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读者的质疑(1 / 1)

('

什么,五保户为什么不全免?

不好意思,李卫民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帮助可怜人,但绝对不会养活寄生虫。

所谓五保户,并不是就真穷得一分钱没有,国家每个月都会发一定的钱粮。

尽管不多,一般也就是相当于五块钱左右,但顾住一个人的吃喝是够了。

集体有时候再分些粮食,就算再穷,只要不浪费,多了没有,一块钱绝对能拿得出来。

何况,就算出了钱,以后向阳大队经济改善,李卫民还会想办法照顾他们,根本就不会吃亏。

说白了,李卫民要的就是一个态度。

想要把日子过好的态度。

如果一分钱不花,白得来的东西,不会有人珍惜,哪怕是五保户也不例外。

即便只掏一块钱,也会仔细思考,自己要不要用,如果不需要,就不会浪费。

就像几十年后老人免费坐公交一样,如果不要钱,上个厕所都要坐车。

哪怕只收一毛钱,如果不需要,很多人就不会再坐车了,可以节省一部分公共资源。

有张海山坐镇,供电局的效率不是一般快。

以前扯过一根电线,有现成的电线杆。

变压器和电线备齐之后,立马就能拉线安装。

只用了三天时间,向阳大队的线路就改造成功了。

为此,李卫民还请供电局的人喝了一顿大酒!

现在新城的很多部门都知道,向阳大队有个年轻的生产队长,工作能力怎么样不知道,特别够意思是真的。

只要和他打交道,就绝对不会吃亏,最少也是一顿好酒好肉好招待!

电一来,李卫民立马把城里的几个大烤箱拉回了向阳大队。

假借新原招待所的名义烤面包,毕竟不靠谱,万一有人调查,很容易露馅。

李卫民用向阳集团的资金,把手里的设备买了下来,成立了一个向阳集团旗下的食品加工厂。

摇身一变,李卫民的私人面包作坊,变成了向阳大队的集体企业,从此可以随便扩大规模,再也不用担心被有关部门抄水表啦!

反正向阳集团的大头是李卫民的,赚钱也是他分得最多。

保险起见,牺牲一点点利益还是有必要滴。

除此之外,李卫民的两个嫂子,父母老两口,还可以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

不管是在家里歇着,还是去向阳食品加工厂上班,都比之前要清闲得多,不会再没日没夜地那么累了!

而且,成了大队的集体企业之后,李卫民可以随便招工,扩大生产,再也不用担心有人举报。

之前去申城购买设备的时候,李卫民就已经和厂家搭上了关系,现在只要拍封电报,把款打过去,等着收货就行。

至于对方收了钱,不发货怎么办?

李卫民根本就不怕,这年头,很多企业都是这么做生意的,耍赖皮的非常少。

尤其是申城的大企业,安全方面更是比较保险。

即便有问题,也是几年后,经济放开,私人企业泛滥之后的事情。

……

就在李卫民忙忙碌碌的时候,人民报上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哦,确切地说是三篇文章。

三篇优秀的高考作文,居然登上了人民报,出乎了很多人的想象!

人民报刊登高考作文,不但是对这三篇文章地肯定,更是对恢复高考地肯定,进一步表明了国家对高考的重视,提振了准备明年再考的考生的信心!

哪怕已经考了一次,很多人还是担心高考明年会取消。

万一政策有变化,如果拼命复习,明年又没有高考了,自己不就白费劲了吗?

很多人已经工作,已经结婚生子,如果明年的高考不能确定,真的浪费不起时间。

现在好了,就连人民报都刊登了高考作文,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抓紧时间复习吧!

因为引起了轰动,所以三篇文章的关注度非常高。

大家不仅关注文章的内容,还关心文章的作者。

尤其是那篇说自己十八岁就当了生产队长,一边劳动,一边组织社员生产,还要一边复习参加高考的作文,很多人都产生了质疑。

那家伙该不会是胡说八道吧?

十八岁,毛都没长齐,要说能当一个小队长,或许还有可能,文章里说的是大队长,扯淡的吧?

大队长和小队长,葙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通常情况下,像向阳大队这种千把口人的生产队,下面会分成几个小队。

正常生产劳动的时候,不用李卫民这个大队长亲自指挥,都是由各小队的小队长负责。

所以,只要没什么大事发生,李卫民就算天天躲在家里偷懒,也影响不到整个生产队的工作。

当然,天天偷懒是不可能的,这时候的老百姓可不会惯着你。

身为大队长,如果引起了公愤,下台都是轻的,还可能被上级追究责任。

十八岁,当小队长的有,而且还不少。

《平凡世界》里的孙少安,就是十八岁当的生产队长。

不过,他当的是小队长,和李卫民这个大队长,完全就是两种概念。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大队长就相当于校长,小队长也就是个班主任。

校长和班主任之间的差距,就不用详细说明了吧?

读者来信就像是雪片一样,铺天盖地飞往人民报总部。

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质疑,文章里说的十八岁大队长,到底是真是假?

为什么人民报不仔细调查,要把一篇弄虚作假的文章登出来?

这年头,流行写信。

有些报纸,杂志,甚至是作者,收到的信多如牛毛。

最典型的就是后来那位写童话的作家,据说光是为了存放读者来信,就在北京买了十套房!

当年北京的房子还比较便宜,后来越来越贵,存放来信的十套房,也就水涨船高,不经意间就给那位作家带来了天量的财富,找谁说理去!

按照规矩,报社在收到读者的来信之后,一般会把读者写给作者的信,直接邮寄给作者。

人民报是大报,自然不会在乎那一点点邮费!

喜欢我的1977,从看穿一切开始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我的1977,从看穿一切开始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

最新小说: 问鼎青云:从退役功臣到权力之巅 雷奥尼克斯游记 快穿:复仇后我和仙君再续前缘 直播也能玩转天界 女帝师尊,我真的只是个普通人啊 有兽焉:伊月 渣夫宠妾灭妻,让他好生安息 慕忆,修真界的一朵奇葩 爆红从报警开始 梦花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