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陈闻礼的话,张维贤没去接,但是张维贤也知道,陈闻礼说的很有道理。
皇上培养勋贵子弟,其实也是在给勋贵一个机会,然后看看他们是不是可堪造就。如果可堪造就,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如果不堪造就,张维贤都不敢往下想了。
作为从永乐年间过来的勋贵,英国公府对很多事情都非常的清楚。
太祖开国伊始,废除前朝的子、男爵位,只设公、侯、伯三等爵位,而按照铁券,此三等又可细分为七等,即一等公、二等公、一等侯、二等侯、三等侯、一等伯、二等伯。
太祖开国之时,封了很多爵位,有的是实受封,有的则是死后追封,也就是有人生前受封的,那些死后追封(只是死后给个名号的)也很多。
如越国公胡大海、蔡国公张德胜,都是死后追封的,又不许子嗣袭爵,纯粹给死去的功臣一个名号。
实受封的公爵一共有七个,分别是魏国公徐达、鄂国公常遇春、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和信国公汤和。
七家国公里面,除了魏国公府还在,其他的谁还在?
像鄂国公常遇春、曹国公李文忠、卫国公邓愈和信国公汤和算好的了,除爵之后还能捞一个侯爵。韩国公李善长坐党死,宋国公冯胜赐死。
侯爵伯爵一共摄封了五十八家,除了诚意伯刘基、西平侯沐英、武定侯郭英之外,其余全都党坐赐死,或者被杀。
虽然有几家是永乐年间的被废的,剩下的全都死于洪武一朝。
永乐年间到现在,也不过封了一百多个爵位,现在剩下多少?五十家都没有。当今皇上又是一位雄主,是一位想要和成祖皇帝比肩的帝王。
大明的勋贵到了今时今日,必然要表现出自己的作用,否则前车之鉴并不远啊!
张维贤还记得自己爷爷和自己临终前说的话,作为勋贵,站在皇帝身侧,一定要让皇帝觉得你有用,否则末日就不远了。
天子之泽,五世而斩,当今皇帝连皇室宗室都要清洗,都要他们自食其力,何况是勋贵?如果勋贵不能表现出自己应有的作用,那这份恩德就会是催命符。
张维贤对爷爷的话深以为然,只不过他没想到事情这么快就来了。
看着下面的营地,张维贤叹了一口气,他压力很大,这一战只能打胜,而且还要胜的漂亮,否则朝堂怕是会掀起一波清洗了。
尤其是当今皇上对勋贵可以说非常的恩厚,发财的机会都带着勋贵。
在这种情况下,皇上怎么会允许朝廷之中的勋贵尸位素餐。朝堂上的勋贵也看的明白,皇上扶持朝堂上的军方新势力的意图很明显,否则勋贵们也不会对大肆向军中派出自己家的子弟了。
无论是支系旁支,还是直系血脉,全都入讲武堂。
甚至连世子都送了过来,都知道上战场是拼命的,可是这个时候你不拼命,那么以后你连拼命的机会都没有,张维贤深知这里面的残酷。
只不过这些话不能说,只能靠意会,这是一个大洗牌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