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陈妃足月产子,生下一个健康的皇子。&/br>陈妃尚未从虚弱、乏力中回过神来,她看着稳婆将刚出生的孩子分外仔细地裹进襁褓中。&/br>“孩子…我的孩子…快抱来看看——”&/br>陈妃伸出手,声音嘶哑。&/br>眼中生出奇异的光彩。&/br>她为陈氏生了个皇子——&/br>注定是太子——&/br>更会是将来的帝王——&/br>她做到了!&/br>她也将会是尊荣的太后娘娘!&/br>“快,给我看孩子……”&/br>陈妃费劲出声,却发现稳婆恍若未闻,抱着孩子竟直接出门而去!&/br>“站住!!!”她立刻撑起胳膊,干裂的嘴唇因嘶吼而裂开渗出血丝:“你们要把我的孩子带去哪儿——快拦住她啊——”&/br>殿中,无人听她号令。&/br>陈妃不敢置信地瞪大双眼:“你们——”&/br>话音未落,从门口两个身材孔武有力的嬷嬷,走到床前,抬起手,朝着陈妃的脖颈落在……&/br>她尚未来得及尖叫。&/br>就被恐惧覆盖。&/br>甚至连恐惧都没有持续很久。&/br>产后妇人本就虚弱,她无力挣扎,在嬷嬷的手中逐渐断了气息,继而就听见婆子报:“陈妃娘娘产后失血而亡。”&/br>屋中死寂,所有人都默认了这个‘真相’。&/br>而从长春宫离开的稳婆,在一对侍卫的护送下,小心翼翼护着怀中的襁褓,赶至陛下宫中。&/br>此时,帝王已多日卧床不起。&/br>殿中萦绕着浓厚的汤药味。&/br>这些日子,都靠着这些汤药吊着陛下的精神——撑到了现在,陈妃生下了皇子。&/br>帝王的眼睛已经视物模糊。&/br>听力也变差。&/br>他让稳婆靠近些,试图看清这个孩子的面容,先听到了一道响亮的啼哭声,昭示着这鲜活的生命。&/br>帝王垂暮的面庞上,勾出一抹欣慰。&/br>“哭声如此…响亮…是个健康孩子……”他想着,比大皇子当年猫儿啼哭般的声音响亮多了,也只有这样的孩子,他才能放心些……能平安长大的可能性更高些……&/br>帝王抬手,命赵非荀宣读早就拟好的旨意。&/br>又命内官去传皇后来。&/br>等到皇后赶到时,帝王让人将他扶着坐起来,混沌的眼睛看向皇后。&/br>短短三个月,他已形容枯槁。&/br>他看着这位结发妻子,招手命她靠近:“雪娘…朕为了大夏,求你一事——”&/br>许是大限将近回光返照。&/br>他在说这句话时,气息逐渐平稳,眼眸逐渐清晰,“替朕,照顾好这个孩子,抚养他长大。”&/br>皇后看着眼前的帝王。&/br>原本她以为自己的心已经彻底枯朽。&/br>可当看着他这副模样时,她心口骤然疼起一股细微的疼痛,“太子有她的生母陈氏照顾。”&/br>帝王:“陈氏已死。”&/br>皇后愣了下。&/br>陈氏…死了?&/br>襁褓中的孩子分明是刚生下来不久,陈妃难道是在刚生下孩子就死了——不、不可能,她的这一胎是院正照顾的……&/br>皇后似有所察。&/br>她低头看着连身上的胎脂都还未来得及擦干净的孩子,再看此时殿中只有几个亲信在,甚至连内官都被屏退。&/br>难道……&/br>陈氏并非生产亡故?&/br>而是另有隐情——&/br>“雪娘,”在皇后思索时,帝王眼底的神采明朗到了极致,他伸出手,握住皇后的手腕,冰凉的手掌令她僵住,“太子…交托给你了……除你之外……朕无人可信……”&/br>他眼底的神色开始灰败。