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天厨食记 > 第6章 司马献策,民生之道

第6章 司马献策,民生之道(1 / 1)

('

次日清晨,华千机刚在养心殿为皇帝诊完脉,就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嘈杂。

"司马光求见!"

这个声音让殿内众人都是一愣。司马光素来深居简出,专注着述,很少参与朝廷纷争。他这时候来,必有深意。

皇帝已经好转,精神也恢复了不少:"宣。"

司马光大步走入殿内,先是向皇帝行礼,然后转向华千机:"华医者,昨夜老夫偶然得见一个有趣的典故,想请教一二。"

华千机立即明白这是司马光有话要说,便顺着他的话题:"不知是何典故?"

"说的是春秋时期,齐桓公有一次突患重病,"司马光捻须道,"众医束手无策,最后是一个老农献上了一道特制的羹汤,不但治好了病,还让齐国的施政有了新的启发。"

殿内众人都竖起耳朵。大家都知道,司马光说的每一个典故都意有所指。

"这羹汤有何特别之处?"华千机问。

"据说用了五味调和之法,"司马光说,"酸甜苦辣咸,各有侧重,却又相辅相成。老农说,治国如烹羹,太过或不及,都难以成汤。"

华千机若有所思:"司马大人的意思是......"

"新政之争,表面上是激进与保守之争,实则是过与不及之辩。"司马光说,"就像医者用药,猛药可治重症,却也伤及元气。温补之法虽慢,却能固本培元。"

这番话一出,殿内众人都露出思索的神色。范仲淹和吕夷简更是若有所悟。

"说得好!"皇帝突然开口,"朕昨日饮羹中毒,今日却因羹得悟。司马爱卿,你且详细道来。"

司马光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臣已将想法写在这里。这是一个\'五味调和\'的施政方案......"

他的方案分为五个方面:

其一,关于农事。

"就像调羹要用新鲜食材,治国首重农桑。应当减轻农税,改良耕种之法......"

其二,关于商贾。

"如同香料点染,盐铁之利不可或缺。但当疏通商路,平抑物价,使百姓能享其利......"

其三,关于军政。

"犹如火候之调节,既要整饬军备,又要节制用度。华医者改良军粮一事,就很值得推广......"

其四,关于吏治。

"似水之调和,官员选拔当如良厨择材,不可急功近利,要以德行为先......"

其五,关于民生。

"这是如同味之总成,前面种种,都是为了百姓能安居乐业,与民同甘共苦......"

说到这里,司马光转向华千机:"华医者以为如何?"

华千机深深一揖:"司马大人此言,与医食之道不谋而合。医者治病,讲究标本兼治。这\'五味调和\'之法,正是治国良方。"

他取出昨夜配制的一包香料:"比如这个,是臣根据\'五味调和\'之理研制的。闻之可清心明目,助人思虑。"

司马光接过闻了闻:"好一个\'五味调和\'!不知华医者如何配制?"

"这要从选料说起,"华千机解释道:

"其一,用沉香为君,取其稳重持久。

其二,用檀香为臣,助其化浊为清。

其三,用丁香为佐,增其温和之性。

其四,用龙涎为使,导其上达之力。

其五,用本土香料调和,使之根深叶茂。"

"这不正是为政之道吗?"司马光赞叹,"以仁德为君,以贤才为臣,以法度为佐,以吏治为使,以民心为本。五者调和,方成大器。"

这时,吕夷简突然起身:"既然说到香料,老夫倒想请教华医者一事。"

"吕大人请说。"

"听说西夏进贡的\'玉魂香\'有问题,"吕夷简阴测测地说,"不知华医者能否辨别真伪?"

华千机心中一凛,知道对方是在试探:"正好,我昨夜研究了一些香料,或许能为大人解惑。"

他取出几个小瓷瓶:"这些都是从不同渠道收集的香料样品。吕大人请看......"

他将瓷瓶逐一打开,让众人闻香:

"这是正品玉魂香,气味清雅;

这是仿制品,香气浮躁;

这是掺杂了别的香料的,味道驳杂;

这是加了毒物的,暗藏杀机......"

最后一瓶打开时,吕夷简的脸色明显变了。

"这味道......"司马光若有所思,"似乎在哪里闻到过......"

