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第206章 挂牌生产,一炮打响!
这一周。林
在燕京大学在招募项目学子的时候。
韩春明这边,也没闲着。
既然是以合作项目进来的。
便不可能,只是忽悠他们过来当工人。
长效的合作。
要实现共赢。
实操,可以有。
但同时,也应该有~理论方面的分享。
供他们去研究。
因而,从技术层面。
一些方面的技术。
韩春明是不可避免的要拿出来,供他们所研究的。
理论方向,课题是一方面。
场地。
经费。
材料。
也是不可或缺的另一方面。
还有相关的生活保障。
虽然说,这个年代的大学生。
可不像后世那些象牙塔里面的“娇子”。
更不是温室里的花朵。
那都是没有任何的娇气可言。
但韩春明这边,还是想极力的为他们提供最好的环境。
这叫尊重知识、尊重科学。
毕竟,在研究项目方面。
诞生出来的科研成就。
是归超越公司和燕京大学共有的。
资金方面。
韩春明这边在电视厂厂区建好之后。
便几乎是被掏空了。
为了接下来的事,韩春明只能申请贷款。
这时候,政fu层面。
审批的无息贷款额度,就发挥了用场了。
同样的是一路绿灯。
在短短的两天内。
便拨付了三百万资金到超越电视厂的账上。
这可是八十年代的三百万呀。
这笔钱到账。
已然可以绝对保障。
在合作项目建设和工厂的前期生产方面。
资金无忧了。
合作基地方面。
在一期工程开始建设的时候。
韩春明早有谋划。
已经是准备好了。
需要的,只是配置一些器械。
有了钱。
这些配置很快就到位。
接下来。
就是人了。
既然是决定一炮打响。
那生产规模。
就要加紧加快了。
之前的人手,肯定是不够了。
还要考虑到燕京大学那些学生。
不可能总是当工人使。
技工便需要进行招聘了。
好在,从维修铺开始。
在韩春明的管理模式下,已经建立健全了一整套成熟的招人体制。
首先是明确目标。
接着,是招聘流程,注重实操的考核。
接着,是招聘家访制度。
这年头。
可以不要学历、不要经验。
但必须要忠诚。
这已经成为了韩春明招人的首要标准。
这件事。
韩春明交给了蔡晓丽全权负责。
她的性子比较温和。
同时,很是细心。
在人事管理上,很有天赋。
虽然已经改开。
但市场开放的推进,其实并不是一蹴而就。
在劳动力方面。
下乡返城,挤压的大量闲散人员,其实并没有完全的消化。
现在待业青年的数量,绝对不少。
而况。
从维修铺开始。
“超越”这俩字,已经成为一块金字招牌。
在待遇方面,韩春明也向来是从不亏待那些工人,
维修铺的普通技工,待遇比同等条件工厂的公认,待遇普遍高30%以上。
所以。
超越电视厂招工的消息一放出去。
作为临时招聘面试场所的院子,便挤满人。
队伍排出去上百米远。
蔡晓丽忙活了足足五天。
终于从近五百名面试的青年中,招聘了三十三位青年壮力。
可谓是优中选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