&/br>手掌卸力。&/br>但他仍竭力望着眼前的发妻。&/br>“这一辈子…是我对不住……你……雪娘……莫要恨我……你……好好替朕与麟儿……活下去……替朕看着……今后的盛世繁——”&/br>话未说完。&/br>手掌骤然跌落。&/br>这位帝王,已疲惫至极,阖上双目。&/br>殿中死寂。&/br>无人敢发这第一声丧。&/br>皇后站在龙床前,手腕上冰冷的触感仍在,一直蔓延到胸口心脏,冻得发胀发疼。&/br>“皇后娘娘…”&/br>身后传来一道催促声。&/br>这一切与她又有何关?&/br>她不曾再度收下凤印——&/br>她不愿再当这个皇后——&/br>“啊…啊…啊…”&/br>婴儿的啼哭声突兀的响起,在一片死寂的宫殿中,吓得人一颤。&/br>皇后看向稳婆怀中的襁褓。&/br>谁知稳婆竟是以为皇后娘娘想抱着太子一同为陛下哭灵,立刻将襁褓塞入皇后怀中,随之下跪。&/br>皇后低头,看着怀中的孩子。&/br>胎脂未清。&/br>浑身散发着血腥气味。&/br>黑色软发贴在头皮。&/br>闭着眼睛,长着小嘴,不掉眼泪的哭着。&/br>恍惚间……&/br>她看到了麟儿刚出生的那一日。&/br>她的孩子……&/br>她的儿子……&/br>想让她活下去。&/br>她的……夫君……&/br>为了让她抚养大这个孩子,甚至在临终前都还在算计她……&/br>什么莫要恨他。&/br>什么对不起她……&/br>都是假的……&/br>可偏偏最后那一句……&/br>是真的……&/br>他已撒手人寰……&/br>是真的……&/br>皇后抱紧襁褓,双膝下跪。&/br>哀恸着撕心裂肺哭道:“皇上驾崩——”&/br>殿中所有人齐齐下跪。&/br>*&/br>陛下于驾崩前,陈妃诞下二皇子,立为太子,而陈妃因生产病逝,陈家、陈妃虽犯下罪行种种,但念其生下太子,仍追封为贵妃。而陈家主家、庶出一族,即日起立刻搬出京中,三代以内不得从商、从政。&/br>另遵先皇遗诏,传位于太子绍琰,因新帝年幼,至十六岁亲政前,由左相赵非荀、南定王万荆、协同三师辅佐新帝。&/br>先皇驾崩后,皇后为太后,入主永寿宫,抚养新帝。&/br>原太后为太皇太后,移居慈宁宫。&/br>正式开启了顺启元年。&/br>太皇太后因白发人送黑发人,悲伤过度,在先帝守灵结束后,也跟着病倒。&/br>禾阳郡主担心,时常入宫探望两宫太后。&/br>锦鸢也常带着女儿了了入宫,向两宫太后请安。夫君的高声、父亲的执政,让锦鸢也不得不去学着适应与宫中之人打交道的事情。&/br>她适应的缓慢。&/br>但勉强不失‘明华郡主’的体面。&/br>两宫太后也在新帝登基后,变得愈发柔和、与世无争,而烂漫可爱的了了,很快搏得两宫太后的喜爱,也算是让锦鸢更快融入宫廷中去。&/br>夫君与父亲忙碌。&/br>联合辅佐新帝并不轻松。&/br>决策之事不能再似从前帝王一言堂,如今他们之事‘辅佐’之职,再加上京中关于‘赵家皇帝’‘万家皇帝’的议论声愈发多,所有事务都需谨慎再谨慎。&/br>赵非荀不论多晚都会回家歇息。&/br>哪怕只能睡上两个时辰。&/br>父亲也仍会每日抽出空来看看她们母女——哪怕只是看上一眼,也就足够了。&/br>所有人,都在忙碌中生活,被迫承担责任,被迫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