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严老太要发财了(1 / 1)

('

严老太感觉自己跟做梦一样。

低头又看了看手上的600块钱,又是货真价实的600块钱。

感觉自己就要时来运转了好日子。

都说赚钱难,每分钱里都有血有泪有汗。

自己这钱挣的一点都不难。

坐在家里面轻轻松松的。

两个缸就卖了1万块钱。

但是严老太的警觉性也很高。

毕竟才前不久才上了四件套的当。

但转念一想,两件事情根本就不挨着。

四件套那个事儿,是把钱给人家,人家跑路。

但是现在正好反过来。

是人家给自己钱。

这里面就不可能上当。

现在缸在自己手上,钱也在自己手上。

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上当的。

严老太想到这里,顿时就放心了,心情顿时美的很。

赶紧动手把自己缸里的那缸咸菜一点点的拿出来。

这缸价值5000块钱。

用5000块钱来腌咸菜。

简直是暴殄天物。

谁还要吃什么咸菜呀?

严老太别看年纪大了,常年干农活,力气还是有的。

把咸菜拿出来之后。

又拿井水一桶一桶的,把这只咸菜缸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刷了个干干净净,又放在太阳底下晒干。

又把家里的那口水缸也拿出来。

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通通刷干净。

两只缸被严老太刷的亮晶晶的。

严老太看着眼前这两个大宝贝,心情美的很。

洗好之后,严老太拄着拐杖,到村里的拖拉机手顾山子家,去找顾山子。

这两个缸体积庞大,有半人高。

用平板车推是肯定推不启动的。

更何况华光镇离这里有二三十里路呢。

必须要用拖拉机。

整个三河村,就顾山子有一台拖拉机。

平时顾山子就用这台拖拉机帮人家拉拉货,生意倒也不错。

到了顾山子家,正好今天顾山子没出去拉活。

严老太开门见山道:

“山子,奶奶托你办件事儿。”

顾山子非常意外,严老太太从来没来过自己家。

“奶奶,啥事?你说。”

严老太:“奶奶想借你的拖拉机用一用,帮奶奶装点货。”

顾山子:“这事儿啊,没问题啊,奶奶你说,装什么?什么时候去装?从哪里装到哪里?”

严老太:“从这里装到隔壁华光镇,就装两口大缸,至于什么时候去装吗?今天看来是有点晚了,要不就明天吧,明天你有空吗?”

顾山子:“明天我上午要给姜老四去拉鸡粪,下午就有空了。”

严老太:“那行,那就明天下午。”

顾山子:“奶奶,你装什么两口大缸啊?这两口大缸装到华光镇干什么去啊?我好像没听说过你华光镇有什么亲戚啊?”

严老太:“哎呀,这你就别问了,你就干你的活就行了,拉到华光镇多少钱?”

顾山子:“奶奶,不用不用,不用钱。”

严老太:“不行,你是靠这个吃饭的,奶奶不能占你便宜,该多少就多少,我这个老人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我哪知道你们这个行情是多少呀?”

顾山子:“行吧,奶奶,我一般拉一趟货,收10块左右,看距离。”

严老太:“行吧,那奶奶给你20块,但奶奶有个条件,你上午拉完鸡粪,可得把车都洗洗干净,别弄脏了我的缸。”

顾山子:“这个你放心的啊,我肯定洗干净,你不嫌臭我还嫌臭呢。”

严老太:“行,那就这么说定了,明天下午,你先把拖拉机开到奶奶家里来,装上东西我们一起去。”

顾山子:“成!!”

第2天。

顾山子把拖拉机洗得干干净净一点,鸡粪的痕迹都没有。

啪啦~~~啪啦~~~啪啦~~~

开到严老太家门口。

家里就严老太一个人,林老头下地干活去了。

虽然现在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什么都不用干,顿顿都能吃鱼吃肉。

可是林老头依旧不改农民的勤劳本色。

依旧每天雷打不动的,扛着锄头下地干农活。

用他自己的话说,一天不干农活,浑身难受。

总觉得哪里不得劲儿,感觉自己要生病。

扛着锄头去地里挥几下锄头,浑身就舒畅了。

当然他现在干农活,不像以前那般使尽全力,争分夺秒。

现在干农活,只当是锻炼身体,能干多少干多少。

要的就是,一份亲切感,熟悉感。

昨天他回家看到家里的咸菜缸和水缸,都是干干净净。

两口缸都被搬到了里屋,还盖上了棉布。

觉得莫名其妙,问严老太这是干啥?缸里的咸菜都去哪了?两个破缸,搬进屋里做啥??

