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仁瑀大大咧咧道:“要说有异心也轮不到咱们,陛下以后怕是还需要奕哥儿你去帮着防备那两位呢。”“以后少说些废话!”李奕训了他一句。
不过马仁瑀说得也是实话,李奕现在确实还没资格有异心。
大伙儿只会当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往上爬。
李奕继续道,“我只准备从飞鹰都的那批人里,择选二三十人出来,再加上你们几个进入整顿禁军的将校队。”
“剩下的人手自然都丢给枢密院去操心安排。”
“谅谁也说不出咱们做的有什么不对。”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张建功开口道:“若咱们得罪人太多,以后在禁军中会不会难做?”
李奕轻笑道:“未必会得罪多少人,咱们只是裁汰老弱,编练精锐罢了,真正有本事的自然会留下来,或许还能往上升一升。”
“而那些没有本事的,又能翻起什么大浪来?”
“只要注意好分寸就行……”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几人点头称是。
不过李奕心里还有一句话没说,他最大的目的,其实是想要把那些中下层的将校,都换成亲近自己的人。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李奕不想走赵大的路,一心只想当后周的大忠臣。
他也必须要借助整顿禁军的机会安插自己的力量。
毕竟想要当忠臣,你也得要有能自保的底牌。
况且有些事到最后也不是你想不想的问题。
除非你只想混吃等死,自然可以什么都不做,但只要还有上进心,想要努力往上爬,很多事你不得不去未雨绸缪。
……
散员军的驻地。
赵匡胤坐在营房门口,望着营门边的几棵大榆树,愣愣出神。
突然间,他轻叹了一口气。
“奕哥儿啊,奕哥儿……我当初怎么就没瞧出来你竟是这般厉害的人物!”
此时此刻,赵匡胤的心中五味杂陈。
他回想起自己和李奕结识以来的种种,不禁油然而生一种自己瞎了眼的感觉。
可谁又能想到那看起来和气有礼的年轻后生会有今日的风光?
高平之战,阵斩张元徽。
忻口一战,击退辽军,弄死辽国政事令耶律敌禄。
这一桩桩的功劳早已是天下扬名。
但更难能可贵的是,对方既有勇也有谋,在朝会上提出整顿禁军的计划,赵匡胤听了都不免暗自拍手称赞。
特别是那一番灭佛的言论,简直是……他娘的妙极了!
事办了,钱赚了,还能说是为了佛门好。
你说年纪轻轻的怎会有这般独到的见解?
“既生胤何生奕……”
若是赵匡胤看过三国演义,怕是都会喊出这句话来。
只可惜现在就连罗贯中的祖宗都还不知道在哪呢,赵大肯定是没法用这句名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慨了。
“元朗!”
就在这时,营门外传来一声呼喊。
元朗乃是赵匡胤的字,能在军中直呼他字的人,那就只有他的发小石守信。
果不其然,只见石守信骑着马进了散员军的营地。
他手中还高举着一个东西。
石守信来到赵大跟前,当即翻身下马,同时晃了晃手中的东西,喜道:“元朗,你的好事来了!”
“好事?”
赵匡胤不明所以,伸手接过对方递来的缣囊,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张任命状。
“以散员都虞侯赵匡胤,兼殿前点检诸军仪容副使……”
看着任命状上的内容,赵匡胤顿时不敢置信,抬头看向自己的发小。
石守信笑着解释道:“这差事是李都使亲自向魏枢使举荐你的,正巧我今天在衙署当值,听说这事后,便去找魏枢使说了一声,让我来把这任命状带给你。”
“也省得要你自己去跑一趟了……”
“嗯?”
赵匡胤没顾着去听石守信后面的话,而是只注意到了李都使三个字。
他顿时一愣,忍不住道:“哪个李都使?”
赵匡胤心想:自己和张永德走得近,李重进又和张永德不和,怎么可能会去举荐自己呢?
“内殿直的李都使啊。”
“什么?奕哥儿!”
赵匡胤一脸惊诧。
听到石守信说是李奕亲自举荐的他,这可比李重进去举荐他还要让人震惊。
“元朗,有什么不对吗?”
“没什么。”
赵匡胤摇了摇头,他犹豫了一下,当机立断道:“我现在就去内殿直拜访一下李都使。”
“我陪你一起……”
“不用,我自己去就行。”
随即,赵匡胤让人牵来一匹马,直奔内殿直的驻地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