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谢安未曾见过唐老太爷,但也知晓唐老太爷过了百岁高寿。而凉亭四人当中,就那钓鱼老头岁数最大。
另外三个人,都大概三十几岁模样到五十岁模样不等。
更何况,这三人之前都是乔装成农夫,渔夫和铁匠……断然不符合唐老太爷这般高人的风范。
心头有了估算,谢安便慢慢走到凉亭外,并不进入亭子,而是远远冲那老头拱手作揖,“晚辈谢安,见过唐老太爷!”
白发老头笔挺的坐在个矮凳子上,专注钓鱼,并未回答。
谢安也保持着微微躬身的姿态。
气氛一度尴尬。
就这时候,先前那个农夫走了过来,扶起谢安,“大哥喜好钓鱼,钓鱼期间别说你了,便是我来找他,他也是不理我的。小谢不必放在心上,进来坐。”
谢安道了声谢,随即跟着农夫进入凉亭,在石桌旁坐下。农夫则去不远处的柴房搬来火炉子,一边吩咐,“秋堂,冬海你们俩也别愣着了,人家小谢初来乍到,咱们总该热情点。去弄些点心和茶叶来。给小谢泡杯茶。”
“都听二哥的。”
“二哥永远都这么讲究。”
然后,三位汉子便各自在院中忙碌起来。
很快就在凉亭里生了个火炉子,水壶,茶叶,点心。虽谈不上多么丰盛,但的确很质朴。谢安看的有些恍惚。
主要是……这三人谢安都见过。
一个农夫,吹口烟就化作狂风。
一个渔夫,用摇橹撩拨点水就冲出数十米,冲得马车摇晃不止。
一个铁匠,砸一锤子发出刺耳声音很好理解,但是引发狂风冲击波就很吓人了。
以谢安如今的见闻,自然知道这三人都是奇人异士,或者是武学高深之辈。至少超过雨荷许多,搞不好破了基础五关,踏入了内劲武师之境。
内劲武师!
谢安不敢想的存在,据说可以做到内劲外放,隔空杀人十步之外。这般神奇手段,鬼神莫测。绝不是如今的谢安能够想象的存在。
回想这三人此前的手腕,谢安便感觉……他们可能是个武师。
就在谢安心头思忖的时候,三人已经围坐过来。那农夫给谢安倒了杯茶,笑呵呵的道:“小谢莫要惊慌,我们也不是外人。我来给你介绍一下。我叫隆夏,因为虚长几岁,大家给我面子,便喊我一声二哥。”
农夫……隆夏。
谢安在心中把信息匹配在一起,加强记忆。
这时候,隆夏指着旁边那个先前的铁匠,“这是易秋堂,年六十,是个出了名的铁匠师傅,早年帮助南阳府的太阿道院铸过剑。年岁比我小一些,为老三。”
铁匠,易秋堂,给太阿道院铸过剑……
感觉来头很大啊。
太阿道院,就是南阳府的道院。如果把南阳府衙比作最高的官府机构的话,那么太阿道院就相当于南阳府的武林盟主,为朝廷培养人才,同时镇压一方武者,免得诸多武者作乱。
所谓侠以武犯禁,朝廷尊道门为国教。自然也防了这一手。
最后,隆庆指着那个渔夫道:“这是陈冬海,年方五十三,打鱼出生,水性好,修炼的武功也是水属性的,曾经在南阳府的水师中任千户。年岁最小,为老四。”
谢安听的一阵头皮发麻。
个个来头都不小。
当下谢安站起身来,一个个打招呼,“在下谢安,见过隆兄,易兄,陈兄。”
本以为此番来唐家堡,会是谢安和唐老太爷一对一的会面,测试自己的气感什么的。不想……这局面极大的超出了谢安的估测。
突然多出来三个兄……个个都年纪很大啊。排行老四的陈冬海,都五十三……比自己还大两岁。
老人头俱乐部吗?