严老太嫌她啰嗦,让他闭嘴,自己想怎么搞就怎么搞。

活了一辈子了,自己连两口缸的主都做不了。

林老头也就随她去了。

一辈子都是别老太做主,他也已经习惯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顾山子:“奶奶,我把拖拉机开来了。”

严老太赶紧从屋子里出来。

上前检查了一圈拖拉机。

要知道她这两口刚和价值1万块钱呢。

可不能沾上什么鸡屎这种恶心巴拉的东西。

不过顾山子确实把拖拉机洗的干干净净的。

顾山子:“奶奶,你放心吧,我拿洗衣粉,刷的干干净净的,刷掉了我半包洗衣粉呢,一点味道都没有。”

严老太满意的点点头道:

“不错不错,确实挺干净,山子,你这孩子办事挺靠谱的,奶奶喜欢,来来来,你进来,看你力气够不够大,能不能帮奶奶把这个两口缸搬到你的拖拉机上去?”

顾山子跟着严老太进屋,虽然是一个村的,他还是第一次进严老太家的屋子。

一进去,发现严老太这屋子,比她们家那屋子都要好。

谁让她大孙子是有钱人呢。

自己家造房子的时候,顺手把她奶奶家的房子也翻新了一下,用的都好料,这房子当然好了。

“奶奶,你这屋子真不错,看着真正气,真敞亮。”

严老太也觉得自己这屋子相当不错。

全村老太太里就她住上了这么敞亮的屋子,笑着说道:

“这都是向前给我翻新的,向前说我辛苦了一辈子,让奶奶租个好房子,这孩子啊,真是有孝心。”

顾山子:“可不是嘛,向前真是没话说的,别说在三河村了,人家现在都已经把名气打到省里去了,你们林家真是出了个不得了的人物,当初这祖坟一定是找风水先生看过的吧,绝对是能够兴旺子孙时代人。”

严老太乐的哈哈大笑。

一个人年纪大了,也没别的盼头,就望着自己子孙好。

“哈哈哈哈哈,山子,你这孩子真会说话,你混的也不错,你也是个有魄力的孩子,当初大伙连自行车都买不起的时候,你愣是跟供销社贷款买了这台拖拉机。”

“当时大伙都替你捏把汗,你这贷款的1万多块钱,还要加上利息,这压力可不小呢,要换了一般人,天天晚上睡不着觉,担惊受怕的,可是你愣是靠着这台拖拉机,三四年就把所有的外债和贷款全都还清了。”

“你这魄力啊,也是一等一的,现在你一个月挣着好几百块钱,比那些在地里的在厂里的,不知道要强多少倍,你这孩子也是有出息的,你们顾家的祖坟也埋的好,哈哈哈哈哈哈。”

顾山子确实是三河村年轻一辈里,算是有魄力的。

他开拖拉机这个事儿,还是受林向前点拨的。

当时,他还是在一家国营厂做工人呢,一个月拿着四五十块钱的铁工资。

那会儿还是人人羡慕的工作。

不过顾山子敏锐的感觉到将来的天下是生意人的天下。

做工人好像也就那么回事。

稳定是稳定了。

但是这种稳定的要牺牲掉很多东西。

比如富裕的生活,发财的机会。

顾山子左思右想,想了几个月。

还是觉得不应该在厂里就这么干耗着。

一定要顺应潮流。

人和鱼是一样的。

一条鱼要是逆着水游泳,那非得累死。

而且还会被拍死在沙滩上。

只有在顺着水游泳的情况下才不费力。

现在国家让大伙想办法做生意,发家致富,这个就是大潮流,大趋势。

自己要是傻不愣登的还在厂里,一个月领着四五十块钱的死工资,那不就等于是,逆着潮流干事儿吗?

顾山子痛定思痛,想了又想,自己绝不能犯傻。

自己还年轻,有的是精力。

在那个破厂里面,他早就已经一眼望得到头了。

他的师傅在那个厂里干了一辈子,也就混到了一个小组长。

一个月比他多那么十七八块钱工资。

要是在那个厂里继续干下去,肯定也就是这个下场。

绝对不能再这么混着了。

于是顾山子就把脑子切换到了做生意这件事情上来。

可是做生意她确实也不会。

家里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

连半个生意人都没有。

这个东西,搞起来还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

顾山子是个谨慎的人,虽然想到要做生意。

但是没有立刻把工作辞掉。

而是细细的观察了一段时间。

他发现做生意虽然钱挣得多,但是,相伴随的就是风险也高。

不是所有的人做生意都能挣钱的,也有亏的倾家荡产。

甚至卖房卖地还债的。

自己可不能傻到把生活搞到这个地步。

当时的林向前正在搞砖窑厂。

顾山子找到林向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请林向前帮她出出主意,到底做个什么生意?

