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词传千古
原本县令的脸色都有点不好看,觉得这些学子的诗词已经输了人,自己也得跟着丢人了。
他正琢磨着如何将事情化小,把影响降到最低。
一听到陆正的话,县令不禁脸色一变,忍不住坐直了身子。
要知道,陆正之前可是拿出来《泊秦淮》那样的诗文。
这一次文会,肯定会拿出不差的诗词。
即便不是陆正所写,那也能借此挽回一下局面。
县令开口道:“且念与大家一听!”
陆正闻言,说道:“此词名为鹊桥仙,乃是一位叫作秦观的文人所作。”
秦观?在场众人皆是头脑风暴,一时都没有想到哪个有名的文人姓秦名观。
不过天底下不出世的儒道文人不少,很多好的诗词文章不显于世,还是后人将之翻找出来。
有盗墓者曾挖掘文人墓,找到能镇神的惊世文章。
陆正能够得到一些古人诗词,倒也不足为奇。
众人皆是看向陆正,想要听听陆正能说出什么样的七夕词来。
陆正不紧不慢,又道:“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在场的文人神色微变,此词首句已经颇为不凡。
仅此一句,便已超过了刚才的那些七夕诗词。
杨恒眉头轻轻皱起,目光直直盯着陆正。
不远处的楼船上,一双明媚的眸子透过帘布,看向场中的陆正。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县令不由得身躯一震,直接站了起来,来到窗台处,瞪眼看向下方的陆正,神情十分激动。
书院的几位先生也是坐不住了,纷纷起身。
被称为玉儿的魁俏脸一阵变幻,眼神莫名。
这样的词,即便她再钻研个十年、二十年,也是写不出来的。
杨恒的眉头更皱了一分,脸色变得阴沉。
这无疑又是一首传世之作,他不明白陆正是在哪里找到的这些诗词文章,难不成去盗墓了?
“嘶……”
有学子倒吸一口凉气,内心震动,不能平静。
哪怕是那些侍女仆从,平时耳濡目染,现在也听出来这首词的上阙了不得。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顿时间,周遭一片寂静,针落可闻。
众人的目光,都停留在陆正的身上。
不少人眼神惊骇莫名,被这首词给震惊到了。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很多人心中,都不自禁念叨着这句话,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已然被这首七夕词的意境感染。
魁玉儿呆若木鸡,刚才陆正说她的七夕诗怨了,她还认为陆正是故意贬低,才如此评价。
如今听到这样的词,不免觉得确实是自己格局小了。
“啪!”
有一小截栏杆从三楼上掉落下来,是被人拍断的。
县令神色激动不已,满脸红光道:“此词,可传千古!”
传千古的诗词,可不是那么容易遇见的。
而今天,他们都是见证者。
不过作为见证者之一的杨恒,他的脸色已经变得十分不好看。
本来想借着这些小县城的学子们准备不够充分,让玉儿出面好好羞辱他们一番。
结果陆正拿出来这样的七夕词,竟能传千古!
即便此词不是陆正所写,但其风头已经将刚才的诗词比试掩盖了过去。
谁还会继续谈及刚才的那些诗词,他都没有那个脸皮。
萤火之光,岂能与皓月争辉?
就在这时,县主所在的楼船上,一个侍女走了出来。
侍女看向陆正,朗声道:“县主有赏!”
陆正连忙道:“此词并非陆某所写,只是念与大家欣赏,岂敢要什么赏赐?”
侍女闻言,好看的眉头蹙了蹙。
不过很快,她听到身后传来的轻细声音,便又道:“此七夕词,县主未曾听闻,陆公子将之传于世,使之可流传千古,亦当有赏!文会之后,陆公子且登此船,县主想要见你一面。”
说罢,也不容陆正再出言拒绝,侍女又回去了房间。
众人闻言,无不露出羡慕的神色。
与丰城县主一见的机会,多少人求之不来。
县令目光灼灼看向陆正,激动道:“此词,当真是文人秦观所写?并非出自你之手?”
陆正微笑道:“当真,晚辈于诗词一道并不精通,哪能写得出这样的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