"回大人,"华千机说,"这正是昨日羹汤中的香气。"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骤然紧张。

吕夷简强作镇定:"这...这不过是巧合罢了。"

"巧合?"华千机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那个绣着芙蓉花的香囊,"那这个又作何解释?"

吕夷简脸色大变:"你...你怎么会有这个?"

"此物是在养心殿内发现的,"华千机说,"囊上的芙蓉花和\'吕\'字,似乎透露着某些信息。"

司马光接过香囊仔细检查:"这绣工,倒像是出自吕府千金之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正是家父爱女所绣。"一个清朗的声音突然响起。众人转头看去,只见一个年轻文士大步走来。

"小弟吕晦之,见过诸位大人。"年轻人先是行礼,然后直视着吕夷简,"家父,事已至此,何不说实话?"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殿内众人一时愕然。吕夷简更是脸色铁青:"逆子!你......"

"孩儿知道自己这么做会寒了父亲的心,"吕晦之沉声道,"但为了大宋的未来,不得不如此。"

他转向皇帝:"陛下,孩儿有罪,请容孩儿将事情原委道来。"

皇帝点点头:"说。"

原来,吕晦之早就发现父亲与西夏细作往来。起初他以为只是普通的贿赂,后来才知道对方是想通过毒香来瓦解大宋的力量。

"那天我无意中发现妹妹的绣品被人用来装毒香,"他说,"这才知道事态严重。本想劝阻父亲,却发现......"

"发现什么?"范仲淹追问。

"发现西夏使团不只是贿赂了礼部的官员,还在军中安插了眼线。他们想趁新政推行之际,在朝中制造混乱。"

华千机心中一动:"所以军需案和这次的毒香事件......"

"正是一体两面。"吕晦之说,"他们先是用毒香试探,见计划成功,就开始在军需上动手脚。若不是华医者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这番话说完,殿内一片寂静。吕夷简面如死灰,瘫坐在地。

"陛下,"司马光突然开口,"老臣以为,此事可以成为推行新政的契机。"

"哦?此话怎讲?"

"新政之争,表面上是党争,实则关乎国运。"司马光说,"今日之事证明,我朝确实需要改革。但改革之道,当如医者治病,以五味调和为上。"

他转向华千机:"华医者,你的\'五味调和\'之法,不正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吗?"

华千机恭敬回答:"正是。医者治病,既要去疾,更要养生。治国之道,也是如此。太过猛烈则伤元气,太过和缓则病症难除。关键在于把握分寸,调和得当。"

范仲淹眼前一亮:"所以新政也应当采取渐进之策,既要革除积弊,又要顾及根本。"

"正是此理。"司马光说,"臣请陛下明察:吕大人虽有大错,但其子尚知大义。不如借此机会,既惩前,又治后。"

皇帝思索片刻:"那依爱卿之见,应当如何处置?"

"可效法医者治病之道,"司马光说,"先去其疾,后养其身。对吕大人,当革职查办,以正视听。但对吕晦之这样的贤才,却要妥善任用,以励来者。"

他停顿一下,又道:"至于新政,也当如此。先整治急需改革之处,同时也要考虑各方承受能力,循序渐进,方能取得实效。"

范仲淹若有所思:"确实,之前我们的改革步子迈得太大,难免引起反弹。若能如华医者的五味调和之法,或许更容易为人接受。"

华千机趁机补充:"臣在医治军中将士时发现,很多问题都是积累已久,非一日之功可解。但只要方向正确,假以时日,必能见效。"

"说得好!"皇帝龙颜大悦,"朕思来想去,终觉得非改革不可。但改革之道,确实需要讲究方法。就如朕这次中毒,若不是华医者以缓药调理,恐怕早就......"

他没说完,但众人都明白其中深意。

"陛下圣明!"司马光说,"臣请以华医者的五味调和之法为基础,重新拟定新政章程,使之既能除弊,又不伤身。"

皇帝点头:"准奏。"

就这样,一场本应剑拔弩张的对决,因为司马光的调和之策,反而让新政有了新的转机。

华千机走出养心殿时,司马光叫住了他:

"华医者,老夫有一事相求。"

"大人请说。"

"老夫正在编撰一部历史着作,名为《资治通鉴》。其中有一章专门记载各朝饮食民生之事。不知华医者可愿为我提供一些见解?"

