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全国各地为了争取国家投资,都在京城设立了办事处,这些人天天想方设法和部委监管机构的人套近乎,人是感情动物,难免,有人会心里有私,会稍稍偏颇一二。俞曙光这样的地区,老百姓还不至于饿肚子,拖上十年八年也不会出什么大事儿,自然被排到了后面。
俞家兄弟都不善于钻营,愈大哥更是不屑于此。
俞和光不得不四两拨千斤,趁机帮大哥一把。
金成男帮着俞曙光成了事情,俞和光也通过颖颖的口,给他许诺,不会揭开丰城事务的盖子。
金成男却不知道,他和晋为群乃一丘之貉,晋为群被俞和光剥了画皮,他的伪装,又能留下多少?虽然俞和光三缄其口,可大西省的那些高官,哪个是吃素的?
俞和光是“此处无声胜有声”,不说,和比说出来的效果也差不多。
金成男是癞蛤蟆跳门槛,蹲屁股伤脸,在京城转了一大圈,回到丰城就听说了,那个省委副书记的空缺,让中央一个空降干部给顶了,他竹篮打水,白忙活一场。
赵爱平也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可他的老上级,也不过是诸个副国级的一员,还不能一手遮了天,小舅子没能再上一步,他也只能徒唤奈何。
金成男在京城转了一圈,和大舅哥狼狈为奸,人情没有少欠,最后却为他人做了嫁衣裳,心里特别气恼,但他却不敢拿俞和光出气。
虽然,大家心照不宣,知道他侵吞俞和光的功绩,但好歹这事儿没有放到明面上来,还给他留了一些脸面,若是惹恼了俞和光,再在报纸上写一篇稿子,他就和晋为群一样灰溜溜了。
开春后没多久,大西省委就痛打落水狗,免去了晋为群睿城书记的职位,另外空降了一个干部,把晋为群调到了省文联做了个副主席,晋为群是正厅级,却做了个副厅的官儿,省里美名其曰是加强文化事业,实则是让他在那个位置,等着退休了。
晋为群只比金成男大两岁,看到他的下场,金成男如何不心惊肉跳?硬生生把这个暗亏,吞吃入腹,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怨忿表露出来。
俞曙光的发展计划,得到上级肯定,尤其是国家计划给这里修一条高速公路,国家出一半的资金,另一半当地自筹。
其实,整个修路的钱,差不多都得当地自筹,国家投资的钱,多用于征地、移民。
若没有国家计划,就算招商引来资金,征地也是个大麻烦,这也是俞和光牺牲自己的政绩帮哥哥的重要原因,同时,俞和光还让哥哥给上面写申请,要求退耕还草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北京城的春天,每年都要刮几次“黄风”,漫天黄沙遮天蔽日,已经有好些专家,呼吁在城市的西北部退耕还林还草,俞曙光的申请,刚好挠到了众人的痒处,几乎没人敢公开反对,只是支持要拿出钱来,一时间,事情便拖延下来。
俞曙光不得不学着某些官员,派人到农业部和环保部争取,虽然一时没有拨款,但却有人给了优惠政策:退耕还林还草期间,不用交农业税,还派了技术人员给予扶持。
转眼间,颖颖离开杨家圪崂去睿城读书,已经十年有余,当年和振兴一般的小少年,都长成了七尺多高的大小伙,毕竟这一茬人,家境略有改变,读书的人就多了些,虽然考上学,成为国家干部的依然寥寥,但好歹大家都差不多上到了初中。
分卷阅读394
分卷阅读394
\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