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font-size:16px">姜肃走时,执盏也背了一个小包袱要跟着一起走。
姜肃蹲下来,说道:“执盏,我连自己要去往何处都不知,生死未卜。无法带着你。你乖乖留在世子府,世子爷还需要你照顾。”
执盏眼里噙着泪,“不要。我现在不喜欢世子爷了。我讨厌他,我要跟先生走。”
“傻孩子,你还小,很多事还不懂。好好照顾世子,好不好?”
“先生不恨世子爷?”
“若是将来还有缘相见,我都解释给你知。”
执盏看着姜肃,想了想,说:“那……那好吧,我听先生的。”
姜肃快马出了北城门,一路往北,还有千里路要赶。
疾驰久了,马慢下来,姜肃也疲累,觉得全身骨头都要颠散架了。
“自由?”姜肃讪笑,“这自由并不轻松。”
身后传来马蹄声,一个人粗声粗气喊道:“姜先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姜肃一惊,“让我走,又派人来追我?”回头看,竟然是邝达。
“你不会是从城中一路追着我来的吧?”
“我怎么可能在城中。”
“也是。元冲知道你身份了呢。”
“元冲?姜先生直呼其名?”
“看不出来,你这‘莽汉’很懂礼么?”姜肃调侃道。
“先生既然知道我的身份,又何必再出言讽刺。先生当着世子,倒不见这么伶牙俐齿!”
姜肃对他的反击,毫不在意,耸耸肩,“你都知道了?”
“自然。”
“你到底什么人?”
“我不是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姜肃笑了,他倒从没听人这么直白地骂自己。
“姜先生要去哪儿?”
“你既然不是人,猜不出我要去哪儿?”
“你要北上去匈奴?”
“你挺聪明的嘛。”
“别去了,没用,匈奴不会帮七王打仗的。”
“我去不去,与你何干?”姜肃苦笑,“怪了,为什么人人都要跳出来管我?!”
“是关心。”
“滚!”姜肃第一次骂人,骂完心里还挺痛快的。
邝达撇撇嘴,“文人骂人,不过如此。”
姜肃双腿夹马,马又快跑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邝达到底是习武的,轻松跟上,“先生当初若是肯骂上世子两句,把他去照影阁的事情说开,也不至于被软禁半年。分明就是两个小孩子闹脾气。不过,我看他其实对你……”
“用你多管闲事!”
“咦,奇怪。我以为先生脸皮薄,没想到骂起人来也这么顺口。可为什么偏偏不肯跟他说清楚道明白?”
“你几岁了?”
“一百五十多岁了吧。”
姜肃当他拿自己打趣,“爱过人吗?”
“没有。师父说,我这个品种的,情欲且不开窍呢。”
姜肃气结,简直没法聊。
邝达就这么一路跟着。
姜肃身上有“元”字腰牌,有从吕家“谈”来的银钱和玉牌。可是他从没见过邝达是如何入城,又是如何出城的。
每天夜里,姜肃入城住店,邝达就不见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第二日清晨,姜肃刚出城,邝达就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跟上。
“真是阴魂不散!”
“姜先生,我有个疑问。”
“不当问的就别问。”
邝达装作听不懂,照样问道:“世子那样对先生,先生为什么不回中原?”
“回中原?怎么回?”
“跟流民一起混入城,并不难。”
“流民……你可知我心中抱负?”
“报复?报复世子?”
“哎,对牛弹琴!”姜肃说完,又觉得自己可笑,“抱负。国之不国,何谈抱负?”
十几日后。姜肃终于到了黑山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这是豫东境内最后一个关口了,先生确定要去?”邝达问。
“不关你事。”
姜肃入城时,天已经快黑了。
从红狼城出来一路往北,越往北越冷,明明已经三月底,黑山口仍然冷得像在腊月里。
他只找到一个小客栈。只有两层,一层吃饭,二层住宿。很破烂,连招牌都没有。
客栈里一个客人都没有。人人都知道大战在即,这里除了守军,几乎没有什么百姓了。
“这位公子,住店?”掌柜从柜台后抬起头问,心里纳闷:这日子口,怎么还会有人住店?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