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font-size:16px">荒野重的指令犹未落地,白灵马车已经动手了。
引路人与车夫左右夹击,招魂人与诵经人前後围堵,持幡人手持十尺长竿居中伺机而动,五人大阵如铜墙铁壁般的将乐清秋的去路完全封Si。
就在白灵马车动手的同时,乐清秋也动手了。
他虽然和白灵马车这三个月中交手多次,虽然总是一沾即走,对白灵马车这五个人的功力高低也已了然於x。
持幡人是白灵马车五人大阵的核心枢纽,只要缺了持幡人,其余四人便只能单打独斗,白灵马车的巨大威力便大打折扣。
然而持幡人一向位於阵行中央,若要拿下他,势必得冒着被其他四人包围的风险,若想铤而走险,就得有同归於尽的准备。
虽说乐清秋早有觉悟,要活着离开黑山封印肯定难如登天,却仍一心打算多杀几个对手做为陪葬,即便是同归於尽,也得一次拉上两、三个人才划算。
因此,对乐清秋来说,持幡人非Si不可,只有先杀了持幡人,才有机会杀掉其他几人。
持幡人的武器是手中的十尺长竿,这只长竿能让他的攻击范围涵盖其他四名同夥,换句话说,他不但能支援到每个同夥,这些同夥也能阻隔敌人对持幡人的攻击。
乐清秋心想,要能一举击溃持幡人,就必须迅雷不及掩耳的发动攻势,要在其他四人还来不及反应时,瞬间突破他们所筑起的防线。
只要能突破这道防线,就有机会进到持幡人十尺长竿的范围之内,到时候这只十尺长竿反将成为累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确认了这一点,乐清秋没有半点犹豫,他不能白灵马车有时间识破他的计谋,於是选定了其中武功最高的诵经人发动攻击。
乐清秋之所以选择诵经人做为突袭目标,是因为既然他的武功最高,对持幡人十尺长竿的支援需求必然相对较低,只要能突破诵经人这道防线,接下来就更容易欺进持幡人。
相较於持幡人的十尺长竿,诵经人的武器不过是手无寸铁的一双r0U掌,这也表示诵经人对自己深厚内功的自恃,以及对JiNg妙掌法的信心。
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乐清秋而言,自然是更加投其所好,要知道乐清秋身为擎天阁阁主,就算不是慕山国的第一高手,但是在万宁山的长年薰陶下,即便是白灵马车、夜半歌声或修罗庄园这样的顶尖高手,若是一对一,也不会是他的对手。
这段时间,乐清秋是因为遭遇到多人夹击,这才只能一路挨打,根本没有在众人面前一展身手,当然这也提供了乐清秋顺势欺敌的机会。
一向自负的诵经人,就是错估乐清秋身手的其中之一,这三个月他看着乐清秋一路逃窜,尽管知道乐清秋的武功远在自己之上,仍始终相信白灵马车五人大阵的威力。
即便如此,诵经人也不敢有任何轻敌,毕竟他行走江湖多年,尤其白灵马车一向对付的都不是泛泛之辈,自然深知小心使得万年船这个道理。
只见乐清秋一上来便是雷霆万钧之势,诵经人当然知道该避其锋芒,毕竟这算是他们之间第一次正式交手,诵经人并不确定乐清秋藏有甚麽後手。
相较於乐清秋这个长年投身行伍的军人,诵经人在一对一的对决上显然更有经验,尤其是生Si一线的你Si我活,他更知道如何拿捏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面对着乐清秋的汹汹气势,诵经人毫不考虑的转为以退为进,毕竟身後还有持幡人帮自己兜底,左右更有引路人与车夫在两旁牵制,如果乐清秋真敢冒进,等待他的就是白灵马车最引以为傲的瓮中捉鳖。
早已打定主意直取持幡人的乐清秋,料想诵经人不会在第一次交手便与自己正面y杠,只要他稍有闪躲,便能藉机闯进持幡人的攻守范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即便是两旁的引路人与车夫,足足与自己还有五、六个身位的差距,即便他们得以及时看穿自己的意图,也来不及追上自己。
就在那电光火石间,乐清秋趁隙钻进持幡人十尺长竿的范围内,只要再进一步,便能来到触手可及的距离。
持幡人对乐清秋这狂风骤雨般的来势大吃一惊,没预期他竟会略过眼前的诵经人,直接找上自己,丰富的对战经验让持幡人当机立断的丢弃长竿,抡起双拳便与乐清秋短兵相接。
