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我要整顿禁军之权!
“明日开朝会,陛下召见群臣。”
枢密院派来传达诏令的人到了内殿直的驻地时。
李奕正在营房的校场上练习射箭。
这些年来,他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
那就是在心情烦闷时,或者遇事不决时,他都会用练习射箭来排解。
因为一旦握住了弓矢,李奕的内心就会很快平静下来。
毕竟想要提升射箭的技艺,除了要有一定的天赋之外,还需要经年累月的锻炼。
不可或缺的就是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力。
李奕在射箭方面的天赋是有的,他主要是通过反复的练习,来加强手感和熟练度,以及磨砺足够的耐心和专注。
同时也能靠练习射箭来稳定心绪,可以更理智的思考一些事情。
“嗯,我知道了。”
李奕射出最后一支箭,随手将弓递给一旁的李汉超。
“李都使真乃神射也!”
李汉超望着远处的靶标,由衷的敬佩了一句。
李奕总共射了二十余箭,皆在百步之外,而无一落靶,全部正中靶心。
这一手箭术不论是谁见到也要夸一句神射。
李奕笑道:“人活一世,总要有一技之长,我只是一介武夫,除了这射箭的本领还算凑合,也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
“李都使太过谦了。”
李汉超自然不会把李奕自谦的话当真,但他还是顺着这话头接了一句。
等到传信的人离开,李汉超凑到李奕跟前,小声道:“官家看来并无大碍,李都使可以安心了。”
闻言,李奕心里不免又对李汉超高看了几分。
这货虽是武夫出身,但脑子很灵活,才到东京不过两天,很多情况都未必摸得清,却也能说出这番话来。
可见他颇有主见和洞察力,对局势看得也很透彻。
李奕面色不变,微微颔首道:“若不是有陛下的提携,我现在还只是个小校……自然希望陛下身体康健。”
他这话说的很直接,虽然不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但却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李汉超当即连声称是。
其实,李奕很怀疑这货到底是不是因为性子太直,得罪了上司,才被逼离开军队的。
在和李汉超相处的这段时间,李奕发现他并非想象中那般执拗,不懂得逢迎拍马。
反而为人处世还很圆滑,面对李奕时表现的非常谦恭。
这种人真会因为性格问题而和领导闹掰?
不过李汉超确实有真材实料,而且目前的表现也算忠心。
至于他究竟是因为服气李奕,还是单纯想要抱大腿,其实也没那么重要。
人毕竟是活物而不是冰冷的机器,心里多少都会有自己的小九九。
只要堪用且听话,能为我所用就行。
李奕又道:“汉超,你要不要来试试射几箭?”
李汉超连忙摇头:“小人也就只会骑骑马,耍一耍长枪大戟,射箭这本事,有李都使在前,小人可不敢献丑,徒惹人笑话。”
“无妨。”李奕笑道,“在战阵上迎敌,我等主要还是看骑战的本事,射箭准不准倒是其次,只要能拉弓射它一通就足够。”
李汉超附和着称是,随后又小心翼翼的将李奕的弓收入木匣,抱在胸前护好。
这把弓是太祖郭威赏赐给李奕的,本身就很值钱不说,也带有一定的荣誉性质。
李奕拍拍李汉超的肩膀,勉励道:“张都使虽许了你十将的军职,但这个人情却是我替你担的,你可别让我失望。”
“若是你干得好,再能攒一些功劳,我定全力保举你做指挥使,乃至更高的位置,也未必不能想一想。”
李奕已经开始逐渐学会如何当一个上位者。
就连这画大饼的能力也练的有模有样。
李汉超强忍着激动,拍着胸脯保证道:“小人绝不辜负李都使的提携,好听的话说再多也无用,您只管看小人的表现即可。”
李奕轻笑一声:“好,那我拭目以待……”
回到营房。
李奕交代马仁瑀,让他带着张建功和李汉超,前去陈桥驿把舅舅一家,以及他的妻儿父母,都接到正阳坊的那座宅子。
当时得知皇帝不能视朝的消息后。
因为担心东京情况有变,所以他准备暂时不让亲眷进东京。
但眼下既然事情已经明了,那就没必要让亲眷再滞留驿站。
“对了,你们路上不要太着急,今晚先在陈桥驿过夜,明天一早再往回赶。”
三人临走时,李奕又拉住马仁瑀交代了一句。
他这么交代,也是为了保险起见。
马仁瑀带着一帮子家眷,赶路速度不会太快,明早从陈桥驿出发,最快也要中午才能到东京。
到时朝会肯定已经结束,柴荣是个什么状态,自然就会一清二楚。
真有什么意外情况,也能有转圜的余地。
马仁瑀三人离开后,李奕又在营房坐了一会儿。
随后,他便出了内殿直的驻地,骑着马往家赶。
回到东京的这两天,他一直待在军营,还没来得及回家看看。
刚骑马拐过街角,李奕看见宅院门口一道身影,正翘首以盼的四处张望。
不是郭氏还能是谁?
“驾!”
李奕当即催动马儿,加快了几分速度。
很快,他便进入了郭氏的视线内。
“二郎!”
郭氏瞬间惊喜莫名,提着裙角“噔噔”下了台阶,快步迎上前来。
李奕翻身下马,张开怀抱,本想迎接对方的飞扑。
但郭氏走到跟前,看着李奕的举动,先是一愣,随后才反应过来,红着脸白了他一眼。
李奕幡然醒悟,就算是在后世,男女在大街上热烈拥抱,都会有人觉得害羞。
更别说眼下这个时代。
就在这时,门房郑阿大上前来牵马,忍不住道:“大娘子这几天早晚都会到门口等阿郎,一等就是个把时辰哩。”
李奕闻言心中一柔,轻轻牵起郭氏的小手,触感上有些粗糙,还能摸到老茧,这都是操劳早饭铺所造成。
自从兄长病逝后,有接近两年的时间,郭氏一个人忙着铺子的事。
然而最终她辛苦攒的血汗钱,全都一股脑拿出来替李奕交了赔偿。
现在想想,自己先前为了避讳,怕惹人闲话,月余才回早饭铺一趟。
自认为是为郭氏好,但实际上不过是一厢情愿。
难道那真是郭氏想要的尊重吗?
学会珍惜眼前人要比任何冠冕堂皇的借口都更有用。
李奕轻声唤道:“玉斕——”
原本被握住了双手,正羞怯的想往外抽的郭氏,听到这么一声轻唤,顿时动作一顿,转而不再挣扎。
门房郑阿大见状连忙牵着马走开。
李奕柔声道:“这早晚天气已经转凉,你在这门口站那么久,也不怕着凉。”
郭氏低声道:“来回夏津顶多七八日,二郎也只请了十天假,可这都十余天,还不见二郎回来,我便有些着急。”
“没甚大事,我这不是回来了吗?”“哎呀,怎么没看到舅舅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