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就过去吧!”林浩然点头说道。
林浩然带着霍健宁,跟着扭壁坚坐着电梯,来到了怡和大厦19层楼的一个会议室。
会议室内,英资财团的十几位核心人物,包括亨利·凯瑟克和那位意向投资人姆斯·罗斯柴尔德,都已经端坐其中。
他们的脸上挂着礼貌却又不失严谨的微笑,显然对这场谈判抱着极高的期待。
“林先生,早上好。”亨利·凯瑟克起身迎接,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傲慢,但更多的是一种谈判前的客套。
林浩然对于亨利·凯瑟克的态度,浑然不在意,只要达到自己的目的,他对这些英资财团的态度,丝毫不关心。
他微笑着回应:“各位,早上好,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旁边这位是我的助手霍健宁先生,接下来的谈判,他将代表我,与各位商量关于怡和洋行的事情。”
林浩然的话,顿时让所有人的眼神都转到了霍健宁的身上。
见霍健宁与林浩然一样,是一名年轻人,顿时在场的英资大佬都深感意外。
在他们看来,林浩然哪怕找人替他谈判,也应该找马世明那种四十岁的老油条,怎么会找霍健宁这么一名年轻人?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顿时,不少人心中有了轻视的心理。
待林浩然与霍健宁坐下来之后,今天的谈判,也正式拉开帷幕了。
会议室内,气氛微妙而紧张。
如果是其他人,面对这帮英资大佬,估计早已经慌张不已了。
可林浩然却是淡定无比,因为以他如今的条件,他有这个底气面对这些英资大佬。
这帮人中,也就那名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核心成员值得他重视点。
至于亨利·凯瑟克?
说实话,以他如今的身价,早已经远远超过凯瑟克家族的财富了。
林浩然轻轻敲了敲桌面,示意霍健宁可以开始了。
霍健宁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来。
林浩然显得从容不迫,然而年轻的霍健宁心中却难免有些紧张。
不过,他迅速在内心中平复了心情,让自己逐渐冷静下来。
因为他非常清楚,此刻他代表的是老板,如果表现不佳,那就是在给老板抹黑。
同时,霍健宁也非常清楚,这一次谈判不仅关乎公司的利益,更是自己在老板面前展现能力的一次绝佳机会。
如果表现得出色,自己的职业前途无疑将一片光明;反之,如果表现欠佳,不仅会在老板心中留下不佳的印象,更会辜负老板对他的信任与重视。
因此,他必须全力以赴,不负所托。
“各位尊敬的先生们,首先,我要说明的是,我们老板对于是否放弃怡和洋行的控股权,目前持有一种开放性的态度。
这种开放性体现在,如果各位能够满足我们老板所提出的条件,那么一切都可以商量,甚至包括将怡和洋行的控股权重新归还给你们,也并非不可能!”霍健宁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每一个字都精准地敲打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弦。
林浩然坐在霍健宁的旁边,对于霍健宁开始的表现,还是非常满意的。
能够面对众多大佬而镇定自若,这种表现就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得到的了。
“霍先生,请问,你们所提的条件,是什么?”亨利·凯瑟克开口问道。
“在谈放弃怡和洋行控股权之前,我们有一个前提条件,这个条件只有你们答应了,我们才会继续谈下去,否则就没有谈下去的必要性!
这个条件就是,我们必须先谈妥怡和洋行与置地集团互持的股份,我们老板明确提出,希望双方能够进行等价交换,这种交换不依赖于当前的市值波动,而是基于持股比例的1比1互换。
简而言之,互换完成后,怡和洋行与置地集团将不再持有对方任何股份,实现股权结构的彻底厘清。”霍健宁将林浩然提出来的条件说了出来。
会议室内的英资大佬们闻言,面面相觑,这个条件显然触及了他们的核心利益。
“林先生,霍先生,这个提议我们不可能接受。”一名英资股东这时候站起身来,脸色震惊地直接否定道,“置地集团的市值明显远高于怡和洋行,双方所持股份若按当前市值计算,其价值差异近5亿港元。
这就意味着,如果执行这样的交换,怡和洋行在市值上将蒙受超过5亿港元的损失,即便我们愿意妥协,也实在难以向怡和洋行的广大股民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按照如今的股市市值来算,怡和洋行持有的那30.2%置地集团股份,就相当于价值30.8亿港元左右。
而置地集团持有的怡和洋行30.1%股份,相当于价值25.3亿港元左右。
如果真按照林浩然的话,怡和洋行的确相当于白白蒙受超过5亿港元的损失。(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