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家这个时候,的确是在阖府跪接圣旨。
“……今有蒋氏第三女,端贤惠质,禀性柔嘉……”
前来宣读圣旨的内监略嫌尖细的声音在大厅内回响,念完了前头一长串赞美的官样文章之后,总算念到了重点:“仰皇太后慈谕,指为安郡王正妃。”
一屋子的人有一大半是被旨意惊呆的,直到内监收起圣旨,还有好些人没反应过来。
蒋锡是早就从女儿那里得知了实情,这会儿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生气。女儿虽然是嫁得了如意郎君,但这圣旨的初衷也实在是太恶心人了。
不过此时当然不能把这种情绪露出来一点儿,桃华接了旨起身,一群男人送传旨内监出去,顺便给来的人都塞个荷包什么的,剩下女眷们就都对着桃华发呆。
小于氏心里跟泼了一盆滚醋似的。前几天蒋梅华晋了充媛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她还欢欣鼓舞,一转头就听说这晋位是为了提桃华的身份,立刻就是五味杂陈。到这会儿指婚的圣旨真的下来了,桃华一跃成为郡王妃,品级还在蒋梅华之上,就更叫她心里的滋味难以形容了。
厅中有那么一瞬间诡异的安静,还是景氏打破了沉默,第一个笑起来:“三弟妹,你们这一房可真是双喜临门。桃姐儿——不,如今该叫郡王妃了呢——恭喜恭喜。”
曹氏也在发懵呢。她原以为蒋燕华嫁到刘家就已经是难得的好姻缘了,桃华纵然能再强些也不会超过太多,谁知这一下子就嫁入皇家,做了郡王妃了。之前她是一点儿消息都不知道的,这会听了圣旨,整个人都是麻木的,听见景氏说话才稍微清醒了一点,条件反射般地笑了一声:“同喜,同喜。”
有景氏开口,气氛才活跃了起来,众人纷纷恭喜,桃华只低着头装羞,等各人都说了一圈了,她捧着圣旨往自己屋里去的时候,才看见蒋莲华站在景氏身边,用担忧的目光看着她。
桃华脚下顿了顿,对蒋莲华笑了一下。这么多道恭喜的,有多少真心她都听得出来,也只有蒋莲华是真的关心,就是景氏都差着一截子呢。
她这一笑,蒋莲华就跟出来了:“三妹妹——”
唤了这一声,蒋莲华又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半晌才道:“这也是大喜事,只是皇宫里头事情那样多,你自己要小心……”外头传的那些话她也听到了一些,虽然不知哪句真哪句假,但也猜得出来这个郡王妃不是那么好做的。
桃华笑着点了点头:“谢谢二姐姐,我都知道。”
蒋莲华刚才说了那些话又觉得有点后悔,既然知道是喜事,说这些丧气话不是很不合时宜吗?这会儿看桃华笑得真挚,脸就红了一下:“妹妹不嫌我说话莽撞就好了。”
“我知道二姐姐是真心关切我的。”桃华转过身来跟她一起走,顺口问道,“二姐姐什么时候搬出去?”说好了过完年就分家,最晚出了正月也要搬了。
“就是这几天了。房子都已经收拾好,等搬过去,我请妹妹去坐坐。”蒋莲华说这话的时候脸上露出轻松的神色,终于可以自己单住,不用再跟大伯母一家子挤在一起了,“妹妹呢?”
“也差不多吧。”二房置办房子较晚,但收拾起来比蒋铸一家子简单,所以这些日子也差不多完工,再晾上几天通通风就可以入住了。
姐妹两个顺着石板路慢慢地走,来往遇见的仆妇们都是喜气洋洋的,见了桃华就下跪磕头,搞得桃华不胜其烦。蒋莲华走了几步,忽然低声笑了出来:“过几日就要分家,大伯母恐怕——会觉得有些遗憾。”
这话还真说得半点不错,小于氏酸完了,转头就跟蒋钧道:“早知道桃姐儿有这个福气,不该让老太爷分家的。”倘若到时候礼部行六礼都在蒋府,那外人瞧着有多热闹多体面啊。现在倒好,有什么事都会从二房的新家里走,与长房倒没多少关系了。
蒋钧微微摇了摇头:“此事是福是祸还难料,分家倒是更稳妥一些。”
小于氏吓了一跳:“怎么说?”
