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我知道你口才好,我说不过你。有事快说,有屁快放。”周一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
陆仁甲嘿嘿一笑,说道:“我捡到一个好东西,你帮我瞧瞧值多少钱?”说完,陆仁甲从兜里小心翼翼地掏出昨天晚上花木兰给他的银锭子。
周一拿起银锭子来看了看,又从柜子里拿出放大镜,仔仔细细地瞧,最后说道:“这玩意已有些氧化,估计有上千年了。市场价估摸在十万左右。”他的目光中透着一丝专业与谨慎。
“啊,十万!”陆仁甲惊讶地大喊道,声音中充记难以置信。
“你瞎嚷嚷啥,这不是还未确定真假吗?真的才值这个价。你稍等,我打电话叫个专家来瞧瞧。”周一说着,掏出一个电话,迅速拨了一个号码打了过去。
没过多久,一位头发花白的专家就赶到了古玩店。周一赶忙向陆仁甲介绍道:“这位可是古玩界大名鼎鼎的专家王鹤棣。人家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经他鉴定的古玩那可都是准得很。”
陆仁甲抬眼望去,只见这位专家看上去六十多岁的年纪,却精神矍铄,目光炯炯,仿佛能洞悉一切。
王鹤棣仔细地观察着银锭子,不时用手中的放大镜仔细观察,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解读一段古老的密码。陆仁甲在一旁焦急地等待着结果。
“从这银锭子的形制、纹路以及氧化程度来看,初步判断应是真品。此银锭子极有可能出自北魏时期。北魏时期,政权更迭频繁,但商业亦有一定发展,银锭在当时的交易中占据重要地位。这枚银锭的工艺与风格都具有那个时代的典型特征。”王鹤棣认真地说道,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就在这时,一对男女走进了店里。年龄50岁左右,他们身着华贵,气质不凡,显然是有钱人。两人四处打量着,目光很快被正在讨论的银锭子吸引了过来。
“这银锭子不错啊,要是真的,我买了。”男子说道,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果断。
陆仁甲眼睛一亮,刚要开口,周一抢先说道:“这可是北魏时期的货,我们这还没确定最终价格呢。您要是感兴趣,等我们确定好了再跟您谈。”他的脸上带着商人特有的精明。
男子看到旁边的王鹤棣,先是一愣,随后说道:“哟,这不是王教授吗?”
“原来是张总啊,什么风把你吹到这里来了。”王鹤棣说道,脸上露出一丝意外。
“我家老爷子七十大寿将至,家里的兄弟姐妹们都在想办法给老爷子挑选贺礼。”张总笑呵呵地说。
王鹤棣问道:“张总,看上这银锭子了?”
“刚听你们说是北魏的,就来了兴趣。”张总说完继续又问道:“王教授掌过眼了吗?是真还是假?”
“是真品,不会有错。”王鹤棣肯定地说道,语气坚定无比。
张总面色一喜,对陆仁甲说道:“小子,我出十二万买了。”
陆仁甲激动得忍不住说道:“十二万?我……”
还没等陆仁甲说“卖了”,周一就插话道:“这银锭子十二万价格还是低了些。要知道,北魏时期的银锭流传至今,数量稀少,能保存如此完好更是难得。”周一的目光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陆仁甲听周一这么一说,心道:“不愧是生意人啊。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谈。”
张总见状,说道:“十五万,不能再多了,大家交个朋友嘛。”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