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州守军仅有两万,其中半数部署在黎城、涉县一带,为防范敌人从风月关进攻,现在金人出现在泽州方向,足以看出对方战略意图。
南部防守难度超过风月关,林冲果断从北部调人南下,打算在长子、上党增加兵力。
金军出动向来人多,而杨长辖下的四个州,辽州的驻军捉襟见肘,威胜已很久没有征兵,平北军同样面对泽州的威胁,所以最终参与到潞州防御的,还得是本州的驻军。
林冲考虑到开战人手紧张,甚至知会了位于上党的凌振,要求火炮军也整军待战,并在发调度命令的同时,将相关情况知会闻焕章。
潞州现在军务繁忙,林冲只能请闻焕章赴威胜,猜测杨长或许要向他问计,所以是一事不烦二主。
闻焕章匆匆赶到总管衙门,看到耿南仲血肉模糊的脸,蹙眉叹道:“人已经擒住了,何必还要打死?此人是皇帝心腹,就这么死在潞州地界,就不怕坏太尉大事?”
“会吗?”
林冲露出不解之色。
闻焕章颔首对曰:“自古图大事者,首先要得民心”
“这还不算得民心?我看潞州的百姓,都把太尉当神明看.”
“非也.”
见林冲不懂政治,闻焕章打断并解释道:“此民心非彼民心,大宋与士大夫共天下,我说的民心乃士人之心也,耿南仲在朝位高权重,人物关系更是盘根错节,惹皇帝不悦还自罢了,若是无端树起仇人,对将来问鼎天下不利.”
“这么严重?是我考虑不周。”
林冲凝眉捋须,主动承认自己错误,并提醒闻焕章道:“先生见到太尉,就说师兄是奉我命行事,回头再向他请罪。”
闻焕章见林冲揽责,摇头宽慰道:“天下已经大乱,未必有那般严重,总管不必如此,对了,耿南仲即为割地使,可缴获相关诏书?”
“有的。”
林冲即从案几上取来圣旨递出。
闻焕章一脸凝重看着,林冲又递去一封诏书,说道:“还有一封皇帝亲笔诏书,是写给河东、河北军民的,请先生一并带给太尉。”
“嗯好,好,好!”
林冲见闻焕章猛拍大腿,忍不住追问:“您这是”
“这圣旨和诏书,是一份大礼啊。”
“什么意思?”
“圣旨上所列城池,已被皇帝割让给金国,若是太尉出兵收复,就算不得造反,这大义就不就有了?”
闻焕章话音刚落,林冲就吞咽着好奇问道:“这圣旨就是大义?记得皇帝去年割让三镇,也下过这样的圣旨,这次怎么就.”
“这次内容更全面,关键还有这封给官民的诏书,以前只是给官员守将传旨,这回连百姓都告知了,说明他是真放弃河东、河北,林总管如果是普通百姓,试问看过这诏书后,还会以大宋子民自居?”
“这”
林冲看过那诏书,虽然字里行间得情真意切,却掩盖不了割地事实,就像自暴自弃的小孩,给家长写的检讨书。
两日后,威胜太尉府。
杨长草草看完圣旨,随后拿钦宗的亲笔诏书,当着闻焕章、唐恪、柴进等人的面,饶有兴致念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