再吐出来,堆在餐桌上,看谁更恶心。对这样的降,我避之唯恐不及,更不敢有什么来往。
老师也渐渐发现降的变化,也是一次班会,老师提名道姓的把降骂一通,老师说:“降,你地皮子踩热了,嚣张得很啊。”降从鼻子里哼一股冷气,不以为然。不仅如此,有一次上英语课,英语老师不知道怎么也和降争吵起来,英语老师脾气不好,一把把降的作业本摔在地上,降表情尴尬,但对强悍的英语老师,降不敢造次。我和降的关系也发生巨大变化,开始的时候,我是在保护降,但到后来,变成降欺负我。我不知道这其中发生怎么样的曲折和转变,我完全懵了。
临近中考,降突然感冒。我好心好意的关心降说:“没关系,不要在意感冒的事,好好考试,没有影响。”哪知道我的好心换来驴肝肺,降不仅没有领情,还得意的踢我一脚,好像我是自己来“讨打”的。我对降彻底失望,好在,中考结束,降也就转学,而我继续留在私立学校上高中。
最后一次见降,是在同学的婚礼上,降从外地赶来参加同学的婚礼。降看见我笑着说:“kevin,你怎么不加我微信?”我尴尬的笑笑,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他。听星同学说,降也结婚了,老婆是一个富户,星同学把他们比喻为:“强强联合。”说真的,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降,他到底是温和的还是跋扈的,他到底是善良的还是凶狠的,我对降只能从心中打一个问号。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希望降一帆风顺,在四川这个我们共同的家园好好生活,快乐的度过他精彩的人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我到韩国留学的时候,中介老师问我住哪个宿舍,我说我是上过班的大人,能不能住个人少的宿舍。中介老师说那你就和我们两个工作人员一起住吧,三人间。到韩国,我见到两个工作人员,两个都是男老师,年纪都比我大,一个叫青,另一个叫和。青老师专门负责我们入学,读书的事,中介和学校的联系都是他在跑。和老师专门负责我们的生活,他是我们的大厨,我们的午餐,晚餐都是和老师做。
青老师,30左右的年纪,短发,戴眼镜,身材魁梧,动作大开大合。他有一台笔记本电脑,每天晚上都要在电脑上神神秘秘的不知道看什么。我听一个同学说,青老师看的是军事,政治类的论坛,似乎青老师在那里还很活跃。我隐约觉得青老师就是网上说的所谓愤青,再夸张一点,说不定是个网上的左派也有可能。青老师的模样很符合我心中“左派青年”的印象,赤诚,勇武,干脆,甚至有点冷酷。我问青:“青老师,你哪个大学毕业的?”青没好气的说:“不能和你比,我大专。”问了这个话,我都后悔,因为我能感觉到青的不爽。
一天晚上,青在浴室洗澡,不知道怎么回事,洗完澡,门竟然打不开。我听见声响,正准备去支援。青猛的开始踹门,猛踹10多脚,硬生生把木门踹烂。青面无表情的走出来,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我看见被踹得一塌糊涂的木门,联想到刚才猛烈的踹门动作,觉得青好像是在挣命一样。就仿佛谁和他有仇,故意把他锁在狭小的浴室里,想置其于死地一般。我惊讶的发觉我和青那么的不同,青连喊一声:门锁上了!都没有,就直接开始踹门,他解决问题的方式,简单粗暴甚至有点恐怖。
生活中青不苟言笑,虽然我和他搭话,他都会回我,但看得出来他不喜欢和我聊天,他和我聊不到一块去。我和青与和的关系变得很微妙。有一天晚上,我饿了,但厨房已经关门,柜子都锁上,找不到什么吃的。不知道是怎么的龃龉,青和和发生矛盾,和赌气要给我做吃的,他打开柜子,给我做炒饭吃。其实,和知道我和青关系不好,所以故意要照顾我。青正眼都不看和,好像和是一只可笑的蚂蚁。我小心翼翼吃完炒饭,马上回去睡觉。
第二天,经理来了,经理与和老师发生激烈的冲突,经理大声的说:“我就是要抬举他!”和老师“咣当”一下摔面盆。自此,我和青的关系变得更加不好。青对我的报复也逐渐展开,晚上睡觉,青故意不关灯,一晚上把灯打开。他呼呼大睡,我怎么也睡不着。我搬家,韩国朋友缘来帮忙,青动作粗暴的把我的东西塞给缘,惹得缘很不高兴。我觉得青是故意的,他就是要得罪这个帮我的韩国人。搬家之前和青同住的时候,我很害怕青会悄悄把我的重要证件拿走,所以我把重要的证件随身带着,天天背个包,很辛苦,再加上晚上睡不好觉,我变得非常憔悴。记得搬到新家的第一天,我就舒舒服服的躺在地板上睡一觉。我觉得离开青的威胁,简直是人生一大幸事。
