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除了卧薪尝胆,还有一个吃奥力给的故事。》
《温馨提示:勾践最大的成就——灭吴。》《写曹操:太祖武皇帝,姓曹,讳操,字孟德。》
《写刘备: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
《写孙权:孙权字仲谋。》
《你甚至不愿尊称他一句:大魏吴王。》
《众所周知曹魏有法理,季汉有血统,东吴有祥瑞。》
《也不一定吧?陈寿可能看不起孙权,但晋吴对峙了10多年,黑吴是政治正确。》
《不说现代,在古代的价值观里,魏、汉、晋都是看不起吴的。》
《一没法理性,二是背刺,陈寿还能咋写?》
《孙权要是死的早些,不玩晚年那些宫斗杀戮,估计风评能好不少。》
……
网友们热烈的讨论着。
而在汉末。
刚刚看到陈寿黑曹笑嘻嘻的孙权。
此时看到陈寿黑自己,是满脸的mmp。
“这……这不能吧?”
“要是史书这样写,那还得了?”
孙权的声音带着怒意,周围的群臣们也都是不敢多说什么,只能唯唯诺诺。
孙权见周围人没法为自己提出建议。
于是开动脑筋思考。
想了想,孙权觉得自己被史书看不起的主要原因。
是自己本身不是开创基业的人。
而且天幕之前还提起过,自己夺荆州也是靠的背刺盟友。
总之,是缺乏一个过硬的战绩。
要想刷出过硬的战绩。
就得和最强的曹操硬碰硬打一场。
只要自己能拿曹魏来刷战绩,那史书上谁还敢小瞧自己?
怀揣着想要建功立业的心,孙权的目光看向了地图。
从建业城向北缓缓看去。
孙权的目光,锁定在一座重要的军事要塞城市——合肥。
“我欲提兵十万,尽取淮南之地,振我江东之声势。”
“诸君以为如何?”
……
不仅曹操,刘备,孙权在议论三国志的阴阳。
其他时期的帝王们也都是颇有感触。
看完了这段天幕。
汉武帝刘彻看的头皮发麻。
“知道这些史家的笔下功夫厉害,但没想到这么厉害…”
回想起自己之前,和司马迁之间闹得并不愉快。
刘彻忍不住汗流浃背,连忙下令。
“快派人去把司马迁给朕找来!”
旁边的几个卫兵正要下去传令,刘彻又连忙叫住了他。
“等等!是去把太史公,给朕恭恭敬敬的请过来。”
……
而同样汗流浃背的千古一帝李世民,也忍不住又想去看一看自己的起居注。
“朕又不改什么,朕只是看看。”
“看看又不改。”
“应该没问题吧?”
可以说,陈寿的顶级阴阳水平,导致历朝历代瞬间掀起了一股对史官的信任危机。
不少之前觉得自己治下的史官,写的还算比较不错,比较公正客观的,体现了自己这位皇帝的伟大的各路帝王们。
回想起自己做的一些事情。
在心里不自信的同时,
也忍不住要再审查一番了。
决定严防史官!杜绝被阴阳的行为!
也有一些暴君类型的皇帝,则更加的直接。
东吴。
孙皓看着天幕的内容。
看到孙权大帝被史书狂黑。
回想起自己种种的所作所为,有那么一些不确定。
“你们说这天幕会如何评价朕史官,又会如何评价朕?”
“听说那蜀国不设史官,这样一来他们做的龌龊事就没有人知道了。”
“要不干脆把东吴的史官也全部灭三族!”
“这样一来,也不用担心这些史官阴阳怪气朕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