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
王环为马殷攻高季兴,大败之,薄江陵城,敛兵而退。谓荆南为四战之地,宜存季兴以为楚扞蔽,策之善者也。季兴虽存,不能复为殷患,而委靡以苟存于吴、蜀、汴、雒之交,以闲隔长沙而不受兵,故殷得以保其疆土。
虽然,藉此而图固本自彊之术,息民训兵以待天下之变,则虽大有为焉可矣。
无以善其后,而徒幸兵之不我及,以安旦夕,则所谓“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也,殷之陃也,非环之失计也。
天下当战争不定之世,所甚患者,受天下之冲以犯天下之难,力未完,业不及远,骤得胜而扼吭挟脊以召敌之攻,其败也可立而待,而愚者幸之以居功。
越之与楚,不相及也,句践灭吴,而后越受楚兵以亡。契丹灭而女直之祸中于汴,女直灭而蒙古之祸中于杭,皆弱不自量,撤藩籬而欣幸以召攻者。
夫岂但弱者为然哉?齐桓公而知要冲之地不可争也,姑置江、黄为不侵不叛之国以隔楚,则陈、蔡、郑、许可以安于北向;急收江、黄,授楚以兵端,而二国灭,于是楚一伸臂而旋及于泗上,无所碍矣。
彊弱之积,非一旦之复;偶然之胜,非持久之术;故曰“地有所不争”,非散地之谓也。
散地者,敌视之如赘疣,而我收其实利,得之也可以厚吾力,而不犯敌之全力以相逼。唯夫南北之襟喉,东西之腰领,忽为我有而天下震惊,得则可兴,失则必危,兴者百一,而危者十九,竭吾财、殚吾力以保之,一仆而瓦解。策士无识,乃曰:此要地也,所必争者也。不揣而听之,致死以争之,可为寒心矣。
善用王环之谋,以养吾全力,使彊敌相忘而可大得志于天下,惜乎马殷之不足以及此也,为怯而已矣。虽然,犹可以不亡,待之再世也。
三十
唐亡以后,不知始于何日,禁民造麴,官造卖之以收息。既自号为帝王,而所行若此,陋无以加矣。又其甚者,禁民铸铁,官铸农器,强市于民,则尤不仁之甚者也。
虽然,犹未甚也。李嗣源天成三年,听民造麴,而于秋税亩收五钱,又三年,听民铸农器,于夏秋税二亩收农具三钱,自谓宽政,而不知其贼min之益甚也。
造麴者非必有田,有田者方待麴于人而不知造,无端而代鬻麴者以输税,其税之也何名?至于铸农器者,不耕而获农人之粟,哀此贫农,辍餐褫衣以博一器,而又为冶人代税。二者横征,而后农民之苦日积而月深矣。
作此俑者,其情易知也。居于上而号为帝王,则min皆惟吾所取而无不可得也。而工贾善为规避,则取之也,劳心力而不能必得。
唯农民者,越陌度阡而不知所往,舍稼穑而无以为生,人虽逃而田不移,田即芜而额固存,宗族里井苟在籍者,皆可责以代输而无可避,奚暇问名之所宜、实之所允哉?简易便捷,悬桁杨以拟其项背,取盈焉而已矣。
造麴铸器者,居赢以宴处;而经年不见麴、称贷以买器者,俯首而唯其箕敛。呜呼!是尚有所控告乎?乃为之说曰:亩五钱耳,二亩三钱耳,无大损于民,而合以成多。哀哉!日益之,岁增之,不见多而已积矣。至不仁者,自矜其得利之易,合并以责之田亩。
此法一立,相仍者累积而不已,明主弗能察也,惠主弗能蠲也,延及数百年,而户口鹽钞桑丝钱息车船木竹之税,一洒散之于田亩。瘖不能言,蹇不能去,坐受工贾山泽之征,习焉而莫测其所以,皆自嗣源始之。孰謂嗣源为有仁心而几于小康乎?
