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成群的牛羊与堆成一座小山一样的皮革与毡帐,还有蹲伏在地上如丧考妣的几部未来得及逃离的胡人,黄品的感慨多过于欣喜。
冒顿不愧是能被载入历史的大佬级人物。
取舍上做得极为果断,没有半分的拖泥带水,韧性上更是也远超常人。
但凡有一丝舍不得各部营地的这些东西,冒顿都得被扒下一层皮才能逃脱出去。
如果己方运气足够好,甚至有可能将冒顿的命给留在这边。
不过黄品也仅仅是感慨,对于冒顿的逃离倒没有太大的可惜。
历史的惯性与不确定性是极大的,仅靠他一个人作为支点,很难全方位的撬动或是有所改变。
过早的弄死冒顿,草原上还是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冒顿。
并且原先重要的历史事件或是重要的节点也会随之改变。
同理,这也是他没有想办法先对项羽或是刘邦等人动手的原因。
与其面对陌生的历史走向,不如顺着惯性在关键时刻做出些改变。
另外,以眼下的状况来看,就算是他想要对那些历史名人动手也没机会了。
他的基本盘在九原,可靠可用的人手也不够多。
与江淮那边离得那么远,又被朝堂上给盯着。
敢有所动作的话,恐怕连政哥都护不住他。
就这样在这边先把根扎好扎稳也算不错。
真有对阵那一天,有兵有粮比什么都管用。
“你小子哪哪都好,就是看了虏获总是走不动路。”
从热闹的左军营盘出来寻找了半天黄品的李信,看到黄品还待在这边,离着老远哭笑不得的吼了一句,快步走过来道:“自上到下最盼着你给分那些虏获,你不过去始终是差了点意思。”
黄品从小山一样的皮革中挑了两块皮子垫到地上,率先坐下对李信轻笑道:“您伸手可以,我把手伸过去不行。
不但没到时候,也会引起有些人的不满。”
“这时候小心翼翼了?”翻了一眼黄品,李信跟着坐下道:“已经开始争了,人家又把你当做了对手。你温温吞吞的没什么用,人家更不会领情。”
如果硬争左军的指挥权,黄品有把握能说服蒙恬。
毕竟九原是边郡,按照这时候的军事制度,郡尉与各都尉其实就是领兵对外作战的框架。
如果不是那种超大规模的大战,一般就是直接将屯卒调拨过来由郡尉统领。
这就是为何涉间能够完全听他与李信调遣的原因。
但这有一个前提,是九原在有敌情的情况下才会如此。
对外扩张时,还是由屯军内部的将领来统领。
真把左军给当做他的麾下并不现实,也容易遭受诟病。
尤其是左军的将士们越对他信服,麻烦将会越大。
对两边最好也最有利的就是不争左军的军权,又能通过左军对他的信服,在关键时刻能够倒向他。
另外,他能把手伸向屯军,屯军同样能把手伸进九原。
这样做的目的也是在尽量避免出现搅合成一团温吞水的状况。
而这并不是他在杞人忧天。
通过这次夜战,重骑的威力已经展现的淋漓尽致。
对于大规模的野战或是破袭战,重骑就是一军最为稳固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