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风大惑不解:倭寇对沿海城池状况比咱明军自己还了解?为何?
尤天爵解释:刚才上差问末将何谓真倭,何谓假倭?
所谓真倭顾名思义。就是真的倭国强盗。
假倭则是咱大明海盗、走私贩、地痞歹人。
常风惊讶:你是说,倭寇中有汉人?
尤天爵道:有。而且数量远超真倭。他们本就是汉人,自然了解各座城池状况。
常风追问:刚才你说,追我们的应该是真倭,从何判定?
尤天爵道:上差们所乘,是三百料座船。只有朝廷大员才能乘坐。
且船桅上还挂着‘奉旨办差的御旗。一看就是官船。
如果是汉人假倭,绝对不会攻击官船。
料是大明计算船只排水量的一种计量单位。永乐年间的郑和宝船可达两千料。
常风问:难道假倭见识如此之高?还能区分清楚官船、民船?
他们不就是一群目不识丁的海匪歹人嘛?
尤天爵耐心的解释:上差错矣。假倭主要干的不是劫掠营生,而是走私。
他们的幕后老板,是东南大大小小的士绅!
给士绅们干脏活的人,自然有几分见识。
常风以前只管在京城内抄家,从未来过东南沿海。
尤天爵的话,让他震惊万分。用后世的词儿形容,简直就是三观俱毁。
无论真倭、假倭,都算倭寇。倭寇身后竟然站着东南的士绅?
杨廷和在一旁插话:此事我略有耳闻。自大明立国以来,就严禁民间与海外贸易。
这就导致了沿海走私有暴利可取。
东南的不少士绅,私下都豢养亡命之徒。替他们贩卖私货给倭人。
这些亡命之徒与倭人越走越近。为了给士绅们洗脱走私的嫌疑,他们干脆跟倭人合流。
这样一来,即便走私之事被举发,也是倭寇所为。与士绅们无关。
尤天爵道:上差好见识。正是如此。汉人假倭,平时也干一些带着真倭打家劫舍的勾当。但主要还是走私牟利。
有个文词儿怎么说来着。哦对,引倭入寇。
尤天爵命一个百户严密监视倭寇动向。随后他跟常风、杨廷和下了城墙。
尤天爵摆了一桌酒,给众人压惊。
李广惊呼:大敌当前,谁还有心思饮酒?
尤天爵解释:公公,这种场面末将见得多了。永宁卫虽守军不多,但个个骁勇。城池固若金汤。
请公公和诸位上差放心饮酒。
火头军准备了几个菜,一壶酒。自然,卫城里可做不出什么孔府宴。只是小菜薄酒罢了。
常风道:我们身负皇差。要去南海镜蚝。尤镇抚可否派兵护送?
尤天爵道:等海滩上的倭寇散去,末将会派人护送上差们南行。
现在还不能走。倭寇未散,我怕他们半路截击上差们。还是城内安全些。
入夜。常风睡不着,上得卫城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