三十一
不能谋身而与之谋国,其愚不可瘳;不能谋国而许之以安民,则论史者之耳食而涂说者也。李嗣源胡人之铮铮者耳,其篡夺也,年已老矣,骄奢淫泆之事,以血气衰而且息,于是或一言焉,有恤民之辞,閒一念焉,有苏民之志,乃其所托国者、则安重诲也。
夫重诲之奸与忠勿论,而举生杀予夺一任其喜怒,胁持其主以钳制群僚,激董璋、孟知祥而唯恐不为祸先,其主厌之而不戢,上下胥切齿怨之而不忧,碎首横尸而不知祸之所自发,其谋身之愚也如此,而嗣源所与托国者,则重诲也。流血溅于宫庭,攘夺悬于眉睫,如是而欲求斯民一日之安,其可得乎?
当其时,天地闭,龙蛇争,固乏贤矣。然文臣则如任圜之尽力以忧公,张文宝之秉礼以重国,赵远之见祸于几先;武臣则如康福之外迁而宣力,姚洪之抗节以致命;善用之皆可以任大,而重诲媢疾以閒之,嗣源弗能用也。
孙晟、韩熙载且南走吴以思反噬。夫岂无人哉?以权谋与同起者亲之,以麤犷与相叶者狎之,故久知重诲之恶,而复与相持泣下。詹詹之智,得国而已穷;呴呴之仁,昵爱而难割。
乃至从灿血重诲之刃,为从珂乞命于重诲,而幽辱无聊,血胤之不保,尚能推恻隐之心以施于邦国乎?且非徒重诲也,重诲诛,而范延光、赵延寿踵之而进,奸顽且出重诲右矣,而后国以必亡。民之死者,不知其几千万矣,尚曰可以安民也哉?
呜呼!民之有生也,恃上之不绝其生也;上能保民之生也,必先知自保其生也。忘其身之死亡,则无复念人宗社之存亡,任一往之气,乘须臾之权,何不可为也?
愚者日与之居,臭味相移,则念偶动于慈柔而辄为中沮,己在陷溺之中,何暇援人之溺也?风愆稍艾,虐政稍苏,暂觉其有小康之德,而身死国乱,孽子悍壻狺争于中,而契丹乘之以入,皆自重诲启之,嗣源召之。一言一事之惠泽,杯水之于车薪,孰能许之以仁邪?
三十二
仁者,有生之类所必函也;生者,上天之仁所自荣也。故曰“本立而道生”。仁动于天,厚植于心,以保其天性之亲,于是而仁民爱物之德,流行于天下,人道之生也;于是而传世永久之福,垂及于百世,天道之生也;于吴越钱氏有足深取者。
钱铰与董昌为流匹,起群盗之中,其殴人争战,戕民逞志,屈志逆贼,受其伪册,与高季兴、马殷、刘严、王延政、孟知祥互有长短,而无以大异。则爝火之光,宜其速熸耳。而延及宋世,受爵王廷,保世滋永,垂及于今,犹为华族,子姓蕃衍,徧于江东,夫亦何道而致然哉?
仁莫大于亲亲,非其私之之謂也。平夷其心,视天下之生,皆与同条共贯,亦奚必我父兄子弟之必为加厚哉?
此固不可深求于物理,而但还验其心之所存、与所必发者而已。均之为人,而必亲其亲者,谁使之然也?
谓之天,而天未尝诏之;谓之道,而道亦待闻于讲习辩说之余矣。若其倏然而兴、怵然而觉、恻然而不能忘者,非他,所谓仁也。
人之所自生,生于此念,而习焉不察耳。释氏斥之为贪爱之根,乃以贼人而绝其类。韩愈氏曰:“博爱之谓仁。”言博也,则亦逐流而失其源也,博则其爱也弛矣。
有人于此,可生也,亦可杀也,见为可生,而生之也快,见为可杀,而杀之也亦快,即见为不可杀,而卒不能不杀也,则亦置之矣。至于父子兄弟,即不容已于杀,而必戚然以终身,如其见为可生,则必不如他人之唯力是视,尽吾道而付之无可柰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