青是那种喜怒不形于色,但你能感觉到他骨子里的“反骨”的那种人,再加上他身强体壮,给我很大的危机感。很多年后,我都会把青和我印象中的文革造反派来进行对比,结果发现相似度高达百分之90。我觉的青要么就这么一辈子混个小职员,要么,一有风吹草动,他说不定是要参加“武斗”的。至于“武斗”谁,就看谁倒霉了。
当然,青也有可爱的一面。有一次,我看见青来学校交涉新生入学的事,不知道韩国老师是心情不好还是怎么样,对青态度粗鲁,几乎就像在训斥青,虽然韩国老师的韩语我听不太懂,但能感觉到气氛紧张。青像一个做错事的小学生一样,不住的点头,眼睛直勾勾看着韩国老师,嘴里说着:“勒,勒”是,是。这个时候可以明显看出青作为一个底层小职员的无奈和心酸,像极了在韩国讨生活的中国工人们,做着繁重,危险的韩国人不愿做的工作,拿最低的工资。青说到底也是一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哪怕他生来勇武。
我最后一次见青,是和他在首尔大街上偶遇,我告诉青,我去成均馆大学读研。看得出来青很吃惊,但他没有说其他的,只是点点头,就和我擦身而过。我希望青将来无论做什么工作,在韩国也好,在中国也好,都把自己照顾好,把自己的家人照顾好。无论青有怎么样的性格和际遇,他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他理应得到尊重,他理应得到生活的甘甜。任何一个靠自己辛勤付出而生活的人,都是值得赞赏的,不管他站在山巅还是河谷。在哪里,都是神的子女,都有神的照看。
2023年6月3日
创建时间:2023/6/320:01
标签:悲惨世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突然之间,觉得我的生命很荒谬,我只是一段代码,按照既定的程序,滴滴点点。这样的生命,意义又在哪里?我记得我以前说过,人的生命的意义在于传续,把生命传续到下一代,但对我个人来说,却注定孤单一辈子。既然我连生命的传续都不能够实现,我活着的意义又在哪里?更何况,我还在受刑。很荒谬,我的生命的意义就在受刑受罚,然后换来一阵喧嚣。可喧嚣本身也非我所愿,我到底活成一个悲剧。
我想起哈姆雷特说的:“生存,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其实,对我来说,这个问题本身没有什么可难回答的。生,或者死,对我没太大区别。说不定死更好,免去这一辈子的债。还是那句老话,我担忧的是想死而死不了,这才是生命的大悲惨之境。我常常想,古代知道自己将被凌迟的犯人,会不会向上天祷告,自己在凌迟之前死掉?但老天爷似乎忘记给我们按个自毁装置,他也不大可能发慈悲让我们想死就死。我想以后社会进步,可不可以设立一个安乐死的刑?犯了罪的犯人,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安乐死,总比挨子弹强。
我读书的时候和一个老师聊天,老师说:“kevin,你看过《悲惨世界》吗?”我说:“看过的,冉阿让和沙威的故事。”老师说:“你觉得冉阿让惨吗?”我一时语塞,我还真没看出冉阿让有多惨。老师说:“冉阿让并不惨,但之所以他的故事叫悲惨世界,是因为雨果没有到过中国,他到过中国才知道什么叫悲惨世界。”我觉得老师说得有道理,活在天堂里的人会把玫瑰花的花刺当作魔鬼,而在地狱里,荆棘都是生命的象征。
有的时候,我会感到奇怪,中国的谈心节目,百分之80以上,必须流眼泪:“我活得多么苦,我活得多么不容易,我一辈子走的都是血泪铺成的崎岖小道。”但看港台的谈心节目,很少有眼泪汪汪的,大家精气神都很饱满,生命很美好啊,为什么要哭?区别怎么会这么大,仅仅是因为宣传的导向不同吗?并非如此,而是因为我们本来就过得不好。冉阿让到中国来就是一个老爷,我们见到要鞠躬的,说他活在悲惨世界,那大部分中国人真就牛马不如。
我觉得中国活得好的人,有,但太少。金字塔的顶端是有的,但太狭窄太局促。大部分基层的塔底人民活得并不怎么幸福,他们被繁重的工作,沉重的经济压力,紧张的人际关系,看不到希望的未来所笼罩和覆盖。其实,我自己没有什么资格谈底层人民,我从来没有真正深入到底层人民中去。但我可以感知,我可以思考。
我在化妆品店当店员的时候,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女同事,每天带午饭来店里吃,她的午饭就是一碗白饭加一个炒鸡蛋,而她要从早上9点一直上班到晚上9点。她根本没有时间买菜做饭,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只在晚上下班之后,炒一个鸡蛋就当第二天的午饭。我没有听见过她抱怨什么,她就是一个我们城市人口中所说的进城打工妹。
