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磊,你看看人家晴天,才三岁半,就会背诗。
“再看看你,都十几岁了,你会背几首诗?
“家里年年给你花着钱,拿着束脩,不是让你去学堂里睡觉的!
“你好歹能会背几首诗,也算我跟你爹没白给你花钱!”
叶二嫂听她提起学堂,立刻上心地问:“姑,咱们村里有学堂么?”
“有个私塾,是村里秀才老爷办的。怎么,你家儿子要上私塾啊?”
叶老太太接话道:“是啊,大孙子昌瑞,之前在关外的时候就上过几年私塾了。
“下面三个小的也都到了该送去开蒙的年纪了。
“原本打算安顿好了再慢慢来,这不听你提起来了,先打听打听也好。”
“秀才老爷是咱们村里人,今年五十多岁了,肚子里还是有些墨水的。
“从给孩子开门一直到去参加童生试都是不成问题的。
“之后若是再想进学,就得去县里或是京中了。
“如今私塾里都是咱们村的孩子,不多,也就十来个。”
叶二嫂和叶三嫂更担心束脩的问题,听叶秀凤一直没讲到,不由得着急。
好在叶老太太也关心这个,帮着她俩问出来道:“不知咱们这边,束脩这方面一般是怎么算啊?”
“开蒙的话,一两银子一个月。
“若是准备童生试的话,就是二两银子一个月。
“当然,平时三节两寿的礼物自是不可少的。
“但是你们放心,也用不着给太多,送一条肉,一包点心或是两包茶都行,多少是那么个尊师重道的意思。”
几个人一听这个价钱,齐齐倒吸了一口凉气。
京城旁边就是不一样啊,先生的束脩居然这么贵!
叶二嫂想着自己怀里那二十两银票,竟然都不够大儿子读一年书的,更不要说底下那两个小的也差不多该开蒙了,简直有种眼前发黑的感觉。
叶三嫂更是嘴里发苦,她家叶昌雪其实早就到了该去开蒙的年纪。
只是因为孩子太淘气了,所以她想等孩子再大点儿,懂事一点之后,跟二嫂家的叶昌兆、叶昌丰兄弟俩一起送去开蒙。
谁知道这边开蒙竟然这么贵。
她叶二嫂比不了,人家好歹还会得一手针线活。
来的路上就已经赚了二十两银子,如今刚到村里没多久,秦府的人就追着过来找她做衣裳。
反观自己,什么拿得出手的本事都没有,一年十几两银子的束脩,靠啥赚啊?
一想到这些,她之前还惦记着分家的心,登时就歇了。
叶秀凤自然看出她们的心思,道:“要说便宜的私塾,倒是也有,可那些地方的先生,可就不是秀才老爷了,都是当年连童生试都没过的。
“虽说的确也都识字,给孩子开蒙没啥问题。”
叶三嫂一听这话,登时睁大了眼睛听着。
谁知叶秀凤话锋一转道:“但是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想要让孩子学得好,就得把基础给打好是不是?
“那些便宜的地方,去是能识字,但是最后学了个乱七八糟,回头还得再改毛病,得不偿失啊!”
叶三嫂登时不说话了。
虽然自家儿子淘气得要命,看着也不像是个能塌下心来学习的样子。
但是做爹娘的,又有谁不希望孩子今后能有出息呢!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