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换个人,人家岂会把生命线交付到别人手上?
徐建军不做这样的幻想,那就只能是防患于未然了。
一方面逐渐加大这几个月的订货量,建立安全库存。
不管是谁来,也不可能一上来就放大招,就算是想改革,想求变,那也是稳中有进,才最符合他们的一贯作风。
趁着这个空隙,先布好局,就算是起冲突,有龃龉,那也有个缓冲时间。
另外铃木智村那边的产品多样化也要尽快步伐了,这小子想要挤进徐建军的圈子,不表现出点过人的能力,谁稀罕带他。
也就是还没到公司元年,个体户没有地位,不然以徐建军手上的资源,加上跟老赵的交情。
随便许点好处,都能碾压他现在的待遇和光环,复制一个厂子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不过徐建军想想还是算了,这些过激手段,对于他来说,完全没有必要,以他目前的身家,也不需要拼上一切跟别人搏命。
一拍两散的结局,他能接受,大不了就是失去了一个现金奶牛,他花费精力经营的第一家正儿八经的公司,可能就要寿终正寝。
但是别人就不一定能够承受这样的结果了,让一个一年出口额上千万美金的工厂丧失销量,到时候可能区里的领导们会怒火中烧,撕人的心都有了。
和谐共处才是最终目的,如果还有商量的余地,他也不会把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拿出来。
看徐建军只是抿嘴喝茶,没有别的话说,陈自正也觉得自己说的过于官方了,两人这也好几年的交情了。
徐建军虽然年龄比自己儿子大不了几岁,可是跟他聊天的时候,陈自正却觉得他有跟自己差不多的阅历,思维同步,甚至自己有的时候跟不上他的节奏。
但他又不是年轻人那种只顾着往前冲,顾头不顾腚的那种。
他有些事情上考虑的全面性和专业性,比自己强太多了。
这也是陈自正愿意把他当作忘年交的原因。
虽然一向的谨慎告诉他,不能说一些超出原则的事情,不过看到徐建军此时略显失望的眼神,陈自正不知道怎么的,就改变主意了,脱口而出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