林向前果断的告诉顾山子,买台拖拉机跑运输,这个绝对有赚头,而且没什么风险。

以后大伙做小买卖的越来越多。

但凡是买卖都牵扯到运输的事儿,你只要手上有一台拖拉机,绝对不愁没生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

最主要三河村附近,十里八乡的人,都没想到这一茬。

连一台拖拉机都没有。

包括林向前自己现在,要把烧好的砖拉到县里去,也得要叫外面的拖拉机,非常的不方便。

要是你顾山子手上有一台拖拉机。

保证你一天到晚拉不完的活。

顾山子大吃一惊。

觉得林向前不愧是大老板。

说出来的主意真是自己完全都没想过的。

自己一个劲的就在那里想点小生意。

什么把自己家的鸭蛋腌成咸鸭蛋去卖。

酿点酒去卖这种很小的生意。

没想过要搞运输那么大。

跟林向前说,可是买拖拉机要好大一笔钱,自己家里拿不出来,就算去借也借不来这么多钱。

林向前告诉他,直接去贷款啊,找公社贷款,公社有低息贷款,合算的很。

顾山子当时还有一些瞻前顾后。

害怕到时候亏的裤衩都不剩,贷款还不出来,万一要卖房卖地的,那不完了。

这生意好像搞得有点大,心里发慌,也不知道家里人同不同意。

关键是还得要把自己的铁饭碗给辞掉。

这一来二去的,步子迈的好像有点大。

当时林向前笑着告诉顾山子。

这个步子虽然看似迈得很大。

但却是一步正确无比的步子。

就应该这么迈。

你现在觉得心里发慌。

用不了两年,回过头来,你就会发现你这个决定是你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不用担心没生意,拖拉机一响,黄金万两。

两三年时间,就可以把贷款全部还清,剩下的全都是纯赚。

跟着国家的脚步走,肯定没错。

还给了顾山子一个大大的订单。

告诉顾山子,如果你把拖拉机买下来了。

那自己三河村砖窑厂的砖,就包给你拉了。

保证你一上来就有就有拉不完的生意。

顾山子一听,林向前都这么说了。

而且还给了自己那么大的一个单子,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立刻二话不说。

工作一辞,贷款一贷,拖拉机一买。

家里人当时虽然反对的跳脚。

但也没什么用。

顾山子就成为了三河村,附近十里八乡,唯一一个有拖拉机的人。

拖拉机到手之后。

果然如林向前所说。

他那台拖拉机压根就没闲过。

白天黑夜,生意多的要命,都来不及拉。

钱就像雪花一样,哗啦啦的飘进的口袋里。

顾山子这才佩服林向前的远见。

也怪不得人家能发大财,这眼光就是准。

干拖拉机,真是一个正确无比的决定。

后来林向前还告诉他,干拖拉机只是刚开始。

先这么干着,等干个几年,手上有点余钱了,再去贷款,到时候买卡车,整一辆东风大卡车,这样货物拉的就更多了。

一辆卡车,两辆卡车,三辆卡车就这么买起来。

到最后再搞一支运输队。

你顾山子就成了真正的顾大老板了。

到时候再雇几个司机。

你顾山子躺在家里睡大觉。

钱就自己进兜了。

到时候才算是真正的实现了财富自由。

顾山子听的热血澎湃。

一个劲的感谢林向前对她的点拨。

所以这回林少前的奶奶,有事拜托自己。

顾山子当然二话不说,哪怕不给钱,肯定也是要帮这个忙的。

顾山子:“哈哈哈,奶奶,我这点小生意,和您大孙子比起来,那简直就是蚂蚁和大象,奶奶,东西在哪呢?我来帮你搬。”

严老太带着顾山子进屋,一指那两口被她洗得干干净净的大缸。

“就是这两个缸,你帮奶奶把这两个缸搬到你的拖拉机上去。”

顾山子:“奶奶,这不是你们家的咸菜缸吗?”

