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反应堆完成
那就是模仿大自然的。
碱基序列是大自然的编程语言,基因就是大自然这个最牛逼的码农所敲的代码。
借助用电子束刻制造的微型纳米机器人,直接对生物基因进行编辑剪辑,排列出自己需要的碱基序列组合成dna分子,再转录合成出所需要的物质,以达成这些一个个各自具备特点功能的分子。
利用dna分子作为“构建块”,在指定的程序控制下,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形成纳米级结构。dna分子能够根据特定的序列自发地进行组装,形成可编程的分子结构。
这些,便是韦恩集团通过纳米机器人制造的分子级加工厂了。
用纳米机器人修剪碱基序列,编程dna分子,制造出需要的分子结构,再通过分子的作用力和彼此间的化学反应,来实现对其他分子的加工。
这比康纳斯的基因嵌合更加细致。
在韩国和某个与沃特集团有业务往来的财阀介绍的女团度过了身心愉悦的一晚后,清水便返回了纽约,一头扎入了对纳米机器人的制备中。
一周后。
奥斯本集团的实验室,清水终于根据从韦恩集团那边获取到的资料完成了电子束刻,合成了第一批纳米机器人。
这还多亏了清水实际动手能力,才能这么快完成。
拥有超强的感知能力,配合细微的查克拉线操纵能力,再加上一系列设备的辅助,在单纯的工程制造上,只要有图纸,即便是托尼·斯塔克也不如他。
第一批纳米机器人的数量乍一看很吓人,以千亿为单位。
但不要以为这很多,实际上加起来不到一克。
而报废的材料数量则足足有十来公斤。
可见合格的纳米机器人成功率之低。
“啧啧,本来还想着要是产量高一些,可以试着制造出纳米金属战甲,不过如果真的是以单个纳米机器人为单位,到时候该怎么用查克拉线来操纵?”
清水看着玻璃柜里的一小滴金属液体,思绪不由得发散了开来,伸手在键盘上敲击,控制着这一小摊金属变形做着各种动作。
稍微玩了一会,清水便进入了正题。
纳米金属战甲的事情暂时不用急,现在纳米技术已经开了一个头,用不着着急。
关键在于方舟反应堆。
“威特欧斯,开启四十七号实验档案,继续进行,拟用纳米机器人裁剪碱基序列进行编辑……”
后续的进度要比清水想象的顺利得多。
奥斯本集团在生物基因领域的底蕴还是很丰富的,各种设备一应俱全,只需要简单整合一下,便生产出了清水所需的纳米分子加工厂。
于是,顺理成章的,第一枚氢饱和度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钯金属块被生产了出来,被清水亲手操纵着机械臂,插入了一枚仿制的方舟反应堆中。
刹那间,耀眼的蓝色光芒自方舟反应堆上亮起。
成了!
清水振奋地挥了一下拳头。
“威特欧斯,功率如何?电流是否稳定?内部检测是否正常?”
“先生,功率为每秒二十六亿四千三百零四万焦耳。电流电压稳定,内部检测已经开启,当前预估剩余电量,百分之九十九。”完美!
托尼·斯塔克制造的初代方舟反应堆的功率是三十亿焦耳每秒。
自己的这个要略微低一些,但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