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娘中午煮了饭,就急匆匆地往娘家去了,赶在天黑之前,和大哥李长安一起回来,还背了满满一筐的大豆回来。
让林立又是心疼,又是感激。
等到林立一一送了工钱回来的时候,秀娘已经煮好了饭。
给林立是单独煮的白米饭,炒了青菜鸡蛋,她和大哥却是高粱米,一锅炖菜。
林立从病好之后,第一次经历了吃独食,差一点目瞪口呆。
他才明白过来他在秀娘心目中的地位。
人心都是肉长的,秀娘心疼他,他又何尝不心疼秀娘呢。
还有背着一筐大豆翻过两座山的大舅哥。
一碗大米饭他分作了三份,李长安却说什么也不肯吃。
这个淳朴的汉子因为能吃饱饭就已经满足了,因为能上工能赚几文钱就万分感激了。
林立没有勉强,只是将那一份都分给了秀娘。
晚上,林立给秀娘报账。
“今天来帮工的一共有二十人,我都给了工钱,还有今天支出的高粱米,豆腐,也都要记在账上。这些都要算在成本里边的。”
就又给秀娘解释什么叫做成本。
“大哥背过来的豆子,回头你秤了,折成铜钱。虽然是一家人,亲兄弟也要明算账。我请大哥来上工,怎么还能要大哥自己背着口粮呢。”
秀娘小声地说:“娘听说你要雇人,担心咱家高粱不够吃。”
林立弹了下秀娘的脑袋:“咱家高粱够不够吃,你还不知道吗?”
“就是不够吃么。今天就吃掉了那么多。”秀娘偏着头躲开。
“过几天就赚银子了,就可以再买粮的。来,你记着账,让我瞧瞧。”
宣纸是要用银子买的,秀娘也不舍得直接写上,就也用毛笔蘸着清水,在桌面上画上表格,往里填数字。
今天林立教她认识的字是人工和高粱,再加上几文钱的文字,秀娘先都认熟了,再一笔一划地描着。
房间里安静下来,两个人都默不作声地专心练字。
院子里李长安闲不住,借着月光在劈柴,单调的声音并不嘈杂,反而有种让人心内平静的感觉。
秀娘终于在宣纸上开始了正式记账。
字虽然歪歪扭扭的,表格也画得不均匀,但这是秀娘独立走出来的第一步。
这第一步后边是林立的大力支持。
这晚,林立搂着秀娘什么也没做。
不是不想,而是因为隔壁的大舅哥在。
虽然,大舅哥劈完柴就又出去打水,好半天才回来……
林立觉得他的脸皮还是太薄。
就薄点吧。
他一天没干活,秀娘可是又做饭又翻山越岭的,还要喂猪喂牛,晚上还要学着记账,背乘法口诀。
两天的忙乱之后,厂房终于盖成了。
两间黄泥房屋,能挡风遮雨,一个住人,一个用作',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