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风呼啸,黄沙漫天。
宣威军大营外,一队骑兵正在操练。寒风中传来整齐的号令声,马蹄声,还有士兵们的呐喊声。
华千机站在中军大帐外,看着这些身着重甲的将士。他这次来宣威军,是应狄青将军的邀请,为军中将士改良军粮。
"华医者。"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华千机回头,只见狄青大步走来。这位名震天下的大将军,虽然已过不惑之年,但依旧精神矍铄,目光如电。
"将军。"华千机行礼。
"进帐说话。"狄青做了个手势。
帐内燃着炭火,驱散了些许寒意。狄青让人上了热茶,这才开口:
"华医者,你可知我为何召你来?"
"是为了军中伙食?"
"不止,"狄青说,"这次叫你来,是有一件更重要的事。"
他起身踱步到地图前:"你看这里,西夏、契丹,还有吐蕃。这些年来,边境时常有摩擦。虽然朝廷与他们都有和约,但......"
"将军是担心......"
"战事随时可能爆发,"狄青说,"而一旦开战,最重要的就是军需补给。尤其是军粮。"
他转身看着华千机:"你在太医院任职,应该知道,军中伙食一直是个大问题。将士们风餐露宿,如果没有好的饮食补充,很容易生病。"
华千机点头:"确实如此。而且边境天气多变,粮食储存也是个难题。"
"正是!"狄青说,"所以我需要你帮个忙。"
他从案几下取出一个木匣:"这是我这些年收集的各种军粮方子,有些是从西域商人那里买来的,有些是从降兵口中得知的。"
华千机接过木匣,只见里面装满了各种字迹的纸张,有汉文,也有胡人文字。
"我想请你研究这些方子,"狄青说,"看看能不能研制出一种既便于携带,又能保存时间长的军粮。"
"这......"华千机翻看着方子,"有些配方似乎很特别。"
"没错,"狄青说,"比如这个\'胡麻饼\',据说可以存放半年不坏。还有这个\'羊肉脯\',不仅耐储存,还能补充体力。"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喧哗。一个副将快步进帐:
"将军,出事了!"
"什么事?"狄青脸色一沉。
"前哨营有多名将士突然腹痛呕吐,"副将急声道,"军医说可能是食物出了问题。"
狄青转向华千机:"华医者......"
"我这就去看看。"华千机已经提起医箱。
前哨营就在大营东侧,一路上不时有士兵匆匆跑过。到了营地,只见十几名将士正躺在地上痛苦呻吟,脸色发青。
"什么时候开始的?"华千机一边查看病人一边问。
"今早用膳后,"军医说,"起初只有两三个人不适,后来越来越多......"
华千机检查了几位病人的症状,又查看了他们的餐具和剩余食物。
"是这个,"他指着一锅糜子粥,"里面有霉变。"
"霉变?"狄青皱眉,"这批粮食是前天刚运到的。"
华千机打开粮袋查看:"果然有问题。这些粮食应该是在运输途中受潮了。"
他取出一把糜子仔细观察:"看这颜色,已经开始发霉。煮成粥后,毒素就散发出来了。"
"那现在......"
"我带了些草药,"华千机说,"可以暂时缓解症状。但最重要的是要把所有受潮的粮食都检查出来。"
他一边配药一边解释:"这种霉变很难察觉,如果不仔细查看,很容易忽略。尤其是在行军途中,条件艰苦,更容易出问题。"
狄青若有所思:"所以你之前说,储存是个大问题......"
"正是,"华千机说,"尤其是在边境,天气多变。如果不能解决储存问题,即便有再多粮食也是枉然。"
他给病人服下药后,转向狄青:"将军,我想看看你们的粮仓。"
粮仓在营地西侧,是几间木质房屋。华千机仔细检查了储存环境,又取样查看了各类粮食。
"问题很大,"他最后说,"这样的储存方式根本不行。"
"怎么说?"
"首先是通风,"华千机指着房顶,"要开几个透气的天窗,让空气流通。其次是地面......"
他敲了敲地板:"太潮湿了。需要铺一层干草,隔绝水汽。另外,粮食不能直接堆放,要用木架垫高。"
狄青认真听着,不时点头。
"最重要的是,"华千机说,"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这些我都明白,"狄青说,"但真正让我担心的是......"