华千机大喜:"这正是医食之道的根本。能为大人效劳,是臣的荣幸。"

离开皇宫后,司马光邀请华千机到他的书斋一叙。

书斋名为"涑水轩",取自司马光故乡的一条小河。整个院落布置简朴,但处处透着文人雅致。案头上堆满了典籍,都是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时收集的史料。

"华医者,你可知我为何对医食之道如此关注?"司马光为华千机斟了一杯清茶。

茶是西湖龙井,清冽甘甜。华千机品了一口,轻声道:"莫非与大人编撰《资治通鉴》有关?"

"正是。"司马光说,"史书记载的多是帝王将相的功过是非,却很少关注寻常百姓的饮食起居。但老夫以为,一个朝代的兴衰,往往就藏在这些细微之处。"

他翻开案头的一本史稿:"比如这里记载的汉武帝时期,因为穷兵黩武,导致百姓饥寒交迫。最后不得不下诏改革,这不正印证了医食之道的重要性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

华千机若有所思:"大人是说,治国如同养生,要懂得适可而止?"

"正是此理。"司马光指着自己配的一株兰花,"你看这兰花,浇水太多则烂根,浇水太少则枯萎。治国也是如此,过犹不及。"

他站起来,在书架上取出一本medical文献:"这是前朝的《食疗本草》,记载了许多药膳方子。老夫注意到,其中很多理论都可以用于治国。"

华千机接过来翻看,只见书中详细记载了各种食材的性质和搭配之法。

"比如这里说的\'四气五味\'之说,"司马光指着一段文字,"寒热温凉,相生相克。这不正是朝廷各派势力的写照吗?"

"确实如此。"华千机说,"就像今日的新政之争,表面上是路线之争,实则是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若能像调配药膳一样,让它们达到平衡......"

"所以我想在《资治通鉴》中专门开一章,"司马光说,"记载历代的饮食民生之事。既为后人留下医食参考,也能给治国者以启示。"

他取出一份详细的提纲:"这是我的初步构想,还请华医者指教。"

提纲分为几个部分:

其一,论民生。

"探讨各朝饮食变迁与民生关系,从粮食产量到市井百态,皆要记载。"

其二,论医术。

"历代名医的施治之法,尤其是那些影响朝政的医案,都值得研究。"

其三,论军食。

"军粮的改良与保存,直接关系到国家战力。这方面华医者最有发言权。"

其四,论饮馔。

"从官府到民间,各色饮食都要记录。这些都是了解一个时代的窗口。"

其五,论食德。

"饮食之道,不只是果腹,更寓含着做人处世的道理。"

华千机认真看完,深感佩服:"大人这个构想,可谓是前无古人。若能完成,必将成为千古巨着。"

"正因为任重道远,"司马光说,"所以特请华医者相助。你在军需案和这次毒香案中的表现,让我看到了医食之道的深远意义。"

他取出一个玉制的印章:"这是我的私印,上面刻着\'涑水居士\'四字。今日送给华医者,也算是个纪念。"

华千机受宠若惊:"这...这怎么使得?"

"你我二人,一个悬壶济世,一个着书立说。表面上看是不同的路,其实都是为了这天下苍生。"司马光意味深长地说。

正说着,外面传来脚步声。是范仲淹派人送来消息:朝廷已经决定对新政做出调整,准备采纳司马光的建议,以"五味调和"之法循序渐进。

"这是好事。"司马光说,"新政若能稳步推进,必能造福百姓。"

华千机却突然想到什么:"只是这西夏细作的事......"

"你是担心他们还会有后手?"

"正是。之前的军需案和这次的毒香案,都显示他们布局已久。即便这次败露,恐怕还会有别的计划。"

司马光沉思片刻:"这倒提醒了我。明日欧阳修要办一场文会,不如请华医者也去参加。据说会有不少边塞来的文人,或许能打听到一些消息。"

"欧阳大人的文会?"华千机有些惊讶。

"不错。"司马光笑道,"他最近在研究饮食文化,说是要写一部《食货志》。这次文会的主题,就是\'食与文\'。"

华千机明白过来:"所以大人是想......"

