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嘛……陈氏觉得自己的丈夫虽没多大本事,但摊上了一个好姐姐,瞧瞧生出的儿子多有本事!
“咱们现在都是沾了二郎的光,你以前还说……”舅舅刘大小声嘟囔道,但被妻子白了一眼后,他又将剩下的话咽了回去。
转而他又叹气道,“阿姐真是命苦,没过上什么好日子,二郎这般有出息她也看不到了……”
舅舅刘大心里还惦记着自己已故的姐姐,想到如今的富贵日子自己姐姐也享受不到,情绪不禁有些低落起来。
舅母陈氏暗中掐了自己丈夫一下,又看向李奕一脸讨好道:“奕哥儿,你表兄他没什么本事,可还有一把子力气,你把他带在身边,给你跑跑腿打打杂,总不能让他在这白吃白喝不是?”
“舅母说这话就见外了,咱们都是一家人,说什么白吃白喝的,难不成还怕外甥我养不起几口人吗?”
李奕坐在主位上,接过侍女递来的白粥,笑着回道,“不过表兄若真想找些事做,等忙过这段时间,我让人给他寻摸个营生,先干着再说。”
他的这位表兄跟舅舅一样,也是憨厚老实的性子,只是确实没什么长处,只会干些苦力活。
李奕身边并不缺跑腿打杂的,自然没必要让自家表兄跟着,索性不如给他找个营生干,能赚点就赚点,不能赚也无所谓。
反正以李奕现在内殿直都指挥使,再加上遥领刺史的双俸,养个大几十口人也绰绰有余。
舅母陈氏忙喜笑颜开道:“这还不是奕哥儿你一句话的事。”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李奕笑笑并没有接话,端着碗喝了一口粥,顺便扫了几眼舅舅一家八口人。
舅舅刘大有些沉默,不怎么爱说话,反倒是舅母一直在没话找话说,但基本也是在讨好李奕。
表兄刘正琦倒很特立独行,吃饭不上桌坐着,却蹲在门槛边一手端碗,一手拿着饼子在埋头干饭。
也不知是不是在乡下养成的习惯。
表嫂齐氏则略显拘谨,不多说也不多看,吃饭的同时还要顾着两个年幼的孩子。
至于表弟和表妹更是一言不发只顾闷头吃饭。
最轻松自在的大概就属李奕的表外甥、外甥女。
两个小家伙没什么心思,看着一桌丰盛的早餐,直流口水。
恨不得要把嘴巴塞满,吃得手上嘴角都是脏污。
表现各异的众人,让李奕想起后世的一幅名画:《最后的晚餐》
李奕心中好笑,转头凑到郭氏耳边,低声道:“那银簪子有些俗气,等有时间我给你弄一套好看的步摇。”
郭氏一愣,感受到李奕的温热吐息吹到自己耳畔,她顿时一脸灼热,直接红到了耳根。
她偷偷瞥了一眼,舅母似乎注意到李奕的小动作,朝这边看了过来。
郭氏连忙轻轻推了李奕一下。
李奕这才拉开了和郭氏的距离。
他本就不准备对舅舅一家瞒着他和郭氏的亲密关系,只不过知道郭氏脸皮薄,所以他暂时没主动挑明这事。
不过等舅舅一家再多待一些时日,这事不用说大家也能心知肚明。
就这样,一大家子的早餐,在略显尴尬的气氛中结束。
临走时,李奕随口对舅母陈氏道:“玉兰已经长成大娘子,别把她再当小孩子看,也该要注意些男女之防。”
虽然他这话说得很委婉,但想来舅母陈氏应该听得懂。
……
骑马赶到衙署。
殿前军各部有不少主将已经到了,禁军出征回来休整了半个多月,各部也开始逐渐恢复正常的值守。
不过李奕没见到张永德来衙署,也不知是不是昨天真喝多了。
在官房坐了一会儿。
李奕不免觉得有些无聊,暂时也没什么事需要他处理,索性便准备前往内殿直的营房转转。
谁知这时枢密副使魏仁浦却遣人来请他。
一见到魏仁浦,对方就笑着开口道:“李都使的清闲日子怕是没了,陛下准备给你派个新的差遣。”
李奕疑惑道:“魏枢使,不知是何差遣?”
魏仁浦道:“陛下要命你为殿前点检诸军仪容使,协助殿前军和侍卫司的二位主将,督办整顿禁军之事宜。”
我靠!
殿前点检……要是能把后面五个字给去掉,然后中间再加个“都”就好了。
当然,李奕也只是这么想想罢了。
目前他的资格还差得太远……
眼见李奕有些发愣,魏仁浦开玩笑道:“莫非李都使不愿替陛下分忧?”
“属下不敢!”
李奕瞬间回过神来,当即表忠心道,“能得赖陛下信重,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我,属下定当全力以赴。”
“不是全力以赴,而是一定要办好。”
魏仁浦略显严肃的提醒道:“点检诸军使虽只是个临时的差遣,但军队乃国家之根本,整顿禁军之事责任重大,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顿了一下,他语重心长道,“陛下可是对李都使你寄予厚望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