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诚的北方方面军被调去了远东跟随夏军作战,原诚一下子失去了六十万主力部队的指挥权,国内只剩下五十万常备军和五万一字曰心冲锋队。
而奥斯曼帝国,常备军队超过一百万,动员后更是拥有三百多万军队,仅凭中山国的体量是无法灭亡奥斯曼帝国的,但是原诚依旧进行了这场战争。
并且,为表忠心,原诚不惜代价的同奥斯曼军队血战。
因为原诚知道,虽然名义上进攻奥斯曼帝国的主力是中山军,但是其实还得依靠夏军,奥斯曼帝国是打通前往东东查理曼王国最快也是最近的通道。
卫辉腾元帅不是隔岸观火的,西线的夏军,将是原诚灭亡奥斯曼帝国最好的助力。
可想要夏军出兵,时机未到。
原诚知道,前期的战斗只能由中山军来完成,不然,就算中山军把血流干了。
也未必等得到夏军。
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西方联盟国内部互相猜忌、勾心斗角,大夏帝国也未必完全信任自己的属国。
毕竟,北海帝国背叛大夏帝国的先例近在眼前,而明面上一个阵营的属国实则担心自己在战后被大夏帝国吞并。
暗地里不可能做到同仇敌忾。
中山国刚被敲打,原诚虽然放弃了对中山国统治权,打算战后并入大夏帝国。
但原诚有了新的心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