严老太心里一乐。

果然大部分的人都是没什么好眼光的。

自己这两个哪是什么咸菜缸啊。

分明就是古董宝贝。

也幸好他们都看不出来。

要不然这么些年早就被她们给偷走了。

“唉呀,你就别问了,你就照奶奶说的做就行了。”

顾山子:“好嘞奶奶,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严老太:“这个缸可是有点分量的,你可担心这点,千万别给奶奶磕了碰了的。”

顾山子:“放心吧,奶奶,保证扣不了一点儿。”

严老太又抱出了一床破棉。

被把破棉被摊在了拖拉机的车斗里。

严老太考虑的很周全。

这拖拉机的车斗是铁皮做的。

她的缸这一路上颠簸。

指不定把她的缸又豁掉一个小口。

自己这两个缸可是古董宝贝,经不起这么折腾。

一定要好好保护好。

把这个棉被铺在最底下,再把缸放在上面,就万事大吉了。

顾山子小心翼翼,吭哧瘪肚,涨红着脸,帮严老太把她那两个大缸搬到了拖拉机车斗。

还拿绳索,把两个大缸固定住,确保万无一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

严老太满意的点点头:

“山子啊,你这孩子真不错,做事挺细致的,这么一绑,就绝对没有问题了,我还担心着在路上颠簸着,会把我的缸给弄坏了。”

顾山子:“哪能呢,奶奶你放心吧,我干活一向都是,为别人考虑到位的,绝对不会让您这个缸坏掉一点点。”

严老太:“行行行,那好,那咱们走吧。”

严老太已经好久没出过门了。

隔壁华光镇更是十几年都没去过了。

顾山子拿了一个坐垫,放在了副驾驶座的。

扶着严老太坐到了上面。

顾山子拿出一个s型的拖拉机手摇杆。

当时的拖拉机都是通过手摇的方式发动的。

将s型的一端插入车头小孔内。

手臂发力,开始由快到慢的旋转。

这是一个非常讲究手感的活儿。

摇快了发动不了。

摇慢了也发动不了。

必须要有一个由慢到快的循序渐进过程。

顾山子刚买这台拖拉机的时候。

练了十几回,才掌握了手摇发动拖拉机的精髓。

发动之后,要立刻把s型的手摇器从小孔中拔出。

要是一不小心手摇器脱手。

此时手摇器靠着巨大的惯性,还在疯狂的旋转。

不少人慌里慌张的,去把手摇器。

这个时候一不小心,运气不好,就会被手摇器打的手臂骨折。

这种事情全国范围内发生过成千上万起。

顾山子脑子不算笨。

从来没被手摇器打到过。

拖拉机发动之后。

就发出了,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属于拖拉机独特的,极具辨识度的声音。

排气孔里也冒出一阵阵的烟。

当时的拖拉机都是烧柴油的。

冒出来的烟都是黑烟。

顾山子坐回驾驶座上。

顾山子:“奶奶,您坐好了,我这边启动了。

严老太这辈子还没做过拖拉机呢,又新鲜又紧张。

一只手握自己的拐杖。

另外一只手,紧紧的抓着旁边的铁皮扶手。

“好好好,山子,开吧开吧,奶奶坐稳了,那个开慢点,开稳点啊,奶奶,还是第1回坐你的大车子呢。”

顾山子:“好嘞,奶奶,你就放心吧,我开拖拉机一向都是最稳的。”

顾山子的手扶拖拉机开动了。

在当时的农村,手扶拖拉机集短途运输和田间作业功能于一体。

小巧灵活、维护成本低、动力强劲,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

顾山子把拖拉机开得稳稳当当。

拖拉机的速度原本就不快。

平时顾山子自己开,基本上都会开到二三十码。

但是今天严老太坐在自己车子上。

车头后面又装着两个大缸。

顾山子开的极稳。

一直都是以十几迈的速度前进。

严老太觉得新鲜极了。

再加上自己现在正在做一笔大买卖心理,还有点兴奋。

只要把这两口缸拉到华光镇,找人修一修。

自己就能进账整整1万块钱了。

“山子,你这拖拉机还真不错,坐在上面,凉快极了,哪怕是大夏天的,也不怕有这个风,太阳再大,也不会热到哪里去。”

顾山子:“哈哈哈,奶奶,你说的没错,车子开的越快风就越大,我现在开的算慢的呢,我要开的再快一点,风还要大呢,奶奶你要不要试一试?”