"文人笔下,往往藏着真相。"司马光意味深长地说,"而真相,正是我们最需要的。"

夜色渐深,涑水轩内灯火依旧明亮。

"说起边塞文人,"华千机若有所思地说,"我倒是想起一个奇怪的现象。"

司马光正在整理案头的文稿,闻言抬起头:"哦?什么现象?"

"之前在军营查案时,我发现那些毒香的配方似乎暗合某种诗文格律。"华千机取出一张写满笔记的纸,"您看这个......"

他指着纸上的几行字:"这些香料的配比,若按五言诗的格式排列,竟然能读出某种韵律。"

司马光接过一看,眉头紧蹙:"有意思......这确实像是某种文人手笔。"

"而且,"华千机续道,"这种手法我在查阅医书时也见过。宋齐邱的《食医心鉴》中就有类似的记载,说是有人用诗词格律来记录药方,以防外泄。"

"你的意思是,这些毒香配方可能出自某个精通医术的文人之手?"

"不只是医术。"华千机说,"能把香料、毒药和诗文如此巧妙地结合,此人恐怕还精通音律。因为这些配比的比例,与琴曲的节拍也颇为相似。"

司马光的神色越发凝重:"这倒让我想起一件事。前些时日,确实听说有个西域来的琴师,在边塞一带很受欢迎。据说他不但能演奏各地曲调,还精通香料调配。"

"西域琴师?"华千机心中一动,"可知此人现在何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

"据说准备来汴京献艺。"司马光说,"而且......"他压低声音,"听闻欧阳修的文会上,这人也会出现。"

两人对视一眼,都明白了对方的想法。

"所以大人建议我去参加文会,是为了......"

"不错。"司马光说,"这次文会表面上是谈文论道,实则暗藏玄机。欧阳修邀请这个琴师,恐怕也有深意。"

他站起身,从书架上取下一卷竹简:"这是最近从西域传来的一些文字记载。其中提到了一个叫\'音香密录\'的术法,说是可以用音律配合香料,达到影响人心智的效果。"

"原来如此!"华千机恍然大悟,"难怪那些中毒的将士,不只是身体受创,连心神都有些恍惚。这分明是......"

"音香之毒!"司马光说,"比单纯的毒药更可怕。因为它不只伤及肉身,还能摧毁意志。"

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古怪的琴声。声音若有若无,却让人心中莫名烦躁。

"这声音......"华千机警觉地起身。

"不好!"司马光快步走到窗前,"是西域的\'乱心曲\'!"

华千机立即从怀中取出一包特制的安神香,点燃后插在窗边的香炉中。淡雅的香气渐渐驱散了那股令人不安的琴音。

"好在你准备充分。"司马光松了口气,"看来对方是在试探。"

"不只是试探。"华千机说,"他们是在警告我们,表示他们已经知道我们发现了他们的计划。"

"那明日的文会......"

"恐怕会很热闹。"华千机说,"不过这倒给了我一个主意。"

他从药箱中取出几味香料,开始调配:"既然对方擅长以音制香,我们不妨以香克音。这些都是能安定心神的药材,只要配比得当......"

司马光在一旁看着他熟练地处理各种香料,不禁感慨:"医者仁心,当真是国之大幸。"

"大人过奖了。"华千机一边调配一边说,"我不过是尽己所能,报效朝廷。况且有大人这样的贤臣在,何愁国事不兴?"

两人相视一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的信念。

夜色更深了,涑水轩外的风声中似乎还飘荡着若有若无的琴音。但有了华千机特制的安神香,那股令人不安的感觉已经消散。

"时候不早了。"司马光说,"你且早些休息,明日的文会还要养精蓄锐。"

华千机起身告辞,临走前看了眼案上的《资治通鉴》稿本。他知道,自己的医食之道,或许真能在这部千古巨着中留下一笔。

而明日的文会,必定会是一场博弈。不是单纯的文论,而是关乎国运的较量。

"且看明日,"他在心中暗道,"到底是音胜香,还是香克音......"

喜欢天厨食记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天厨食记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

最新小说: 双城:力挺金克斯,妖姬吃醋了? 升维人生 冰封末世:我有购物系统 最长的墓志铭 空间通末世:囤亿万物资养个战神 NBA:我,史上最强落选秀 残城最后的光 第五人格:记者小姐重生后 魔幻手机,开局复制傻妞,稳一手 庶子凶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