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大周每年都花不少经费,去养些云苓所谓的“民间节奏大师”,还不如把那份支出投入到京报中。
云苓浑不在意地摆摆手,“没关系,单价定三个铜板也可以,重要的是七个铜板两份报。”
萧壁城抖了抖嘴角,“媳妇儿,你说的话我怎么听不懂呢,七个铜板两份报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竹鼠三元一只,十元三只么?
云苓目光幽幽地看着他,“听不懂就对了,因为这都是情怀。”
萧壁城:“……”
他不太理解情怀二字是什么,只能怀疑云苓是想考验和锻炼大周子民们的数学能力。
事至此,萧壁城还不知道,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首《卖报歌》红遍大街小巷,席卷大周的每一个角落。
……
很快,萧壁城便在上朝的时候,正式提出了创办大周京报的想法。
他筹备的很完善,又是个利民利国的举措,这次不少老臣都被云苓的奇思妙想所惊艳赞叹,持积极认可态度。
与此同时,刑部那边飞快地配合着,详细制定了相关的律法。
并且激励民间创办更多内容丰富的报纸刊物,对如同医学、百工等专业领域的刊物进行朝廷官方扶持,旨在加强学术交流。
不过所有想设立的报纸刊物,都需要备案并经过翰林院审核才可以。
且为了避免有心人试图用同样的办法左右舆论,律法明确规定,民报刊物可以对京报内容进行转载,但不能对朝廷相关的任何内容随意评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