严老太连忙摆摆手:

“哦哦哦,不用了不用了,那不用了,现在这个速度,我觉得已经挺快的了,你就安心的这个样子开吧。”

顾山子:“好咧,奶奶。”

二三十公里路。

平时一个多小时就能开到。

顾山子今天整整开了两个多小时,才开到了隔壁华光镇。

又一路打听到华光镇的城东路。

又顺着城东路一路开到底。

严老太记性不错,把那个中年妇女讲的路线记得清清楚楚。

开到城东路到底之后,严老太抬眼一瞧。

还真有一个店铺开在那里。

上面挂了个牌子,上面写了几个字,严老太不认字。

严老太指着牌子说道:“山子,这牌子上写的是啥?”

顾山子一看,念道:

“奶奶,这上面写着,老毕祖传修缸。”

严老太一听。

对喽,那师傅确实是姓毕。

运气不错,一下就找对了地方。

严老太:“山子,去看看,里面有没有人。”

顾山子上前,门是虚掩着的。

推开门,往里一看。

一个六七十岁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里面干活呢。

“奶奶,有人,一个老头。”

严老太:“好好好,那就对了。”

顾山子:“奶奶,要不要我帮你把缸搬进去?”

严老太一声令下:“搬。”

顾山子:“好嘞。”

顾山子又小心翼翼,吭哧瘪肚的,把严老太两个大缸搬到了老毕祖传修缸的院子里。

严老太想了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还是不要让顾山子知道她在干啥了。

那女的说的对,得闷身发大财。

要是让顾山子知道了自己这两口大缸,是宝贝,价值1万块钱。

说不定会起什么歹心思。

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太太,能拿他一个30多岁铁棍打不死的小伙子怎么着啊。

到时候顾山子把自己这两个宝贝抢走,自己都没办法。

再说了。

钱财不可露白,不能让顾山子知道自己发了大财。

严老太对顾山子摆了摆手道:

“行了,山子,辛苦你了,那个,我找老毕师傅说点事儿,你去外面拖拉机上等我吧,一会儿,完事了我再叫你。”

顾山子:“奶奶,我陪着你吧。”

严老太:“不用不用?你去拖拉机上等我吧。”

顾山子:“那那,那行吧,奶奶,你完事了叫我啊,我就在外面,你吼一嗓子,我就听到了。”

严老太:“好嘞好嘞。”

顾山子出去了,严老太把门一关,拄着拐杖走上前。

对着正在专心致志干活的老毕师傅说道:

严老太:“你好,请问你是老毕师傅是吗?”

老毕师傅干活干的正专心。

正在对着一口小水缸,涂涂抹抹,没听到严老太说话。

严老太一看,果然是高人呢。

在干活的时候,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干自己手上的活。

于是便提高了音量又说道:

“你好,请问,你是老毕师傅是吗?”

老毕师傅这回是听到了,抬眼一瞧,点点头道:

“是我,你是哪位?”

严老太:“哦哦,是这样的,老毕师傅,我们家呀,有两口水缸,年头有些久了,豁了口,缸身上,也有一些裂纹,听说老毕师傅手艺精湛,是祖传的锈缸老师傅,所以就想请老毕师傅,帮我把这两口缸给修一修。”

老毕师傅把手上的东西一放,站起身:

“没错,我这儿就是祖传的修缸手艺,传到我这儿第3代了。”

严老太心里一乐:

“哎呀,那真是太好了,太好了,我今天是特地找过来的,也是听到了老毕师傅你的名声,都说你手艺好,我家离这里30多里地呢,真的是特意过的。”

老毕师傅:“哈哈,附近的人都知道我老毕的手艺堪称完美,你能从30多里地的地方找过来,我一点都不惊讶,最远的一个人从200里地的地方都找过来了,也是让我帮她修一个家里面祖传的瓷器。”

严老太:“哦哦哦,那怎么样?最后帮她修好了吗?”

老毕师傅:“哈哈哈,这位老姐姐,瞧你这话说的,这世界上就没有我老毕修不好的瓷器,人家满意的很呢,说没有白跑这200里地。”

严老太一听这话顿时就放心了:

“好好好,老毕师傅,那这样你帮我看一下,我这两口缸,该怎么个修法?”

