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差见到村正,不紧不慢道:“你们村子各家各户准备一下,过两天会派人过来,组织你们修路。”
众村民闻言脸色皆是一变,这是要去服徭役?那可是苦差事。
有的时候徭役繁重,把人累得大病,甚至累死人都有可能。
“这,这是要去哪里服役?”村正连忙问道。
官差不禁笑了笑道:“服什么役?是给你们自己的村子修路!陆正陆公子仁心,与县令大人商议,给乡里修缮拓宽村路,是有钱拿的,不会让你们白出力!”
“不仅如此,有的村子还会修水渠、水塘,都不用你们出钱……城里还会设立救济堂,凡是贫苦的孤寡老残,每个月可以去领些粮食,你们村应该有几个人有资格,陆公子造访过你们村,都记着呢!记得去县里登记!”
“另外,县里还准备开办一个免费学堂,陆公子让你们立图文碑,十二岁之下的孩童,若是能学得那些文字和算术,皆可以去参加考试报名入学……学堂的一切费用全免,包吃住,但每半年都要考核一次,不及格者就会被退学……”
“这,这是真的?”有村民不相信道。
这些好事,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居然有一天会落到他们的头上?
官差拿出一张纸,道:“这是县衙公文,现在县城外都贴着告示,你们要是不信,可以自己去看!”
村正连忙凑近一看,还真是官府的文书。
官差又道:“除了这些,以后还有诸多好处!县令大人和陆正公子心系你们,这一次拿了不少钱财出来。据说陆公子可是出了二三十万两银钱,就是看你们这些百姓过得苦……”
一众村民神色惊讶,他们这些平民百姓,能积蓄个十两银子,已经是家底丰厚了。
这二三十万两银子,那得是多大的一笔钱?简直不敢想象。
而陆正居然把这么多钱财捐献出来造福于民,更是他们没法想象的。
有村民激动道:“之前我就说陆公子是个大好人!”
官差不禁朝天一拱手,道:“陆公子是文曲星下凡,是咱们开阳县的福气……”
两位官差好一阵吹捧陆正,这些都是李县令授意的。
开阳县出了这么一号人物,自然得大肆宣扬一番,给陆正涨涨名气。
其实都不用李元授意,这些官差都敬佩陆正的行事为人,宣扬赞美之话不吝其词。
就在这时,有汉子兴冲冲跑回村子。
“喜事!大喜事!”
汉子气喘吁吁,兴奋道:“城里贴出告示,官府要拨钱给咱们村子修路了,还有……”
汉子一阵激动,讲述着自己在县城里的见闻。
如今县衙颁布了一些新的条例和建设计划,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事情迅速传开。
他说了一阵,目光一动,发现有官差在此,连忙收了声,笑嘿嘿道:“两位差爷在啊!”
官差笑道:“看吧,我们可没唬人,你们呐,赶上好时候咯。村正你选些能干活的人,过两天好组织修路!”
回来的汉子不禁道:“这就不用选了吧?咱们村能使得上力的,都一起去!给自己村子修路,还说这些!”
官差道:“这是要算工钱的,可不能随随便便拿人来凑数。”
汉子咧嘴笑道:“岂敢凑数骗工钱,咱们都是受了秀才公的恩惠,要是算不了一个工的人,愿意出力的去出力,不要工钱给饭吃就行!还能帮公子省些钱。”
其他村民听了也表示没意见,反正现在田里的农活不算多,老人小孩闲着也是闲着,能帮忙修路,有口饭吃就成。
官差闻言心想,这本是该让你们赚的钱,还省什么……
官差摆手道:“罢了,你们村子的人自己商量,我们只是来通知的,负责组织修路的差役不是我们。”
村正不禁问道:“那什么时候正式开工?”
官差道:“今天通知了你们,明后天会有人来测量道路,到时候会做安排。”
“好好好。”村正连连点头。
官差道:“除了修路,还有其它事宜,你们也别忘了。”
两位官差又说了几句,然后离开了村子。
回来的汉子道:“村长,秀才公给的东西,找石匠刻了没啊,听说明年就会开办学堂,我得让我家儿子多看看,说不得能进学读书呢,成个有出息的。”
村正闻言,道:“还没呢,咱们村子就没好石匠,只能去外面请,还得去选石材,这两天不得空……”
汉子连忙道:“哎呀,这种事情怎么能耽误!要不我去找人?”
穷苦人家想要入学读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们这些百姓虽穷,但不是没有见识,知晓读书很重要,要是家里能出个读书人,那一家子都能过上好日子,不用总是辛苦在土里刨食。
如今县城要开办免费学堂,这样的机会,岂能错过了?
村正点头道:“也好!你常在外面跑,去镇上找石匠吧,买好的石材,多买一块,记下陆公子的恩德,咱们可不能忘了恩!”
……
萧山的书房之中。
陆正沉寂在各种书籍之中,废寝忘食,已经两天两夜没有休息。
这两天,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一概不知,倒是偶尔会收到些许文气,都是百姓感念他的恩德,使他慢慢提升着境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