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实力日趋强大,伴随着网络大军和博客用户的增多,民族主义情绪达到高潮,对于中国网民来说,火烧圆明园的耻辱犹在眼前。
中国海外流失文物的追讨,服务于国内政治,从2006年开始,一支有着中国官方背景的文物追讨小组,开始走访日本、北美和欧洲的各大博物馆。
他们的任务之一,是记录海外博物馆所藏中国文物情况,为出版海外中国文物图录做准备。
为了追索中国流失文物,中国与很多国家签署了一系列国际条约,为中国达成目的提供法律依据。
2009年2月25日,巴黎佳士得拍卖行,准备拍出伊夫·圣·洛朗收藏的圆明园铜鼠首和铜兔首,引起轩然大波。
拍卖前一天, 国外交部发言人称,这次拍卖将“严重损害中国人民的文化产权和民族感情”。
不久,二十位中国律师组成团队,试图通过法律途径,促使这几件文物回到中国。
这些年,中国已经通过各种途径,从国际上索回各类文物一万多件,这其中,但凡涉及到圆明园的文物,无不引起最大程度的关注。
听说来了一位中国公民,要将自己发现的敦煌宝贝典籍,捐献给国家,驻英大使馆文化参赞史同很惊讶,亲自接待了这位叫做林如海的人。
“除了这两本,还有一箱子各类书卷,我判断是被外国人盗走的敦煌文物,您过目。”握手后,林如海将两本书卷放到桌上,说道。
史同看了看,很古旧的两本书,他问道,“林先生是来旅游的?在国内做什么工作?”
“做古玩生意,现在京城苏拍集团展览的达芬奇手稿和毕加索油画,就是我的藏品。”林如海道。
哦,作为文化参赞,已经引起全世界媒体注意的那个展览,史同当然知道,如果这样,林如海的鉴定或许准确率很高,这两本书,以及他说的一箱子书卷,可能真的是敦煌遗卷呢。
“林先生,首先多谢您高风亮节,我马上通知国内文物局,让他们派专家过来。”史同点头赞赏道。
林如海点点头,又道,“除了这一箱敦煌遗卷,还有几箱藏品,疑似有圆明园文物,我想将一部分,同样捐给国家。”
史同震惊,他看了看林如海,感觉他有话没说,问道,“林先生是通过什么途径,发现这些宝藏的?”
“很偶然的机缘。”林如海道。
圆明园文物,敦煌遗卷,都是国家重宝,这个林如海要将一部分捐献给国家,意思就是说另一部分他要自己留下。而发现的途径,他又不说。
作为外交官的史同,当即知道事情的背后有缘由。他沉吟半响,道,“林先生,还是多谢您,我先联系国内,让他们派专家过来吧。”
“好的。”林如海留下联系方式,与史同握手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