持幡人的武器虽是十尺长竿,但是他的一双铁拳才是真的杀器。
持长竿,不过是为了配合白灵马车的阵型,抛下长竿的持幡人,虽然就此失去对阵型的掩护,却也反而激出更强悍的持幡人。
然而,乐清秋要的就是破坏眼前的阵型。
乐清秋并不在乎对上白灵马车的任何一人,别说是一对一、一对二、一对三,只要不是完整的阵型,乐清秋都有把握取胜。
乐清秋要抢占的先手,就是破坏对方阵型,只要能破坏对方阵型,就有机会各个击破,而破坏阵型的关键就在持幡人身上。
持幡人为求自保,只能抡起铁拳应战,看准乐清秋就是一阵狂风骤雨的暴击,只要能对乐清秋稍做牵制,其他同伴就有机会掩护自己重拾长竿,再次将阵型支棱起来。
而乐清秋的打算,本来就是打Si一个不亏本,打Si两个算赚到,除了对持幡人的正面攻击外,对其他四人则是任由门户洞开,因此双方在一交上手时,就变成乐清秋与持幡人纠缠成一团,并且呈螺旋状不断的打转以变换角度,藉此避开其他四人的攻击。
持幡人万万没想到自己一向引以为傲的铁拳,在乐清秋面前竟然完全占不到优势,别说是抢得任何先机,现在就连摆脱纠缠都做不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在乐清秋的一轮猛攻下,持幡人完全处於被动,姑且不说是否能稍微牵制住乐清秋,若不是乐清秋一定程度顾忌其他人的突袭,不知要吃上多少大亏了。
当然乐清秋也很清楚,缠斗之势或不可长,毕竟敌众我寡,自己总有技穷力尽之时,如果持幡人一直采取守势,再加上一旁还有夜半歌声与修罗庄园虎视眈眈,别到最後自己连一个垫底的都拉不上。
因此乐清秋当下决定变招。他得想办法引诱白灵马车其他四人更加积极的对自己攻击,并利用彼此间的错位,去打乱持幡人以守为攻,
於是乐清秋选上身材矮壮的车夫,因为自己的身型要b车夫高大许多,一旦诱使车夫更积极地对自己出手,等到彼此距离足够接近,接近到自己可以完全遮挡住车夫的身型,就是得以破釜沉舟的时刻。
因此每当乐清秋遭遇到车夫,便技巧X的放慢的速度,好让车夫能有机会跟上,并趁机释放出更多破绽,好诱使车夫动手。
只是如此一来,乐清秋的攻势便会有所迟滞,施加在持幡人身上的压力也就逐渐减轻,两人间的关系从一开始持幡人的节节後退,演变成现在的势均力敌,这让车夫反而有了更多的机会出手。
一旁置身事外的夜半歌声与修罗庄园,从头目睹乐清秋的一番C作,已然洞悉他的企图,具皆赞叹他的艺高胆大。
不过他们始终不曾出声示警,因为这场猎杀的主角是白灵马车与乐清秋,最後动手执行任务的也只能是白灵马车,既然如此,他们便只能作壁上观。
对白灵马车、夜半歌声及修罗庄园这种层次的高手而言,他们的默契就是尊重对方,倘若任意出手协助,就是对彼此最大的侮辱,即便已经面临生Si攸关,也要让对方带着尊严上路。
车夫虽是白灵马车五人中身形最矮小的一人,所持兵器却是一把七尺长的大刀,此时为了避免误伤与乐清秋纠缠中的持幡人,是以不得不弃刀就拳。
正是因为如此,车夫必须对乐清秋更为趋近,尤其眼前的猎物已然唾手可得,车夫终於耐不住X子,蓄足全力便要给乐清秋致命一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p><p style="font-size:16px">不知从何时开始,现场已经飘起漫天白绫,这一向是白灵马车准备痛下杀手的信号。
此时的乐清秋,也注意到了周遭飞舞起漫天白绫,他立刻警觉摊牌的时候就要到了,这也是自己动手的最佳时机。
乐清秋知道自己必须在那把无柄飞刀出现前动手,一旦看到对方的无柄飞刀出手,就表示战斗已经结束,躺下的必定是自己。
车夫一看到白绫起舞,袖中的无柄飞刀随即滑出,就像长了眼睛般的直奔乐清秋的背心。
此时动手的自然不止是车夫,身处阵型核心的持幡人,当然不能置身事外,他知道下一刻无柄飞刀就要出手,此刻无论如何都得紧紧纠缠住乐清秋,不能给他任何脱身机会。
乐清秋当然也感受到持幡人的易守为攻,这代表车夫动手的时间就是现在,於是立刻对持幡人卖出破绽,他知道一路挨打的持幡人,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所以持幡人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