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想给零分(1 / 1)

('

楚思雨尽管眼中充满了八卦,最终还是忍住了,没有问任何考题从何而来的问题。

李卫民点点头,目前观察,死丫头暂时还能使用。

至于将来?

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吧,人心是会变的,不可能一眼就望到底。

“小楚,我当初报的是新原大学,你呢?”

和后世不一样,刚恢复高考的时候报志愿,不是在成绩出来之后,也不是在考试之后,而是在考试之前,你敢信?

考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报名的时候就填好中意的学校,然后等着录取就好。

楚思雨是便宜小妈帮忙报的名,压根就不知道这些环节。

直到今天去看便宜小妈,这才知道还有提前报志愿这回事。

听说还要报志愿,小楚同志心里立马就凉了半截,连忙拒绝便宜小妈的留饭,着急忙慌赶到了新城。

……

李卫民说的新原大学,是新原地区唯一的本科大学,可惜是一所普通高校。

如果放在后世,大约相当于一类的普通本科,连双一流都算不上的那种。

不过,放在这个时代,却是新原人,以及无数学生梦寐以求的大学。

没办法,一所毕业就能分配工作的学校,无论到了何时何地,都能让无数考生挤破脑袋!

活了两辈子,李卫民还是头一回参加高考,心里没有丝毫底气。

第一届恢复高考,没有任何之前的考卷可以参照,完全就是凭着感觉走。

尤其李卫民还有前世的记忆,知道第一届恢复高考的录取率有多低。

连百分之五都不到的录取率,自己要不是可能提前看到考卷,甚至连参加高考的想法都不会有!

何况,到底能不能提前看到考卷,还是个未知数。

因此,报名的时候,李卫民压根没敢想太多,只是随便填了几个离家近,相对比较普通的学校。

毕竟要一边上学,一边照顾家里的生意,跑太远了可不行。

说得功利一些,新原大学的毕业生,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会陆续走上新原政商两界的舞台。

对于李卫民这种想要大展拳脚的人来说,上新原大学,比上外地的大学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什么,上京城的名牌大学,同学更有助力?

拉倒吧,天南地北哪都有,到哪里给李卫民助力?

何况,人家也不一定能看得上李卫民。

最关键的是,李卫民也不一定……哦,是一定考不上!

其实,新原的考生已经相当走运了。

第一年恢复高考,准备不足,有些地区必须先参加一次预考,通过之后才能参加高考。

如果李卫民出生在那些地方,说不定连参加高考的资格都没有……

哦,应该还是有的,因为李卫民有挂,是个挂逼。

听说李卫民报了新原大学,楚思雨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小脸一下子就红了。

“卫……李卫民,你猜我报了哪里?”

李卫民翻了小楚同志两个大大的白眼:“小楚同志,根据你的学习水平,我认为你报的是北大,是不是?”

楚思雨:“……”

哼了一声,小楚同志狠狠白了李卫民一眼,严重怀疑李老三是故意拿自己开涮。

臭李老三,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成份,不说能不能考上,就算能考上北大,人家也不会要我!

“不好意思啊李大队长,我还要跟着洪书记去干活,不能和你聊天啦!”

一甩马尾辫,一扭小蛮腰,留给李卫民一个婀娜的背影,貌似心情很好地离开了。

“死妮子……”

李卫民气得想抓人,狠狠抓楚思雨……抓得她嗷嗷叫!

这是考试完,觉得要飞了,不把自己这个大队长放在眼里了啊!

……

就在李卫民想着用什么办法狠狠收拾楚思雨的时候,他的考卷也正在被人收拾。

一群从全省各地挑来的优秀教师,正在紧张而忙碌地批改着高考试卷。

“各位,刚刚接到上级通知,让咱们挑几篇写得好的作文报上去,说是人民报有可能登载……”

“嗡……”

组长话音未落,众教师就是一片哗然。

人民报可不是开玩笑的,如果能刊登自己推荐的优秀作文,能吹牛……咳咳,能光荣一辈子!

“王组长,我这里刚发现一篇,感觉不错,正想让你看看能不能打满分,要不你现在看一下?”

“哦,拿来我瞧瞧!”

王组长戴上老花镜,直接站着看了起来:

“当我听到巨星陨落的那一刻,就像是失去了整个世界一样无助……”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从一个普通社员,成了生产队长,从自己一个人努力,成了带动全体社员共同努力……”

“我坚信,在伟人光辉思想地照耀下,在新一代领导同志地指引下,我和我们向阳大队的全体社员,一定能……”

“嘶……”

王组长倒吸了一口凉气。

“字迹工整,行文流畅,全篇连一个错字都没有,连一个字都没有改动,就像是提前打好了草稿,这哪像一个十八岁的孩子写出来的作文,如果文章里没提到他自己的岁数,我还以为是哪个下放的大作家呢……”

王组长是着名的老教师,桃李满天下,哪怕运动中的十年,也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可见他的威望有多大。

这么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居然对一篇作文赞不绝口,一下子就引起了所有改卷老师的兴趣。

“王组长,什么好文章,让我们也欣赏欣赏呗?”

“好,大家先停一下,我给大家读一遍,大家一起商量商量,看看要不要给这篇作文打满分?”

“好嘞!”

不是王组长大惊小怪,也不是李卫民的作文写得有多好。

之所以能引起王组长的兴趣,主要还是时运使然。

一是李卫民提前打了草稿,一个错字没有,没有一处修改。

二就是李卫民知道大势所趋,知道如何把握分寸!

再看其他人的作文,水平不行,不会写的就不说了。

那些会写的,大都害怕被人揪辫子,小心翼翼,根本就不敢多说,生怕哪一句犯忌讳。

少数胆大的,又特别胆大,写起来根本就刹不住车。

又是批评,又是骂街,甚至搞起了伤痕文学,吓得老师都想给零分了,哪里还敢说好!

喜欢我的1977,从看穿一切开始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我的1977,从看穿一切开始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

最新小说: 10次婚约:顾少情深不浅 我好像不适合谈恋爱 谍战精英:我在76号当医生 江海共余生 婚色迷人 从四合院开始的诸天藏宝 桃花眼 身体它很诚实 棋高一筹 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