蒋钧微微冷笑:“你难道还真信外头说的什么先帝托梦之类的话不成?太后的意思是明摆着,只是不知皇上到底怎么想。”以前他觉得皇帝跟太后固然不合,但与安郡王应该也是对立的,但现在经过了这么多事,他有点拿不定主意了。既然这样,倒不如分了家好。
“那——”小于氏也糊涂了,“皇上还给梅姐儿杏姐儿升了位份……”瞧着应该是高兴的呀。
“所以说不知道皇帝怎么想呢。”蒋钧按了按太阳穴,“罢了,咱们慢慢的瞧着,总能看出点意思来。只是你须约束好了家里人,切不可在外头张狂,咱们家这时候正在风口浪尖上呢。”
蒋钧显然不是什么铁口直断的人,因为指婚圣旨刚颁下的第二天,蒋家的人还没来得及出去张狂呢,就有一件大事把指婚之事都压了下去——山东一带流民为寇,杀了两个县的官员,啸聚山林了。
☆、第127章人祸
流民这种事儿,自前前朝起就时不时的有。毕竟小农是靠天吃饭,哪几年风雨不调田地减产,就免不了有人失去土地卖儿卖女背井离乡,若是人数多了,流民就出来了。
先帝那时候,流民也是有的,所以若只说流民,朝廷上也不会太当回事儿,不过是赈济罢了。说句残忍的,就是不赈济,小民的生命力比虫蚁还顽强,过几年饿死的人饿死了,活着的人还是能找到活儿干的。然而到了流民为寇,乃至于杀了朝廷官员,这可就是大事了。
一时间在京城里头,流民为寇的事传得沸沸扬扬,倒把安郡王娶正妃的事儿给压下去了。
桃华虽然自颁旨之后就闭门不出,但三七机灵得很,很有些消息送进来,有一些还是沈数那边派来送东西的人嘴里漏出来的消息,就更可靠一些。
“说是山东那边从前年起就有些旱,收成不好,就冒出来一个什么红莲教,说是——”三七说到这里,尽管知道屋子里没有外人,也还是不不由自主地压低了声音,“说是因着皇上继位不正,才有这些灾荒。”
薄荷一边忙着裁布一边道:“皇上是先帝的长子,怎么成了继位不正了?”指婚圣旨下来,按沈数的年龄,成亲的时间也不会太久,有些针线现在就要准备起来。郡王妃的嫁衣自有礼部和内务府去准备,但一些送给男方长辈的东西,以及嫁过去之后用于打赏的荷包之类,都得桃华这边自己准备。
因为很快要搬家,大件的东西也不好绣,薄荷就先裁出布来做荷包。横竖这些东西大小都差不多,批量裁出来随时都能拿来用,裁的时候还不大用费脑子,一边干活都不耽误闲话。
三七摇头道:“虽说是长子,可出身……”
桃华笑了笑:“又是子以母贵那一套是吧?该不会说先帝嫌今上生母卑贱,本来瞩意的是安郡王这种鬼话?不会有人敢说今上是弑父才得以继位的吧?”
三七吐舌道:“姑娘真是神算呢,可不就是那么说的。虽说不敢指名道姓的,可话里话外的,就是那么个意思。”
“嗯,也就有这些瞎话可编了。”桃华嗤笑,“这红莲教也是糊涂,就算说得皇上真是得位不正,与他们有什么好处?要造反就得说本朝皇祖不正,那才管用呢。何况这些话只能骗骗无知百姓,谁不知道今上是先立了太子,之后才从东宫登基的,就算先帝偏爱安郡王,立了太子就证明他是要把皇位给今上的,无论他心里愿不愿意,都说不上今上得位不正的话。”
薄荷听自家姑娘把本朝开国皇祖都说出来,吓得连着拦了两次:“姑娘,这些话可说不得的。”
桃华看她和三七都一副吓着的模样,只好把后头的话咽了笑道:“看把你们吓的,不过都是闲话罢了。说来这什么红莲教,也无非是利用了百姓生计无着的怨忿心理,为自己谋好处罢了。”
三七半天才找回舌头来:“可不就是姑娘说的这样。如今这纠集流民冲击官衙的,都是红莲教徒。他们抢了官衙,开了官仓,之后就都跑去山里了。如今朝廷正议着要令人领兵去平叛,听说那边有好几千人了呢。”
桃华不禁叹了口气:“灾荒年间所谓造反的匪寇,有不少都是因为吃不上饭才这么干的,若是有饭吃,有田种,这些匪寇少说得跑一半儿。现在都当成叛党……”一旦被扣上造反的帽子,那就是杀头的罪名,搞不好连家里人都要一起死,到时候说个血流成河大概是不过份了。
三七是蒋家世仆,还不知道灾荒的苦处,薄荷却正是因家里没饭吃才被爹娘卖出来的,不由得有些唏嘘起来:“还是姑娘知道下头人的苦处,那朝廷真的要把这些人都杀了?”
桃华苦笑一下:“那谁知道呢。但看皇上的意思吧。”不过,就算皇上不说全杀,这种事里白死的人还少吗?
“只是,这红莲教也不能是一天就冒出来的,早前山东官员就没往上报吗?”还有连着几年天旱减产,小民的日子越过越苦,就不防着这种事?
三七挠挠头:“小的听侍卫大哥透过一句——说是因为传位不正的话,下头人都不敢往上报……不过,也有人说,不上报是因为那县官新上任,若是报了灾情,于他的考评不利。”
桃华觉得无话可说:“现在闹出大事来了,他的考评就会好了?”这种能糊弄就糊弄,过了三年我拍拍屁股走人,谁接任谁倒楣的思想,原来是自古就有的,也不知害苦了多少人。
三七撇嘴道:“现在他头都叫人砍了,还管什么考评呢。”
\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