我在舞东风当店员的时候,正式工人要上大夜班,熬一晚上,第二天都变成熊猫眼。不过为挣所谓的高工资,很多人坚持要上大夜班。我们店有一个同事,她也是进城的农民,她的儿子就在店附近的小学读书。我觉得她之所以无怨无悔的上大夜班,挣“高工资”,就是为她那个将会成为城市人的儿子。她自己是农村人,但她的儿子长大会变成城市人,为了这种进步,她愿意付出自己的血汗。
我在客服中心上班的时候,每天要打50个有效电话。这个其实并不容易,大部分接通的电话都难以完成全部流程。所以,软件的拨号是不停歇的,一个电话刚断,下一个电话已经拨出去。一天电话打下来,觉得自己像变成机器。据说,富士康的工人有因为工作辛苦而跳楼的,想来并非虚言。
这还是新时代的好年头,可想而知,八年抗战,3年内战,三反,五反,文革中的中国人是怎么过来的。我常常想,为什么我们不能过得好一点,体面一点,快乐一点,每天笑靥如花。上谈心节目的时候,不用再泪眼婆娑的述说“革命家史”,我们谈谈爱情,文学,旅行,化妆,大明星和小网红,这样是不是感觉比较欢愉一点。
至于我个人,我一直有种感觉,我个人的命运和这个国家的命运是连在一起的,这并不高调,因为大部分人其实也一样。我觉得会不会有一种可能,当一个盛世到来的时候,所有的刑罚啊,所有的折磨啊,所有的欺骗啊,所有的忧郁啊,所有的报复啊,所有的悲惨啊,全都不在了!它们神秘的跑掉了!到那一天,我可以享受生命,享受生命中的阳光和雨露,享受生命中的甘甜和欣喜。不仅仅是我,不仅仅是我过上幸福生活,而是绝大部分人都过得比以前更好,换句话说,我们从糠袋子里掉进了米袋子里。
化妆品店的女同事优雅的点一份夫妻肺片,油滋滋的正好下饭;上一次大夜班的店员可以连休两天,管她是不是坐在沙发上看一天的电视;客服中心的有效电话变成计件制,打得少,工资少,打得多,工资多,个人按自己情况掌握。我呢?也再不用纠结死去还是活着。我活着就是享福,我为什么要死?我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呀,,写作,看电影,旅行,下厨,思考人生。这样的生活,我还怕时间不够呢,我又怎么会去选择死亡,钻牛角尖。如果说人的一生是一个过程,我享受这个过程本身,而不是去纠结于意义。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是一个生命,而不是一块石头。我享受我自己的生命,我不打扰任何其他人,我享受自己生命的同时,也高兴的看你们享受你们的生命,这不就是天堂了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我们需要一个英雄,一个真正的英雄来带领我们赶跑“悲惨世界”。英雄带来一次彻底的改革,把那些不合时宜的陈芝麻烂谷子全部打扫干净,我们轻装出发,我们全速奔跑。我们常常说“后发优势”,我们确实有“后发优势”,但远远没有利用到位。一系列无形的约束制约我们的后发优势,我们需要一次华丽转身,灰姑娘变成皇后,白雪公主和王子相遇,美人鱼得到神的祝福,桃乐丝被北国女巫以吻加持。我们告别枷锁和桎梏,和旧观念旧习俗旧制度旧规章说再见。海燕总要起飞,翱翔在碧海蓝天。
大观园奢靡浪费,眼看难以为继。探春管事,兴利除旧弊,使之以权,动之以利,贾府中兴,枯木逢春。我对一个网友说:“探春其实是个男人。”网友大惊,笑我蠢。我捂嘴不语,心中默默念到:“自古穷通皆有定,留馀庆,留馀庆。”贾府出了两个“王妃”,一个元春,另一个探春,两个人把贾府的门楣托起来。新版《红楼梦》被嘲笑拍得像鬼片,我一直说,没有本质上的鬼故事,所有的鬼故事都是为一个喜剧做铺垫,换句话说,鬼都是为人服务的,没有人,鬼也就虚无,变成一片苍茫。
至于冉阿让,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囚徒。很多人会争议,到底沙威和冉阿让谁更趋近于正义,我想真正正义的是历史本身,就好像冉阿让的结局,他很安详的走完他的人生,结局并不悲惨。“悲惨世界”的主人公其实有幸福的一面,这是雨果的善良,我们如果被书名欺骗,就会陷入老师的思维困境,冉阿让是不是很悲惨?何必纠结,何必苦恼,想想探春吧,她在爪洼国当王妃呢!现实世界还是美好更多一些,你们觉得呢?
等待着,时刻等待着,我们要把一部悲剧拍成一部喜剧,哪管你们是不是惊讶的长大嘴巴,露出白牙。我的红楼梦,和你们的红楼梦是不是同一个梦?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书梦空间 http://www.shumkj.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