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1 / 2)

('\t\t\t武道狂之诗01风从虎·云从龙(出书版)作者:乔靖夫

正文第17章

武道狂之诗01风从虎·云从龙(出书版)作者:乔靖夫

第17章

黑袍的叶辰渊,已经接过弟子递来的一双长剑。精光发射的细眼直视对面的何自圣。

何自圣没有显得意外,反而嘴角微笑。

锡昭屏无言退出场外,没有半句异议。他知道副掌门的说话是事实。

刚才那场比武根本就多余。叶辰渊把双剑并拢提在左手,往前踏出一步。唯一有意义的,只有这一场。

何自圣没有回答。他伸出只有四根指头的右手,摸在那个长木匣的盖子上。

——好伙伴。我们要来了。

大道阵剑堂讲义·其之四

传统武道之修练分为三等层次,分别为气、意、神

气者,即为先前所说的气劲贯发,讲求身体肌肉的操作协调和神经的敏锐反应,纯是肉体上的功夫。古代无解剖医学,而身体动作往往要与呼吸配合,因此古人主观认为,劲力乃由气在体内运动产生,其实并无直接关系。

不管身体动作协调得如何完美,其速度和劲力,还是要取决于肌肉的基本力量,因此基础的体力锻炼还是必需的,尤其这个初级阶段,日夕流汗练功必不可少。真正的武者体魄,不是靠静坐养气之类优雅的修练就能塑造出来。

下一阶段为意,亦即脑袋和意念上的功夫。武者透过静坐、站桩或其他修练方式,达到开发脑部的效果,令神经的敏锐度和统合能力进一步提高,发挥出更超凡的速度与力量。

同时因为武者的脑袋活动高度集中而活跃,也就产生出各种意念的秘法。其中最常用一种为借相。借相即是假借意念之法,简单说就是制造极为逼真的想象,以催动身体做出超乎平时水准的强烈动作招式。

例如前文所述,青城派宋德海的火烧身,即是幻想身后有猛火燃烧,自然制造出不经脑部思考的反射(reflex),比平日有意识的动作高速得多。

借相还有很多不同种类。有的是想象自己体质改变,例如幻想自己手腿变成竹簧弹弓,或是全身化为岩石(前文武当派锡昭屏的硬功,即用了这岩凝之法);也有高手在出招时,想象雷鸣、山崩、猛兽等各种情景事物,催激招式的气势力量。

武者必善用意念功夫,方能跻身一流高手之列。意的培养锻炼,往往透过静坐、禅定等方法进行,与宗教修练相通,所以当世的高超武学,十之八九源出于宗教山门。

武者的身体,虽然因为长期锻炼,衰老比常人较缓慢,但体力自中年开始还是难免下降。同时因为年纪渐长,心性情绪变得沉稳,意念功夫容易增进,大大弥补了体能之不足,整体功力往往反比年轻时更高强。大多的武者,通常约于四十至五十岁时,达到身体与意念最均衡的高峰状态(何自圣与叶辰渊皆在此年纪)。

至于第三阶段神,或曰神妙,不能传授,可悟而不可求,乃是武道上口耳相传的最高境地。所谓入神妙之境,没有客观标准或描述,只是主观追求的一个理想层次。

曾有传言或记载,说及神妙高手各种奇行,或能预测敌人意图,或能释放自己意念动摇对手,种种异能,皆无从证实。

第五章坎离水火·雌雄龙虎

教习场是青城派众研修弟子修练的重地,场地自然打理得甚佳,每天有役工拿着耙子平整地面的沙土,并且定期清理杂草碎石。北端更有一座棚子,内面排满了沙袋、石锁、木桩、稻草人偶等各色练功器材,皆保养得扎实完好。

这片平整的土地中央,染了一小滩血迹,正是刚才宋德海断骨刺破皮血遗留的。

这土地,百余年来不知道已经沾染了多少青城派武者的汗水与鲜血。可是因为与外敌对决而流下,这可是头一遭。

宋德海已经被父亲抱到场边,几名师弟包围着,七手八脚为他包扎止血。宋梨虽然想上前慰问兄长,但被排拒在这圈子之外。她心焦地在外面探头瞧看哥哥的伤势。

别过去。侯英志拉着她。你只会碍着师兄。

宋梨无言点头。虽然受伤的是跟自己同父同母所生的血亲,但这儿是不属于她的世界。对宋德海而言,那些正围着为他疗伤的师弟,比她这个妹妹还要亲——青城山长大的宋梨,十岁以前就明白这个道理。

最新小说: [快穿] 救命!万人嫌他又美又撩 大王万万不可! 穿成哥儿了怎么办 快穿:病娇大佬他疯完后又在装乖 柯学世界:黑与红的交锋 相思封锁情 英灵:我慎二已经很努力了 火影:过客与归人 O装Beta后被校草发现了 侍郎家的小少爷