绸缎、首饰、食物等,还要送干漆,取如胶似漆之意,送九子蒲、朱苇取可屈可伸之意,嘉禾取多禄之意。
送羊代表祥瑞,送清酒代表降福,送白酒代表喜庆等。”李逸对这些东西一窍不通,
“现在就开始采买应当来的及吧?需要什么,师兄给我写张单子,我立马去买。”
三十二样礼物,
按家庭实力地位,每种礼物的数量也是不同的,从八件到十六件甚至一百零八件不等。
“三十二样都置齐,每样八份如何?”孙伏伽问。
八份已经要不少钱了,比如八头羊,八坛酒,八匹绢,八件金器等。
“对了,你还要准备金钗,等纳采女方同意后,把准备好的金钗插到女子头上,这称为插钗。”
李逸一一点头,钱能解决的都不叫事。
“合欢、嘉禾、阿胶、九子蒲、朱苇、双石、绵絮、长命缕、干漆,这九样是一定要有的,
其余的就看身份地位和财力置办了,马牛猪羊、丝绸锦缎、米面粟豆,金银首饰、甚至油盐酱醋、果子糕点。
但六礼,每次都起码要有一对大雁。
“还请师兄帮我挑个吉日,上门纳采问名。”
“好,通婚书你要谁写?”
“一事不烦二主,也请师兄帮我写。”
孙伏伽倒也答应的痛快,于是跟李逸商量了一下这三十二种纳采礼物。
孙伏伽帮李逸挑了个吉日,三日后,九月十八,好日子。
李逸也是立马回家,开始准备这三十二样礼物和一对大雁,这些东西还不是娉礼,只是提亲礼。
好在东西虽多,但长安东西两市都能买到。
三天后,
李逸接上孙伏伽,带着一对大雁,后面跟着家奴,肩挑车载,拉着三十二样礼物,每样八份,来到了杜如晦宅。
郭氏对这些礼物看都没看一眼,
拿出杜十娘的生辰八字,让当场就合两人八字,这种事当然没有说合出来不合适的,
于是乎,纳采、问名、纳吉,六礼直接就过了三礼。
郭氏看着李逸,提出彩礼要求。
“我京兆杜氏,乃关中六姓之一,门望素高,议婚之家非耦,得纳财以陪门望。”
陪门财,
孙伏伽也没想到还有这一出,
李逸保持礼貌,“不知陪门财要纳多少?”
“我知你穷道士出身,也无多少钱财,陪门财便只要一百万钱。这是陪门望的,少不得。”
一百万钱,那就是一千贯。
现在长安西城的三亩大小的宅子,可以买十套。或是东城买套十亩的带园精致宅院。
李逸一口应下,“好,”
“彩礼你们自己看着随便给,但陪门财这一百万不能少。”
陪门财不是彩礼,而是两家结婚,门望相差太多,低的要给高的,不一定非得男给女。要是女方高嫁门望更高的男方,也要给。但这种情况,一般只发生在顶级的门阀世家,一般婚姻中是没有这种所谓陪门财的。
甚至顶级门阀里,收陪门财的也多是旁支庶出,真正的正宗嫡系,根本就不会结门不当户不对的亲。
孙伏伽见李逸应的痛快,便也没再多争论,
最后双方议定,陪门财一百万,彩礼也价值百万,结这个婚,李逸得出二百万。
而当谈到嫁妆的时候,郭氏的回答让孙伏伽差点没忍住动怒,
郭氏说没有嫁妆。
李逸拉住师兄,风轻云淡的道:“既然时间仓促,杜家来不及准备嫁妆,那也没关系。
明日仍是吉日,那我们明日会带着娉礼、陪门财和大雁来纳征下娉,并送上婚书。”
郭氏看着李逸:“明日便来下娉?你拿的出二百万钱吗?”
“我既然敢说出口,必然说到做到。”
“好,那老身明日仍在这等你们,明日下娉送婚书后,你们把合婚的日期也选定,这个月内亲迎,举办婚礼。”
李逸请郭氏让十娘出来相见,要给十娘插金钗。
郭氏不情不愿的叫出了十娘,
十娘看到李逸,十分激动,虽然才三天不见,可她却如隔三秋。
李逸拿出一对金钗,插在她的发髻上。
“明日,我来下娉送婚书,并请期定好合婚吉日。”
十娘小鸡啄米一样的点头,“嗯,我等你。”
下娉送婚书后,这个婚事就算定了。
郭氏下令送客,十娘依依不舍告别。
李逸走出杜宅,
孙伏伽很是不满,“如此重要的喜庆之日,杜家居然连个亲朋好友见证都没,”
“一百万财门财,他们还真敢说出口,彩礼又要一百万,当真卖女儿么?”
李逸倒是无所谓,“只要这事定下来,二百万钱倒也无所谓了。”
“可是杜家居然一点陪嫁都不肯出,哪有这样的事?”
就算是民间普通百姓,男方给娉礼,女方也会给陪嫁的,虽然说陪嫁属于女子的个人财产,但该给都会给,而且一般都不会给娉礼少。
可现在郭氏却要了二百万,一点陪嫁不给。
“师兄,杜家并非是缺钱的人家,也不会真贪图这点钱,郭氏不过是故意给我设置障碍罢了。
但区区二百万而已,难不到我。
给不给陪嫁我也不在意,”
孙伏伽望着李逸,“你上次买了三座宅院又城南二坊买了一百亩地,这前后也了小二百万吧,你现在还能拿的出那么多钱来?”
李逸呵呵一笑,
“我现在手头有一百八十两黄金,一千五百匹绢,还有二十来万铜钱,加起来,折合二百二十来万钱吧,刚好。”
孙伏伽惊叹李逸的财富,
“你小子倒还真是深藏不露啊,我还说你要是不够,先在师兄这拿点呢。不过,这也是要把你掏空啊。”
“十娘值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