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连续两日的大雪掩埋了洒在北境的斑斑热血,好似那场惨烈的厮杀不过黄粱一梦!
唐庸率领大队日夜兼程,眼见已是人困马乏,才不得不找了个地方休整。
赶路途中,胡大莽跟杜南望聊起了敢死队在敌后火烧敌军粮草的惊心动魄的经历,后者惊叹不已!
杜南望大受鼓舞,心道:“有庸二爷这样的人物带队,翠微城数万百姓有救了!”
钦佩之余,就情不自禁地开始留意唐庸的一举一动。
“二爷,数千匈奴围困翠微城,您可有退敌之策?”
唐庸正坐在火堆旁伸手取暖,秦修仪给他递来一壶水。
唐庸接过水壶,仰脖喝了两口,微微笑道:“秦将军状元之才,莫不是在考我唐庸吧?”
“岂敢,二爷神机妙算,修仪确实是诚心求教!”
其实看到唐庸吩咐敢死队携带百面战鼓,秦修宜就已经猜到他打算施展疑兵之计。
届时百面战鼓同时擂响,声势浩大,匈奴必定以为有大队北征军来援。
猝不及防下,匈奴军心大乱,一千敢死队趁势发动进攻,胜算的确不小。
只不过这并非什么奇谋妙计,胜算虽大,但并非万无一失!
倘若被匈奴识破计谋,掉转枪头直扑敢死队,这一千战士,别说解救翠微城,恐怕还担着全军覆没的风险!
如果唐庸只有这么点本领,与他在军中被视若神明的赫赫威名并不相符吧?
“其实这一仗并不难打。”
秦修仪主动要求驰援翠微城,唐庸对他的印象已经大为改观。
见他主动询问退敌之策,也毫不藏着掖着,分析道:
“匈奴人如果还在攻城,只能说明他们还没有收到匈奴大军溃败的消息。
他们自认为有数万大军盘踞在白云城下,北征军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才会有恃无恐!
而一旦我华族军队出现在祁连山下,无论是一千人,还是五百人,匈奴人立刻能想到,被他们攻略的北境十八城即便是铁板一块,也被凿了个窟窿!
如果是你,孤军在外,消息不通,敌军骤现,情势不明,你是选择冒着未知的风险大战一场,还是赶紧夹着尾巴逃呢?”
唐庸甚至连疑兵之计都没提到,显然那百面战鼓对他而言可有可无。
的确,匈奴人一旦见到华族人出现在翠微城下,就能猜到匈奴大军已经撤兵或溃逃,他区区五千人又哪里敢恋战?
“你是说......”
秦修仪竭力掩饰心中的挫败感,面不改色道:“你是说,匈奴人根本不会跟我们打,一旦发现我们,只会直接弃城逃跑?”
“没错,冒顿单于的溃败就代表了所有南侵匈奴的溃败,败军之将,何敢言勇,他们除了逃还有别的选择吗?”
秦修仪一直在战术层面看待问题,而唐庸却已在战略层面掌控全局,他们本就不在一个境界之内!
“我懂了......”
他本以为对唐庸的退敌之策了如指掌,不过想验证一下,也好安慰自己,唐庸的才能并不在他之上。
听完唐庸一席话,却有一种自取其辱的感觉......
一直留心唐庸举动的杜南望将两人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
听到匈奴将望风而逃的分析后,激动得坐立难安,几次想搭话,又不敢开口。
“可是......如果匈奴已经退兵或者已经城破,我们岂不是白来了?”
秦修仪还是不死心,来回两千里,如果无功而返,是否代表唐庸决策的失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