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1 / 1)

本书与前作《世子妃上菜》,同样定位为「具有历史元素的大众」,可说是历史人物事件的二创,非正统本格派历史。本书与《世子妃上菜》共用了东宁王国历史舞台,这两本书可一并阅览,若未曾读过前书,亦不致影响本书的。同时,东宁晚期因史料阙如,搭建故事舞台时更加不易,本书虚构b例较前作更高。

古时大户人家的戏班,由主人看「戏单」点戏上演,如同点菜一般。每个章节後,为读者们独家上演「世孙妃的隐藏戏单」专栏,呈现笔者改动的历史事件,愿能引逗读者进一步探究历史的兴趣。如有未尽之处,欢迎来信讨论;若有谬误,将定期勘误并更新书档。

此外,郑克「臧」原为「臧土」二字,考量此字频繁出现,以「臧」字替代之。

【关於世孙妃】

*历史上的世孙妃——陈氏

陈永华之nV,郑克臧之妻,并未留下名字。监国世孙郑克臧即位三日後就遭到杀害,史称东宁之变,弟弟郑克塽即位。陈氏投缳相随殉夫,被视为烈妇。这是台湾历史上最早的g0ng斗Zb1an,但我们的历史课本,甚至未必提及。

*本作的世孙妃——陈梦笙

在东宁之变发生前,世孙妃谈了什麽样的东宁之恋?笔者为「妃子陈氏编造了「陈梦笙」的名字,「梦」是因为历史有记载,陈永华有两个儿子陈梦炜和陈梦球;「笙」取自南管乐器。除了已确知的名字如郑克臧、郑克塽等,本书所有凭空创造的名字,都和乐器有关或是声音相关字,因为他们都是已倾颓的东宁戏台上,一道可能曾经存在的声音。

梦笙因被当作男孩养育,也有小字名曰「希舍」。「舍」即台语中的「阿舍」,达官显贵子弟之意。因为梦笙又有梦中之「声」的含义,而引用了「大音希声」的典故。陈梦笙自小被当作男孩养育,更遭放逐离乡背井在外生活。人们说她若是nV子,身为陈永华长千金,一定是最好的世孙妃人选,为此她努力回到安平王城、青梅竹马郑克臧的身畔??她酷Ai檨仔suāinn,芒果,有一名言:「若一枚檨仔未能解忧,就再食一颗便是!」

*世孙妃与七子戏

东宁最早的戏曲搬演纪录,可能来自T的《台湾外记》:「台湾通事何斌??於元夕大张花灯、烟火、竹马戏、彩笙歌妓,穷极奇巧,请王与酋长卜夜欢饮。」

何斌就是那位献地图报情资给郑成功的富家子。这里的竹马戏,是指角sE骑竹马搬演的民间小戏,较少剧情,兼具宗教驱邪和娱乐功能。至今,台南新营区土库里仍保有罕见的竹马阵戏团。

世孙妃唱的为何不是竹马戏?一六九七年来台采硫磺的郁永河,作有竹枝词,描写他在台湾看到的戏曲表演:「肩披鬒发耳垂璫,粉面朱唇似nV郎;妈祖g0ng前锣鼓闹,侏离唱出下南腔。」

下南是闽地的漳泉,下南腔即指流行於漳泉的古老戏种「七子戏」。本故事开场时间点为一六七二年,至郁永河看戏为止,这二十七年的空白,东宁几无艺术文化方面的史料可供参考。然而七子戏既是明清之际流行於闽地的戏种,亦有可能早已传入东宁。本文为了创造戏曲与角sE的互文呼应,让世孙妃搬演戏曲故事完整的「七子戏」。七子戏在中国称为「小梨园」,本书仍以台湾既有的「七子戏」为名。目前台湾仍有七子戏演出——一是人间国宝林吴素霞老师传承七子戏;另有江之翠剧场结合现代剧场和师承泉州的梨园戏,而创作新戏。

七子戏中有名作《荔镜记》,是贯穿这个故事的「戏中戏」。《荔镜记》现存最早版本是明代嘉靖年间一五六六年,作者不详,采用泉cHa0语言写作,是至今最早的闽南语白话作品。《荔镜记》又名《陈三五娘》,亦纳入後来的歌仔戏,成为知名戏目。本书所引用即为嘉靖年间版本,并酌情删除重复之歌词。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书梦空间 http://www.shumkj.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最新小说: 论一个GV导演的自我修养 阴痉崇拜 想法思考合集 嫡女多娇,须尽欢 上位者沦陷记(短篇合集) 变质太阳 一艘破船 品用趣情(free) (ntr甜宠)清纯大奶少女被干哭 人外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