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锦书难托的爱情》
在一个古老而宁静的小镇上,生活着一个名叫阿念的姑娘。阿念长得眉清目秀,她有一双灵动的大眼睛,仿佛藏着星辰大海。她的头发如墨般漆黑,总是梳着一条长长的辫子垂在身后。阿念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住在小镇边缘的一间小屋子里。
小镇的另一头,住着一个名叫逸尘的年轻书生。逸尘身材修长,面容俊朗,一袭白衣总是一尘不染。他饱读诗书,心怀大志,梦想着有一天能够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阿念去集市上卖自己绣的手帕,以补贴家用。在集市的一角,她不小心撞到了正在买书的逸尘。阿念慌张地道歉,逸尘抬起头,看到眼前这个有些羞涩的姑娘,心中忽然一动。他温和地笑着说:“无妨,姑娘不必挂怀。”阿念抬起头,看到逸尘的笑容,脸一下子红了起来。
从那以后,阿念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想起逸尘的笑容。而逸尘也会常常在读书累了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阿念那灵动的双眸。命运似乎总是喜欢将有缘之人再次牵到一起。一次,阿念去河边洗衣服,逸尘恰好路过。逸尘主动上前帮忙,阿念羞涩地答应了。在河边,他们开始聊天,阿念讲述着自己和奶奶的生活,逸尘诉说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那一天,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他们的未来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感情越来越深。逸尘会在闲暇时教阿念读书识字,阿念则会为逸尘做可口的点心。逸尘的家里虽然不反对他和阿念来往,但他们更希望逸尘能专注于学业,早日考取功名。
终于,逸尘要进京赶考了。在他离开的前一晚,他和阿念来到了小镇的后山。他们相拥在一棵古老的槐树下,逸尘对阿念说:“阿念,等我考取功名,我一定会回来娶你。”阿念泪流满面地点点头,她从怀里拿出一个自己亲手绣的荷包,递给逸尘:“逸尘,这个荷包你带着,就像我在你身边一样。”
逸尘带着阿念的爱和期望踏上了进京的路途。一路上,他日夜兼程,刻苦温习。到了京城,他参加了科举考试。等待放榜的日子里,他满心都是阿念的身影。
然而,命运却开始捉弄这对有情人。放榜的那天,逸尘发现自己名落孙山。他遭受了巨大的打击,觉得自己无颜回去面对阿念和家人。而此时,京城一位官员的女儿看上了逸尘的才华和容貌,官员想把女儿许配给他。逸尘拒绝了,他的心中只有阿念。
可是,那官员为了让逸尘就范,开始暗中使手段。他散播谣言,说逸尘在京城沾花惹草,还说他根本没有什么真才实学。这些谣言传回了小镇,阿念听到后,心痛不已。她不相信逸尘会是这样的人,但周围人的闲言碎语让她备受煎熬。
阿念的奶奶也因为这些事情,一病不起。阿念一边要照顾奶奶,一边要忍受着内心的痛苦。而逸尘在京城,得知阿念的遭遇后,心急如焚。他决定不顾一切地回到阿念身边。
在回去的途中,逸尘遭遇了劫匪。他拼死抵抗,虽然保住了性命,但身上的财物都被抢光了,还受了重伤。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一步一步地朝着小镇挪去。
当他终于回到小镇时,阿念的奶奶已经去世了。阿念看到逸尘的那一刻,心中五味杂陈。她想扑进逸尘的怀里,但又想起那些谣言。逸尘看到阿念消瘦的面容和憔悴的眼神,心疼地说:“阿念,你要相信我,那些都是谣言。”阿念放声大哭,她内心的委屈和痛苦在这一刻全部释放了出来。
逸尘留在了小镇,他陪着阿念度过了最难熬的时光。他努力地重新振作,开始在小镇上教书育人。阿念也慢慢从痛苦中走了出来,她和逸尘的感情在经历了磨难之后变得更加坚不可摧。
有一天,朝廷传来消息,原来逸尘的试卷被人恶意篡改,他本应高中。现在朝廷重新审核,赐予他功名,并邀请他入朝为官。这一次,逸尘没有犹豫。他牵着阿念的手说:“阿念,这次我要带着你一起走。我们再也不分开了。”
阿念和逸尘离开了小镇,去了京城。他们在京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阿念和逸尘的爱情故事也在京城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口中一段佳话。每当人们说起这段爱情,都会感叹他们在经历了那么多的甜与虐之后,还能坚守彼此的爱情,实在是难能可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