老毕师傅:“行啊。”

老毕师傅走上前,围绕着严老太家那两个水缸,细细的端详。

时不时的还拿小锤子敲一敲缸身。

耳朵贴在缸身上。

边听边点头。

又把缸平放在地上,去看缸底。

看了足足有一支烟的功夫。

一旁的严老太,见老毕师傅做事情如此谨慎仔细。

更加是一点都不敢催。

老毕师傅看的差不多了,对严老太说道:

“老姐姐,你这两口缸可不是普通的物件啊。”

严老太心里再次大喜,但是她装作,不知情的口气说道:

“唉呀,哪里呀,老毕师傅,我这两口缸啊,就是家里面用来腌咸菜,和平时喝水的水缸,就是个普通的缸,在家里都已经用了六七十年了,最主要这两口缸啊,用的时间久了,有感情了。”

“前几天我发现这两口缸身上都有裂纹了,再不修的话,恐怕也用不到我死了,哎呀,你看看老毕师傅,我这一把年纪的人,就是念旧,你让我又买个新的缸吧,也不是买不起,就是觉得有点舍不得,这两口老缸可是用了一辈子的,所以就想着把她们修一修,至少用到我死。”

严老太太门槛也很精。

没有说我修好它之后转手就要去卖1万块钱。

她就怕人家知道了。

她这两口缸是很值钱的宝贝之后,对她狮子大开口。

所以故意说的轻描淡写。

老毕师傅:“哈哈哈,老姐姐,看样子你还不知道你这两口缸的价值,我来跟你说道说道吧。”

严老太心里已经想着,难道被人家一眼看出来了。

这世界上识货的人这么多。

故意装作不知道说道:

“好啊,老毕师傅,那你给我说道说道。

老毕师傅从腰里抽出旱烟,慢吞吞的点上一锅旱烟。

现在虽然都流行抽香烟了。

可是稍稍上点年纪的人,还是习惯性的抽旱烟。

旱烟的劲儿大,抽起来痛快。

抽惯旱烟的人抽香烟觉得跟玩儿一样,解不了乏。

老毕师傅抽了两口旱烟,慢条斯理的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老姐姐,我这话说出来啊,可能得吓你一跳,你这两口缸啊,非同寻常,绝对不是农村普通的咸菜缸,我刚才已经仔细看过了,这两口缸,差不多是清朝同治期间的古董。”

严老太这回可没装,她是真没听懂,眨巴着眼睛问道:

“同志???哪个同志???”

老毕师傅仰头一笑道:

“哈哈哈哈哈哈,老姐姐你可真逗,我这个同志啊,不是你嘴巴里说的那个同志,你说的那个同志是革命同志,我说的同治是一位皇帝,清朝末期的一个皇帝,那些个皇帝不都有自己的名字吗?”

“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接下来一个就是同治皇帝了,这个同治皇帝啊,死的早,才19岁就死了,所以他那一期的古董啊比较少,恰巧你这个两口缸,就是同治皇帝期间的古董,那可真是十分稀少啊。”

严老太大惊。

昨天那个女人,只说自己这两口缸距现在已经有100多年了,是个古董。

可是具体是个什么古董,她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但是今天老毕师傅,把这两口大缸的来历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原来是一个叫同治的皇帝时期,造的这两口大缸。

而且还是十分稀少的。

这么说来,自己家里真的是有宝贝。

六七十年了,自己竟然完全不知道。

还把它当做咸菜缸来腌咸菜,真是暴殄天物。

作孽作孽呀。

自己真的是有眼无珠啊。

不过幸好,现在知道也不迟。

严老太连忙激动的问道:

“老毕师傅,你可,你可真是高人啊,你就瞧了一瞧,就看出了我这口缸是哪个皇帝时候做的?真是厉害呀,那,那,那我这个?是不是是不是特别值钱呀?”

老毕师傅边抽又抽了两口烟,点点头道:

“老姐姐,我来给你算一算啊,如果从同治元年算起的话,那就是1862年,那么到现在差不多有150年的历史了,你这口缸真是不得了。”

“最关键的是,同治期间的古董在市场上可是极少见的,你这两口缸确实是非常值钱的,要知道,市面上像这么大口径的缸,绝大部分都是民国期间的,那个档次就要差很多了。”

严老太听着心里更加大喜。

自己的家里这两口缸,真是宝贝中的宝贝。

离现在已经有150年了。

在她手上也已经有60多年了。

看样子自己真是要发了。

........................................................

喜欢我都重生了!前世老婆还想忽悠我请大家收藏:(www.25shuwu.cc)我都重生了!前世老婆还想忽悠我25书屋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

最新小说: 带渣女欺我,捣出现代武器你怂啥 女配在年代文里混的风生水起 孤儿院被黑道盯上!院长孤军奋战,孩子们该怎麽办? 女仙遭遇雷劫重生了 穿书日常,宿主已疯,反派你快跑 树王大人:什么?我成丰饶药师了 龙王懵了,谁给我女主调成这样了 重生七零全能女强人 高武疗养店:我助患者机械飞升! 高武纪元:武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