虽然三个老头岁数大,但是看着是真不大。没有明显起褶皱的皮肤,看上去也就四十几的样子。就连年纪最大的隆夏,瞧着也不到五十的模样。
不用说也知道……养生功!
搞不好不是一般的养生功师傅,而是大师!
远远超过唐清风的存在。
一度搞得谢安心头甚为忐忑。
好在三位老头也没太大的架子,纷纷含笑回礼,特别是隆夏,更是一脸笑呵呵的:“小谢是否觉得咱们白日里半路拦截,有所唐突。”
谢安道:“不敢。”
呵呵。
隆夏笑道:“其实啊,这都是老四的馊主意。早在腊八前后时间,咱们几个就收到了大哥的来信,说是大哥找到了一个练出气感的好苗子。咱们三个马不停蹄从外地赶回。就是为了见一见大哥口中的好苗子。老四心急,说什么青乌县不可能有这样的苗子,怕大哥看走眼,这才吆喝起来,让我们几个去路上拦截看看……”
说到这里,隆夏尴尬的笑了笑,随后瞪了眼陈冬海,“四弟,我早就说你多此一举了。人家小谢一表人才。”
陈冬海轻咳两声,掩饰着尴尬,“二哥你怎么连这么点隐私也往外抖露的,也不晓得给人家留点面子,没意思了啊。”
这话一出,引得易秋堂和隆夏大笑不止。谢安也受到感染,忍不住笑了出来。
彼此之间的陌生感,也都消除了很多。
眼看唐老太爷还在沉醉钓鱼,估摸着还需要垂钓许久,谢安便问起了三位兄是否修炼过养生功。
哈哈哈。
隆夏朗爽笑道:“小谢,你瞧我这容貌,像多大年纪?”
谢安如实说出,“四十七八。”
隆夏笑容越发的灿烂,“我也不瞒你,我已经九十高寿了。就是因为自二十岁开始遇见了大哥。得了大哥的养生功,经过七十年的熬炼坚持,才有这般容貌。否则,若我只修武的话,只怕已经垂垂老矣,甚至已经不在人间了。”
坚持修炼养生功七十年!
属实把谢安给震惊到了。
这多大的耐力和意志力啊。
隆夏又介绍:“三弟易秋堂,也是年轻的时候结识了大哥,坚持修炼养生功四十余年。四弟陈冬海,也坚持修炼养生功三十几年了。”
谢安沉默了。
养生功和武学不同,成就不大,但是可以延年益寿,是个更加沉厚的路子。虽然谢安知道在这乱世,不练武就没有自保能力。
但谢安更感兴趣的,其实是养生功。是延年益寿之法,长生久视之道。
练武多少有点被迫的味道,或者是为了防卫。
看着眼前三位老头,谢安有一种仿佛找到了共鸣的感觉。
这年头,会坚持修炼养生功的人,太少见了!
大部分人都火急火燎的追求武学,然后争名夺利,荣华富贵,或者大杀四方,建功立业。却极少人能沉得下心思,去修炼毫无波澜的养生功。
若是谢安年轻几十岁,没经历过将老死的恐惧,只怕也会随大流,修炼武技,名动天下。
念及此,谢安很佩服眼前这三位。
“三位兄台一生坚守养身功,叫人佩服。”
隆夏挥手道:“年轻那会儿,我对养生功也是不太瞧得上的。全是大哥严格管教,才让我咬牙坚持下来。后来年纪大了,便逐步感受到了养身功的好处。反倒是越发感激大哥当年的严格教导。不然,我怕已经不在人世了。
不过,养生功也只是延年益寿,最终还是不改命的。因此,武功也不能落下。小谢修炼养生功多少年了?”
谢安怕说出实情会吓到人,便隐瞒了一手,“断断续续也有二三十载了。”、
隆夏颔首道:“才二三十载就修出了气感,当真了不起。”
一旁的易秋堂和陈冬海也都颔首,给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