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之间,陆正一锤击中,有金光大盛。
赵明抵挡着巨大的力量,连连退后一段距离。赵明只感到手中的大刀不断震颤,一时竟是无法稳住。
“罢了,不打了,你这个年轻人,本事还真不小……”
赵明抬手示意,转而收敛了气息。
他发现陆正的实力真不弱,这么切磋下去,太费自己的神力了,实在不划算。
陆正闻言也随即收起了张良椎。
陆正忍不住说道:“陆某感觉还没热身呢。”
“呃……”赵明不禁道,“赵某非本尊,我这一道分神还没本尊一半的实力,等以后再与你好生切磋。”
赵明以为他这一道分神足够试探出陆正的实力,结果是他想多了,真要这么打下去,他这道分神都要灭在这里。
本来他就带着任务而来,也不想和陆正打出真火。
“原来如此。”陆正点了点头,“赵判官来此,既不是来与陆某切磋,那为了何事?”
赵明笑呵呵道:“赵某也不绕弯子,永州城隍很看重你,让我来拉拢你,只要你愿意,城隍大人可以全力培养你。”
“大人知晓安国那位定伯称你为先生,连安国的圣人都赐予你文气,也知晓你的为人……”
“安国能给你的,我们楚国都能给你,安国没法给你的,楚国亦可给你!”
陆正脸色平静,只是好奇道:“比如?”
赵明说道:“大人知晓你为了百姓不惜得罪权贵,对你大加赞扬,只要你愿意,他可以推举你为官、或为神灵……”
“你应该知晓,安国重视文人,但儒道文人寿命不长。但只要你来楚国,活着为官、死后保你为神或者直接当神,便能与国同寿……”
“你心有百姓,想为百姓做事,自然活得长久才好,不是么?”
“赵某曾经也是个读书人,还修有正气,担任过官职,之后又去当了城隍,再升任永州城隍座下的判官……”
羋固派赵明过来拉拢陆正,就是想到两人有共通之处,或许能起到一点作用。
陆正闻言不禁道:“儒道文人的寿命相比其他修行中人,确实短了些。”
赵明目光灼灼,说道:“以你的德行若为神灵,必然能活得长久,不用担心什么。”
陆正笑了笑道:“寿元而已,陆某不在意。文人寿元不长,那也是普通文人,陆某还年轻,以后修成大儒之流,便不比什么神灵短命了。”
赵明:……
他没想到陆正的口气居然这么大,年纪轻轻就想着成大儒,怎么不想着成圣?
赵明说道:“陆公子有大志向,我们楚国也不乏大儒,你留在楚国,选择可比在安国多了很多,如何?”
陆正摇头拒绝道:“不好意思,陆某没有那个想法。”
赵明心中奇怪,他明明已经提出来丰厚的条件,结果陆正一点不在意,让他无法理解。
赵明问道:“可是安国许诺了你什么好处?不妨说一说,有什么条件,我们都可以商量的。”
陆正笑了笑,“他们没有给我什么好处。”
赵明闻言皱了皱眉,一时看不透陆正的想法。
陆正缓缓道:“承蒙诸位的看重,不过陆某一点也不在意这些,不论是安国、还是楚国,亦或是其他诸国。陆某无心这些好处,只想走自己的路,不想受到什么束缚。”
赵明越发听不明白,问道:“我不懂你既然愿意为百姓得罪权贵,为何不让自己的地位提升,才能为更多的百姓做事?”
陆正淡淡道:“上古之时,人族先贤辈出,为天下百姓谋取生路,百家争鸣,盛极一时……”
“如今天下纷乱,百姓多艰,陆某不才,便想着效仿前人,找出另一条路来,而不是屈服在你们的规则之内。”
“你们给我高官厚禄,但在你们的规则之内,即便为民立命,又能做到什么程度?”
“比如赵判官,明明身有正气,但真的做得够好了么?”
赵明瞪眼看着陆正,神色之中露出不可置信。
他没想到陆正的内心居然有这样的想法。
诚如陆正所言,他赵某身为判官,却在规则之内,做什么都束手束脚,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你……”赵明神色复杂,“你的志向很大,但……”
赵明欲言又止,终究没有把话说完。
陆正微笑道:“赵判官是想说陆某天真,还是不知天高地厚?不知死活?”
赵明默然不语,他想说的话差不多这些意思,陆正的想法很好,但现实是残酷的。
脱离规则?这可不是那些上位者想看到的。
陆正顿了顿,又道:“或许赵判官想的没错,但不管怎么样,总得有人去试一试。我想这人世间,也不只陆正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若不做出改变,安国如何,楚国又如何,与国同寿又怎么样?终究会自取灭亡的。”
赵明心神巨震,他本来是想着拉拢陆正。
结果陆正的一番话,却是说得他的内心动摇,有些怀疑人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