他压低声音:"如果真的开战,行军途中要带大量粮食。那时候的储存问题,才是最难解决的。"
正说着,一阵马蹄声传来。
一队骑兵疾驰而来,为首的是一个面容沧桑的老者,身着普通商人服饰,但举止间透着几分不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杨老!"狄青似乎认识他,快步相迎。
老者翻身下马,向狄青行了一礼:"狄将军,多日不见。"
"快请进帐。"狄青做了个手势,又对华千机说,"华医者,这位是杨老,是我多年的故交。"
进帐后,杨老直接开门见山:"将军,西夏那边有动静了。"
"什么动静?"
"他们在暗中调集粮草,"杨老说,"而且找了不少西域商人,收购各种特制的干粮。"
狄青眉头紧锁:"果然要动手了......"
"不止如此,"杨老取出一个油纸包,"我在西域商人那里发现了这个。"
他打开油纸,露出一块暗褐色的饼状物。
"这是......"华千机凑近查看。
"西域军中常用的\'铁饼\',"杨老说,"可以存放一年不坏,而且补充体力的效果很好。"
华千机仔细观察:"原来如此,这是用特殊方法处理过的肉干和面粉......"
"没错,"杨老说,"西夏就是靠着这个,解决了行军补给的问题。"
他看向狄青:"将军,如果真的开战,这将是个大问题。"
狄青沉思片刻,突然问华千机:"你能不能研究出类似的东西?"
"这......"华千机仔细思索,"需要一些时间。不过,我倒是想到一个更好的办法。"
"什么办法?"
"与其完全照搬西域的方子,"华千机说,"不如结合我们自己的特点来改良。比如......"
他取出几味药材:"这是党参、黄芪,还有一些滋补的药材。如果能把这些合理添加到军粮中,不仅能解决储存问题,还能增强将士们的体力。"
"这倒是个好主意,"杨老说,"但关键是如何保存。"
"我看过将军给的那些方子,"华千机说,"里面有一个\'封气法\'很有意思。如果能把这个方法和药材配伍结合起来......"
正说着,外面又传来一阵骚动。
"报!"一名斥候快步进帐,"发现西夏细作!"
"在哪里?"狄青问。
"在粮仓附近,"斥候说,"已经抓住了。"
杨老和狄青对视一眼,快步走出大帐。华千机也跟了出去。
粮仓外,几名士兵押着一个穿着商人打扮的男子。那人虽然被擒,却面不改色。
"搜出了什么?"狄青问。
"回将军,"士兵递上一个布包,"发现这个。"
打开布包,里面是一些粉末和几张写着胡人文字的纸张。
华千机仔细查看粉末:"这是......"
"是毒药,"杨老接过话,"西夏人惯用的\'腐粮散\'。撒在粮食上,可以加速霉变。"
狄青脸色一沉:"这么说,今天的事......"
"很可能就是他们干的,"杨老说,"这是他们常用的手段。在战前破坏敌军粮草。"
华千机回想起早上的情况:"难怪那些粮食会突然霉变。"
"带下去严加审问!"狄青下令。
等士兵带走细作,杨老突然说:"将军,看来时间不多了。"
"是啊,"狄青说,"如果西夏已经开始行动,战事恐怕比我们预想的要早。"
他转向华千机:"华医者,军粮的事就拜托你了。"
"将军放心,"华千机说,"我一定尽快......"
"等等,"杨老突然开口,"我倒是想起一件事。"
他看了看四周:"这事关系重大,还是进帐再说。"
回到大帐,杨老从怀中取出一个青铜小匣:"这是我们杨家的传家之物。"
打开匣子,里面是一卷泛黄的羊皮纸。
"这是......"华千机接过羊皮纸。
"我们杨家军的军粮秘方,"杨老说,"是我太祖杨业将军留下的。"
华千机小心展开羊皮纸,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和图样。
"这些年来,"杨老说,"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可以托付的人。今天见到华医者,我觉得时机到了。"
华千机仔细研读羊皮纸上的内容,越看越是惊讶:"这真是......"
