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骑兵三宝
听到蒯越的话,蒯祺只得起身,神色间隐隐有些不甘。
在他看来,以蒯越的调度攻略,交州不过是瓮中之鱼,笼中之鸟,指日可下。士燮如今投降,反而是影响了叔父的功劳,大军攻城拔寨之下,可不比如今来的功高劳著?
只恨士威彦老奸巨猾,竟然就这么投降了,属实是半点骨气都无。
蒯越却是没注意到自家侄子的腹诽,只因他心思还在另外一件事上。
“元吉,之前为叔与左将军会晤时,其对汝之才干颇为赞誉,有意想要让你进入左将军幕府之中。叔父不知汝意,不敢贸然答应,左将军也未有催逼之行。如今交州大局已定,但凡士威彦还有理智,就不可能有复叛之心。”
蒯越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汤,方才继续道:“先前留你在身边,也是为了历练于汝。如今诸事已毕,再留你在身边,反而耽误了你的前途,我欲亲自上表,恳请左将军收你入幕,你意下如何?”
蒯祺颇为惊讶,面上竟然露出忐忑之色,颇有些不敢置信道:“左将军曾夸奖于我?”
蒯越笑了起来,看来自家侄儿对左将军倒是颇为仰慕,居然以对方夸耀为荣。仔细想想,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可让自家侄儿对左将军有着钦慕、敬畏之心,如此一来,也会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为叔还会骗你不成。”
蒯越正色道:“左将军对汝颇有期许,更是与为叔商议,要为你定一个孝廉之名。”
“此言当真?”
蒯祺大喜过望,他如今刚刚年满十八,前年才刚刚加冠。
虽然自家两位叔父在荆州举足轻重,深受刘表尊重,在州中也握有权柄,但想给他谋一个孝廉的名额,还是颇为吃力的。
每年举孝廉,唯有南郡太守和荆州牧有资格举荐,南郡范围内贤才众多,士族豪强林立,别的不提,庞家不论声望和权势,就弱不了蒯家多少。而且孝廉这种事情,也并非是你家世所能决定的,更别说蒯祺本人并非蒯良、蒯越的亲子了。
蒯越虽然颇有才干,但那仅仅只是有才而已,他的才能并没有达到脱颖而出的地步,同时也没有炒作成功,再加上年纪也小,怎么看这几年的孝廉的名额都不会落到他的头上。
可没想到刘封居然直接许给了他一个名额,这自然让他喜不自禁。
按照东汉的规矩,举孝廉之后是要入雒阳深造的,孝廉中的精英则会被提拔为尚书郎,外放都是县令起步。而一般的孝廉,则会被外放为县长。
不过现在已是乱世,各地的孝廉不再前往雒阳进修,而是直接作为资历启用入仕。
虽然没有了中央的履历和人脉,但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入仕的门槛。
有蒯越、蒯良的照拂,到时候想要升迁可就容易的多了。
就以今年一年的事情来看,蒯祺能够跟着蒯越先南征荆南,后入侵交州,可不都是蒯越的功劳?
蒯祺作为文书,虽然未必能立什么大功,但这些小功劳却是毫无风险的累积了起来,日后升迁,必然能快过其他同僚,这就是名门大族的底蕴。
一旦有好的机遇,蒯祺竞争得手的概率也要远超同辈,一步快,自然也就步步快了。
“自然是真。”
蒯越不悦的板起脸来,训斥道:“左将军和为叔难道还会戏耍你不成?”
看见叔父动怒,蒯祺赶忙道歉道:“叔父勿恼,是小侄说错话了。只是因为太过高兴,方有此问。”
蒯越这才淡去怒色,心平气和的询问道:“那左将军幕府你还去是不去?”
蒯祺心中很快就做出了决定,当即表态道:“侄儿愿往。”
“善。”
蒯越脸上闪过一丝笑意:“既如此,你早做准备,待交州事定,我会以汇报之名,遣汝前往扬州复命,届时左将军应会将你留下。”
蒯祺赶忙谢道:“多谢叔父。”
“不必谢我。”
蒯越摇了摇头,随即又叮咛道:“以我观之,左将军素轻空谈,尤重实务。汝若是留在左将军幕府之中,切忌高谈阔论,当重实务处置,少言多做,万不可叫苦,汝可明白?”
蒯祺仔细的将蒯越的话记在心里,点头应道:“侄儿记住了。”
“善。”
蒯越这才满意的笑了起来,随即安排道:“且将这文书抄录发送下去,大军补充完毕后立刻出发,不得延误拖沓,各郡主官从速就任。传令魏校尉,下月中旬之前,我要抵达交趾广编,行县交趾,让他挑选五百精锐扈从即可。”
苍梧广信距离南海番禺并不远,仅仅只有两三百里,走郁水一路东行即可抵达番禺。到时候再转海路前往交趾,可直抵龙编城下。
这一路轻车简从,只需要十几天的时间即可到达。
为了早日抵达交趾,稳定局面,坐实士燮归顺的结果,蒯越自然等不及大军行动了,想要挑选数百精锐扈从,先行出发,轻装简行,以达到尽快抵达交趾龙编的目的。
蒯祺有心想要劝说对方注意安全,可看见自家叔父眼中的决绝,就明白蒯越心意已定,绝不可能被自己劝动,只能应声道:“喏!”
**
刘封在寿春继续巡视军队,重点放在了骑兵上。
此时摧锋、挽澜两军中的骑兵,已经开始换装骑兵三宝,其中包括马蹄铁、马镫和马鞍。
事实上除了马蹄铁外,马镫和马鞍早就已经出现了,但这些马镫、马鞍都不属于三宝,或者说是被淘汰的骑兵三宝,因为这些出现的马镫都是单边马镫,是用来给骑士便于上马的,而马鞍也是一样,是用于改善骑士骑乘的。
这个时代的单边马镫千奇百怪,也没有统一的式样,有的甚至就是一根绳子绑了个结。而马鞍也是一样,最原始的不过就是在马背上绑了块布或者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