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袁熙本来想要亲征,却被诸葛亮苦苦劝住,袁熙不解道:“曹操已经亲自带兵来了,我若是不一样应对,如何能扳平这個劣势?”
诸葛亮只用了一句话就让袁熙闭嘴,“现在主公出阵,才是劣势!”
“恕亮说的难听点,要是曹操和主公同有不测,哪一方更能坚持打下去?”
袁熙一滞,诸葛亮这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曹操本来身体也不少,虽然尚未立世子,但是怕是早就做好了应对,且其嫡系以夏侯氏曹氏为主,颍川士人为辅,托孤大框架已经定下来了,即使曹操死了,曹营也能按照既定方案走下去。
但袁熙这边就不一样了,他孩子尚小,正当壮年的他也没有提前做托孤之事,要真是死了,晋国这边没有一个绝对的主心骨,只怕会变成一团散沙。
他郁闷道:“但是儁义面对的压力太大了,曹营把那么多大将都用来对付他,我要是不去援助,只怕他会支持不住啊。”
诸葛亮断然道:“这就交给亮好了,必不负主公重托。”
袁熙听了,只得无奈道:“那就一切有赖军师了。”
“我能调动的大将,都调出来了,剩下的武力不如曹营大将,让军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诸葛亮道:“无妨,这便是身为军师的责任,亮必然会解张将军之困。”
当初袁熙接到情报的时候,是曹操出邺城第三日,如今诸葛亮出了易京急行,行军已经快两天了,心道张郃起码要顶住一天多,不然的话,自己再也怎么赶不及。
诸葛亮正行军间,前方报信,说七八十里处,张郃军正往这边退来,诸葛亮闻言,心道可总算赶上了。
对此他是有些心病的,当初百济海战的时候,袁熙等着诸葛亮和田豫救援,诸葛亮却是作出让田豫去救,他则是为了青州不留后患,决定自己留下来阻据曹军。
虽然诸葛亮用观星判断袁熙定然无事,以自刎谢罪说服了田豫,并成功将来袭的曹军全部击溃,但严格来说,他的做法其实是和袁熙的命令有所冲突的。
虽然事后袁熙认为诸葛亮做出了最优的决断,并未再提过此事,但诸葛亮心里总有些疙瘩,毕竟主公再大度,涉及到自己生死,属下却没有赶到,多少会心里有些芥蒂吧?
在这种若有若无的不安下,诸葛亮迎来了可能是此生最为壮阔的一次大战,双方在此战投入的所有兵力,已经超过了二十万,而且还在增加。
这种情势下,诸葛亮仍旧担任军师,并且和沮授田丰平起平坐,这让诸葛亮心中更是不是滋味,袁熙越是看重于他,他就越觉得自己肩膀上的担子重若千钧。
诸葛亮此人本就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性格,更何况袁熙对他不仅有知遇之恩,更有救命之义,所以不知不觉间,诸葛亮仿佛已经被一条无形牵绊拴住了。
如今他知道张郃中军不容有失,当即命令麾下兵士全速赶路,同时收拢张郃退回来的部队,掉头去接应张郃。
等他赶到的时候,发现战场已经乱做一团,徐晃带着公孙犊和郭祖已经赶到,去救被围住的张郃,夏侯惇也带着李典赶来相助许褚,双方阵势犬牙交错,难分敌我。
而张郃被许褚带兵困住,数次冲突不出,徐晃等人无法接近,眼看张郃危在旦夕。
诸葛亮拿望远镜略略一看,便知道战场胜负关键便是正在压着张郃打的许褚,一番布置之后,他直接纵马对着许褚方向冲了过去,说道:“晋王手下军师诸葛来亮,带军征讨曹氏叛贼,尔等速速束手就擒!”
夏侯惇李典还没觉得有什么,然而许褚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他平日跟着曹操,自然听到过一些连夏侯惇都不曾听过的事情,这些皆是来自于曹操无意间的自言自语。
曹操警觉性很强,但对于许褚相当信任,毕竟要是许褚有问题,曹操早就脑袋落地了。
所以曹操平日之间说话也不对许褚避讳,他对袁熙的掾属官员的评语,都让许褚记在了心里。
许褚的记忆中,虽然曹操对于赵云关羽这样的猛将颇为欣赏,但曹操对关羽的欣赏,犹在赵云之上。
之所以如此,是关羽既勇武过人,又有统帅之才,能带领大军作战,这样的人放眼天下,也是极为难得的。
曹操认为,武将再厉害,也有老了不能打的一天,但相较于谋士军师来说,则是越难难对付。
所以只有许褚再知道,曹操眼中的心腹大患,是袁熙阵营中的谋士,尤其是那种年纪轻轻就已经不属于曹营谋士的可造之材,年轻就如此厉害,等其年岁大了,会有多可怕?
诸葛亮,陆逊。
这两个才是曹操真正想要杀之后快的人!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