"怎么样?"杨老问。
"太精妙了!"华千机说,"这里面不仅有制作方法,还有养护之法,甚至连行军途中如何调配都写得很详细。"
他指着图样:"您看这个\'层叠封存法\',用油纸多层包裹,中间还要加入驱虫的药材。这样可以防潮防蛀,保存时间更长。"
"没错,"杨老说,"当年我太祖在幽州镇守时,就是靠这个法子,解决了边军的补给问题。"
他抚摸着羊皮纸,眼中流露出追忆之色:"那时候,边境战事频繁,补给线常常被切断。但我们杨家军从来没有因为粮草问题影响作战。"
狄青也凑过来看:"这里还记载了一些特殊的配方。"
"是的,"华千机说,"比如这个\'铁骑饼\',是专门为骑兵设计的。不仅便于携带,还特别添加了一些补气养血的药材,可以帮助将士们抵抗风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他又指着另一处:"还有这个\'夜行粮\',是为夜间行军准备的。里面加入了能提神醒脑的药材,可以帮助将士们保持清醒。"
"确实神妙,"狄青赞叹,"难怪杨家军当年战无不胜。"
"不止如此,"华千机继续研读,"这里面还有很多独特的见解。比如说根据不同季节调整配方,针对不同地域改变制作方法......"
杨老点头:"这就是我要托付给你的原因。这些方子不仅是简单的制作方法,更包含了我们杨家几代人的经验和智慧。"
他看向狄青:"将军,如今西夏虎视眈眈,我们不能让先辈的智慧埋没。华医者医术精湛,又懂得养生之道,由他来继承和发展这些方子,再合适不过。"
狄青深以为然:"确实如此。不过......"
他转向华千机:"这份重任,你可愿意接下?"
华千机郑重行礼:"能继承杨家军的衣钵,是晚辈的荣幸。我一定尽心钻研,不负先贤期望。"
"好!"杨老欣慰地说,"不过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
他压低声音:"这些方子里,还藏着一个更大的秘密。"
"什么秘密?"华千机问。
杨老指着羊皮纸的背面:"你看这些暗纹。"
华千机将羊皮纸对着烛光仔细查看,果然发现一些几乎看不见的细小文字。
"这是......"
"这是我太祖临终前留下的预言,"杨老说,"他说中原迟早会面临三次大劫。第一次在幽云,第二次在河北,第三次......"
他顿了顿:"第三次将是最大的劫难,整个中原都会陷入战火。"
狄青脸色一变:"幽云之劫已经应验了,就是去年的辽人南侵。河北之劫......"
"很可能就是即将来临的西夏之战,"杨老说,"所以我必须把这些方子传下去。因为到了第三次大劫时,军粮补给将是最关键的问题。"
华千机仔细辨认那些暗纹:"这里还提到了一些特殊的配方。"
"没错,"杨老说,"这些都是针对特殊情况准备的。比如这个\'千里粮\',是专门为长途奔袭设计的。还有这个\'耐战饼\',可以让将士们在恶劣环境下坚持更久。"
他神色凝重:"我太祖说,这些方子到了第三次大劫时会派上大用。但具体如何使用,就要靠后人去摸索了。"
狄青若有所思:"所以你选择在这个时候把方子传出来......"
"是的,"杨老说,"现在正是关键时刻。华医者不仅要继承这些方子,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等到第三次大劫来临时,我们才能有充分的准备。"
华千机深感责任重大:"杨老放心,我一定会认真研究每一个细节。"
"还有一件事,"杨老说,"这些方子也可以用来救济灾民。我太祖说,大劫之前必有天灾。到时候,这些方子就是救命的良方。"
他站起身,郑重地说:"华医者,我们杨家将这些方子传了几代人,就是为了等待一个真正能发扬光大的继承者。今天遇到你,我觉得是天意。"
华千机跪下行礼:"晚辈定当尽心竭力,继承发扬杨家军的这份宝贵遗产。"
"好!"杨老扶起他,"从今天起,这些方子就是你的了。至于如何运用,就看你的选择了。"
夜色渐深,营帐外传来换岗的号角声。华千机抚摸着羊皮纸,感受到了一种跨越百年的责任和使命。
他知道,自己接下的不仅是一些军粮方子,更是一份关乎千万将士生死、百姓安危的重托。
而这,或许就是他在太医院时常常思考的问题:医者,不仅要治病救人,更要心系天下。
喜欢天厨食记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天厨食记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